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國內最美原生態古村落,人間天堂!

在中國, 有很多美麗村落藏於山水之間, 每一個村落都有自己獨特之美, 而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評選的最美村落, 以下這些美麗的村落或宏大,

或秀美, 或以民居聞名於世, 或以山水潤澤心靈, 趁著他們商業氣息還不濃重, 趕緊走起。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塗嶺鎮樟腳村

樟腳村, 位於惠安、泉港、仙遊交界處, 如今已是聞名遐邇的“油畫村”、“攝影村”了, 每年來這裡采風的畫家、攝影師不計其數,

甚至還有人在這建立了攝影基地。

到了樟腳村, 映入眼簾的是山坡上一層層上下重疊、一幢幢首尾相連的“石頭厝”, 儼然是一座古城堡。 宛如一幅美麗的油畫卷。 村子裡全是石頭壘砌而成的房屋群, 因村子裡有一株年齡為700多年的大樟樹,

人爬到樹上俯瞰, 村子如在腳下一般, 樟腳村也因此得名。

古老的石房子, 古樸的民風, 遠古的習俗, 樟腳村裡的一切似乎都富有古意。 閒暇時間不妨來這裡放鬆一下, 樟腳村, 一座渾然天成的村莊, 一幅悠遠寧靜的田園風光, 一個來過就印在心上的人間仙境。

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江灣鎮篁嶺村

如果要問婺源最美麗的村落是哪裡?一定會說是篁嶺。 掛在山崖上的篁嶺古村, 千棵古樹環繞、萬畝梯田簇擁,造就了500年世外桃源般的山居田園隱居生活。

靜臥在石耳山懷抱的篁嶺古村,百壑群峰環繞,千畝梯田簇擁,萬象華彩輝映,一直被尊為“梯雲村落”。

精心雕琢逐步變成“世界最美村莊”、“ 最美中國符號”、“全球十大最美梯田”的“美玉”。婺源篁嶺,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涵蓋了婺源旅遊的精華,古村落、梯田菜花、紅楓霜葉……

陝西省榆林市米脂縣姜氏莊園

陝北獨特的地理、開放的歷史、傳統的民風,使其成為中華民族歷史的一塊資源寶地!位於陝西米脂縣城東15公里的劉家峁村的姜氏莊園就是其建築文化的代表佳作,被人稱為中國最美的十大民居建築之一。

姜氏莊園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米脂縣城東劉家峁村,始建于清同治年間,先後用了十五年時間,建成了這座城堡式的窯洞莊園,成為全國唯一的這類建築。

姜氏莊園磚、木、石三雕藝術十分講究,整座莊園無處不雕,無處不琢,大至整個建築設計,小到各個微小裝置,都有數不盡的“雕”藝術,這些都充分說明莊主的聰明才智和文化內涵,體現出獨到匠心的建築科技和歷史藝術價值。

四川省阿壩洲瑪律康縣卓克基鎮西索村

西索民居位於瑪律康縣卓克基鎮西索村,是一座具有典型嘉絨藏族特色的寨子。整個寨子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古城堡。

藏族民居都是當地居民用山裡的石頭一塊一塊地砌成,石塊之間縫隙均勻,並形成漂亮的曲線,窗子上畫著藏族特有的美麗圖案。清澈的梭磨河從村前奔流而過,河水的流淌聲永遠都陪伴著河邊的人和屋。整個村寨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寧靜安詳。

西索是個十分乾淨而又安靜的小村,平時就不見有多人行走,走在西索村這種感覺,遠不是青海偏遠縣城那種人少的感覺。這裡是清淨,是祥和,是無拘無束,是如一片從未沾染俗世凡塵所污染的一方淨土。

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漁梁鎮漁梁壩

漁梁古鎮擁有可與都江堰媲美的漁梁壩,站在壩上遠眺,練江美景盡收眼底。老街的氣質就在這寧靜的氛圍中沉澱。

漁梁古鎮位於安徽省徽州歙縣城南,依練江而建,鎮裡有條漁梁古街,依山傍水,蜿蜒而去。宋代大儒朱熹講學的紫陽山上竹濤陣陣;山光雲影一起在碧波間蕩漾……

從空中俯視漁梁古鎮,像一條大魚溯江而上。漁梁街是全村的主街,東西走向,仿佛是大魚的脊椎骨,南北垂直衍生出的十數條巷子則是魚骨刺。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縣聶呷鄉甲居村

“甲居”,藏語是百戶人家之意。藏寨從大金河谷層層向上攀緣,一直伸延到卡帕瑪群峰腳下,整個山寨依著起伏的山勢迤邐連綿,在相對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樓房灑落在綠樹叢中。

或星羅棋佈,或稠密集中,或在高山懸崖上,或在河壩綠茵間,不時炊煙嫋嫋、煙雲繚繞,與充滿靈氣的山谷、清澈的溪流、皚皚的雪峰一起,將田園牧歌式的畫卷展示在人們眼前,以一種藝術品的形態存在。

2005年由《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組織的選美中國活動中,以甲居藏寨為代表的“丹巴藏寨”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之首。

新疆布林津縣喀納斯鄉禾木村

來到禾木村,首先進入視野的就是那一棟棟的小木屋和成群結隊的牧群,與雪峰、森林、草地、藍天白雲構成了獨特的自然與文化景觀。

這些小木屋已成為圖瓦人的標誌,小木屋基本有大半截埋在土裡,以抵擋這裡將近半年的大雪封山期的嚴寒,特別的原始古樸,並帶有遊牧民族的傳統特徵。

在禾木村周圍的小山坡上可俯視禾木村以及禾木河的全景,遠觀日出、雪峰與涓涓溪流,近覽圖瓦人家,是拍攝日出、晨霧、木屋、禾木河的絕佳取景地。

廣東省清遠市佛岡縣龍山鎮上嶽村

上岳古民居位於廣東佛岡縣龍山鎮上岳村,古民居始建于南宋,盛於明清,是南宋抗元英雄朱文煥子孫深居之地,距今已超過720年的歷史。

整個村莊依山而建,環水而設,占地面積約45000平方米的古建築群氣勢恢宏,保存相當完好。村民圍屋而居,四面建有東樓、西樓、南樓、北樓。全村共18個門樓,37幢108座古民居,分為十八裡,18口魚塘分佈在村中各裡。

佛岡縣上岳古民居的鍋耳牆錯落有致、雕樑畫棟栩栩如生,具有鮮明的嶺南建築藝術風格。抽個空,去上岳古民居數“耳朵”吧。

廣東省大埔縣大東鎮聯豐村花萼樓

在距梅州市大埔縣城45公里的大東鎮聯豐村,一座近400年歷史的客家圍樓吸引了八方來客。這座飽含滄桑的土圍樓——花萼樓,在寧靜的鄉村中訴說著它的歷史,也向世人展示了幾百年前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藝。

花萼樓設計精巧,狗梗梨結構獨特、昭示圓滿、團結、平等之理念。圍繞著土樓的是鵝卵石道,和走在上面質樸的居民。

花萼樓屬土木結構,為圓形建築,計有三環,內環為一層30個房間,二環為二層60間,外環為三層120間。

有山有水,風景秀麗,舒適清新,波光粼粼,可能已經吸引不了一心想“放逐都市塵囂、回歸恬靜生活”的人們,於是他們開始回頭尋找那些隱藏在山野之間的村落,卻驀然發現,那些原野中的古村落,竟美得如此驚心。那裡有爛漫田野、古屋舊祠,還有說不完的古老故事,遵循了千百年的習俗……

千棵古樹環繞、萬畝梯田簇擁,造就了500年世外桃源般的山居田園隱居生活。

靜臥在石耳山懷抱的篁嶺古村,百壑群峰環繞,千畝梯田簇擁,萬象華彩輝映,一直被尊為“梯雲村落”。

精心雕琢逐步變成“世界最美村莊”、“ 最美中國符號”、“全球十大最美梯田”的“美玉”。婺源篁嶺,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涵蓋了婺源旅遊的精華,古村落、梯田菜花、紅楓霜葉……

陝西省榆林市米脂縣姜氏莊園

陝北獨特的地理、開放的歷史、傳統的民風,使其成為中華民族歷史的一塊資源寶地!位於陝西米脂縣城東15公里的劉家峁村的姜氏莊園就是其建築文化的代表佳作,被人稱為中國最美的十大民居建築之一。

姜氏莊園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米脂縣城東劉家峁村,始建于清同治年間,先後用了十五年時間,建成了這座城堡式的窯洞莊園,成為全國唯一的這類建築。

姜氏莊園磚、木、石三雕藝術十分講究,整座莊園無處不雕,無處不琢,大至整個建築設計,小到各個微小裝置,都有數不盡的“雕”藝術,這些都充分說明莊主的聰明才智和文化內涵,體現出獨到匠心的建築科技和歷史藝術價值。

四川省阿壩洲瑪律康縣卓克基鎮西索村

西索民居位於瑪律康縣卓克基鎮西索村,是一座具有典型嘉絨藏族特色的寨子。整個寨子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古城堡。

藏族民居都是當地居民用山裡的石頭一塊一塊地砌成,石塊之間縫隙均勻,並形成漂亮的曲線,窗子上畫著藏族特有的美麗圖案。清澈的梭磨河從村前奔流而過,河水的流淌聲永遠都陪伴著河邊的人和屋。整個村寨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寧靜安詳。

西索是個十分乾淨而又安靜的小村,平時就不見有多人行走,走在西索村這種感覺,遠不是青海偏遠縣城那種人少的感覺。這裡是清淨,是祥和,是無拘無束,是如一片從未沾染俗世凡塵所污染的一方淨土。

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漁梁鎮漁梁壩

漁梁古鎮擁有可與都江堰媲美的漁梁壩,站在壩上遠眺,練江美景盡收眼底。老街的氣質就在這寧靜的氛圍中沉澱。

漁梁古鎮位於安徽省徽州歙縣城南,依練江而建,鎮裡有條漁梁古街,依山傍水,蜿蜒而去。宋代大儒朱熹講學的紫陽山上竹濤陣陣;山光雲影一起在碧波間蕩漾……

從空中俯視漁梁古鎮,像一條大魚溯江而上。漁梁街是全村的主街,東西走向,仿佛是大魚的脊椎骨,南北垂直衍生出的十數條巷子則是魚骨刺。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縣聶呷鄉甲居村

“甲居”,藏語是百戶人家之意。藏寨從大金河谷層層向上攀緣,一直伸延到卡帕瑪群峰腳下,整個山寨依著起伏的山勢迤邐連綿,在相對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樓房灑落在綠樹叢中。

或星羅棋佈,或稠密集中,或在高山懸崖上,或在河壩綠茵間,不時炊煙嫋嫋、煙雲繚繞,與充滿靈氣的山谷、清澈的溪流、皚皚的雪峰一起,將田園牧歌式的畫卷展示在人們眼前,以一種藝術品的形態存在。

2005年由《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組織的選美中國活動中,以甲居藏寨為代表的“丹巴藏寨”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之首。

新疆布林津縣喀納斯鄉禾木村

來到禾木村,首先進入視野的就是那一棟棟的小木屋和成群結隊的牧群,與雪峰、森林、草地、藍天白雲構成了獨特的自然與文化景觀。

這些小木屋已成為圖瓦人的標誌,小木屋基本有大半截埋在土裡,以抵擋這裡將近半年的大雪封山期的嚴寒,特別的原始古樸,並帶有遊牧民族的傳統特徵。

在禾木村周圍的小山坡上可俯視禾木村以及禾木河的全景,遠觀日出、雪峰與涓涓溪流,近覽圖瓦人家,是拍攝日出、晨霧、木屋、禾木河的絕佳取景地。

廣東省清遠市佛岡縣龍山鎮上嶽村

上岳古民居位於廣東佛岡縣龍山鎮上岳村,古民居始建于南宋,盛於明清,是南宋抗元英雄朱文煥子孫深居之地,距今已超過720年的歷史。

整個村莊依山而建,環水而設,占地面積約45000平方米的古建築群氣勢恢宏,保存相當完好。村民圍屋而居,四面建有東樓、西樓、南樓、北樓。全村共18個門樓,37幢108座古民居,分為十八裡,18口魚塘分佈在村中各裡。

佛岡縣上岳古民居的鍋耳牆錯落有致、雕樑畫棟栩栩如生,具有鮮明的嶺南建築藝術風格。抽個空,去上岳古民居數“耳朵”吧。

廣東省大埔縣大東鎮聯豐村花萼樓

在距梅州市大埔縣城45公里的大東鎮聯豐村,一座近400年歷史的客家圍樓吸引了八方來客。這座飽含滄桑的土圍樓——花萼樓,在寧靜的鄉村中訴說著它的歷史,也向世人展示了幾百年前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藝。

花萼樓設計精巧,狗梗梨結構獨特、昭示圓滿、團結、平等之理念。圍繞著土樓的是鵝卵石道,和走在上面質樸的居民。

花萼樓屬土木結構,為圓形建築,計有三環,內環為一層30個房間,二環為二層60間,外環為三層120間。

有山有水,風景秀麗,舒適清新,波光粼粼,可能已經吸引不了一心想“放逐都市塵囂、回歸恬靜生活”的人們,於是他們開始回頭尋找那些隱藏在山野之間的村落,卻驀然發現,那些原野中的古村落,竟美得如此驚心。那裡有爛漫田野、古屋舊祠,還有說不完的古老故事,遵循了千百年的習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