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外教一席話,戳中了中國足球青訓的軟肋

前些日子, 中國國足在世預賽上戰勝烏茲別克斯坦, 著實讓球迷興奮了一把。 但是, 咱別忘了, 烏茲別克斯坦多少年前, 國足根本沒把他們放在眼裡;再往前推, 甚至連日本都不是國足的對手。 但現在, 這些手下敗將全都成了國足的“剋星”, 甚至連偶爾贏他們一場, 都讓球迷感覺像是在過節。

為什麼會這樣?答案其實很簡單:缺人才。 和烏茲別克斯坦這樣的國家相比, 我中華雖人力豐富, 但足球人才卻少得可憐。 烏茲別克斯坦的陣中, 艾哈邁多夫、德尼索夫和海因裡希, 都是在歐洲闖出過名氣的狠角色;就算他們輸給了國足, 但沒人會否認, 這個國家的足球基礎比我們要強得多。 因此在未來, 烏茲別克斯坦仍是比國足更為強勢的存在。

至於缺少人才的原因, 答案也很明顯:青訓不行。 對於中國足球為什麼總是搞不好青訓, 日前河北華夏幸福主帥佩萊格裡尼發表了一席評論,

可以作為參考。 在接受採訪時, 佩萊格裡尼說:“中國球員很勤奮, 但在創造力上, 他們表現出的東西很少。 因為他們從男孩時代起, 就沒怎麼受過創造力方面的訓練。 ”

正因如此, 中國國足總是被詬病踢出“糙哥足球”, 即便現在有所改觀,

但距離競爭對手仍差得遠。 無獨有偶, 關於中國足球青訓忽視創造力訓練, 恒大足校的西班牙教練薩爾科, 也有了佩萊格裡尼一致的看法:“中國很多地方的青訓還是沿用前蘇聯那一套, 強調球員身體和精神上的服從。 中國教練喜歡大吼大叫, 迫使小球員按照他們的意思進行比賽。 這破壞了孩子們的主觀創造力, 他們變得害怕犯錯、變得像機器人一樣踢球。 我們在恒大的目的, 就是説明孩子重新找回自己的創造力。 ”

看來, 很多問題還是出在最基層的青訓教練身上。 或許, 中國球員的確勤奮, 但這充其量只能補充他們在身體素質或戰術素養上的短板, 而無法彌補創造力的缺失, 因為正如佩萊格裡尼所言, 這需要在青少年時代打好基礎。 如此看來, 但願隨著越來越多外籍青訓人士的加盟, 能夠給中國的青訓教練們帶來更多先進的理念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