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這樣學,你也可以成為老中醫

中醫一直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問。 一代代年輕人出於信仰和熱愛, 從古醫家和古方中汲取經驗, 使中醫一代代薪火相傳。 不過, 在新一代的青年中醫的職業生涯中, 也許都有一些思想上和實踐中的困惑, 這時候, 來自前輩的綱領性意見就非常重要了!這不, 黃煌教授來給青年中醫人提建議嘍——

第一

先擺事實, 再講道理

先講“是什麼”, 再講“為什麼”, 這是學習中醫的第一步, 也是研究中醫的第一步。 多少年來, 有多少的中醫, 往往忽略了這個基本程式, 往往事實尚未弄清, 而去大談道理, 結果把假說當成真理,

將臆想作為事實, 這哪有科學的影子?

第二

不求其全, 但求其真

像《中醫十大類方》中所說的體質就是不完整、不齊全的, 因為不可能講齊全, 而是將臨床上看得見的症狀歸納起來, 這是來自自己的實踐, 是真的。

第三

擇善而從

中醫學是寶庫, 但未必裡面件件是金玉, 也有不少垃圾。 所以, 學中醫必須要會選擇, “去偽存真”很重要。 就像沙裡淘金, “吹盡黃沙始到金”, 要會淘, 要會選擇。 選擇也是一種能力, 是學中醫必備的能力。

第四

臨床見功夫, 療效做文章

中醫學是非常務實的, 最忌空談和玄談;要重視臨床, 要把解決患者的病痛放在第一位。 離開了臨床療效, 中醫的一切都將灰飛煙滅。

第五

與時俱進, 隨俗而變

中醫有地域性、文化性,

“隨俗而變”是司馬遷對名醫扁鵲行醫特點的高度概括。 這就是說, 要根據服務物件的不同, 調整我們服務的內容和性質。 現在還要加上“與時俱進”一句。 我們的中醫必須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演進, 如果還去拷貝一個漢代的張仲景, 那是沒有前途的, 我們要培養一個具有時代氣息的張仲景。

第六

診斷現代化, 用藥天然化, 觀念全科化, 服務社區化

這是我對現代中醫的理想化描述和看法。 診斷不必分中西, 現代疾病的診斷概念必須懂, 也必須採納。 但是在用藥上應有中西之別, 使用天然藥物應當是中醫的重要特色。 但天然藥物有天然藥物的用法, 所以, 中醫傳統的處方用藥經驗和規則不能丟!現在醫院專科化,

這是與現代醫學以疾病為基本單位的思想有關的, 但中醫歷來不分科, 因為其醫學的著眼點是人而不是病, 所以, 整體觀念, 全科觀念不能丟!中醫的優勢在哪裡?在基層, 在門診, 在家庭, 在社區;病房要搞, 社區醫療更有搞頭, 這是中醫的傳統陣地, 同樣不能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