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特朗普的經濟牌很難打

特朗普開啟了美國新的時代, 就任總統簽署的第一份總統行政令, 矛頭直指前總統奧巴馬引以為傲的醫改法案。 要求各聯邦機構, 要最大限度減少奧氏醫改法帶來的經濟負擔, 不得再為擴大這部法律的普及面而發佈新規, 要求衛生與公眾服務部推遲實施奧氏醫改法中任何可能給各州政府、醫保提供方以及家庭和個人帶來“財政負擔”的條款等。 部分學者認為, 無論從哪個方面看, 這個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了。

這種擔憂或許是過慮的, 儘管選舉期間輿論界認為特朗普很瘋,

這其實是假像, 作為美國20世紀後期最成功的地產商, 他的深層理性是客觀存在的, 而他的超級富豪班底, 更是商業分析與談判的高手, 在整個美國對外經濟調整的過程當中, 特朗普的基本經濟政策, 必然受制于美國經濟現實的約束, 在調整空間不大, 調整必要性不很充足, 貿然調整弊大於利的背景下, 美國的微觀經濟政策的調整, 更應該是局部與微觀的調整。 特朗普的競選口號政策, 更多是一種談判前的要價與策略。

特朗普經濟政策的第一個約束, 其實是美國富豪的利益和要求, 與奧巴馬政策最大的不同在於, 特朗普是希望通過保住富人的收入, 帶動窮人的增長, 而奧巴馬則是應用歐洲社會民主主義的政策,

希望讓富人, 多承擔美國社會良好運行的成本和負擔, 來解決美國社會問題, 如大面積提高醫保比例。 特朗普的這樣一個政策的局限性, 就使得它在基本財政方面, 必然要採取減稅政策, 而迫於華爾街的壓力, 他也不得不繼續採取強勢美元政策, 以支持美國金融產業在全球的領導地位。 既要減少財政收入, 又要保住強勢美元, 還要增加基礎設施投資, 這些都決定了美國不可能採取犧牲效率, 閉關鎖國, 保住就業的政策, 對外經貿政策只能是局部調整。

首先, 特朗普公佈的未來經濟政策目標, 包括未來10年內新增2500萬個就業崗位、推動經濟實現4%的年增長、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就北美自貿協定重新談判等。

這些目標, 有些對經濟短期沒有任何影響, 如TPP, 而未來10年內新增2500萬個就業崗位這個目標, 是根本不需要實現的目標。 美國現有人口不過3.1億, 勞動年齡人口(15~60歲)只有2億, 目前的失業率不到5%, 考慮到美國人口只是略微增長, 加之特朗普收緊的移民政策, 所以未來十年, 美國需要就業的失業人口, 只有1000萬左右, 如果現在的工作崗位不再流失, 再額外創造出2500萬就業崗位, 美國將立即陷入勞動力短缺的窘境。

特朗普經濟政策的第二個約束, 是美國的經濟結構。 特朗普批評中國搶走了美國1000萬個就業機會, 這是一種表演式語言。 如果中美貿易逆差測算, 則美國損失了717萬個工作機會。 但問題是, 特朗普如果向中國徵收45%的關稅, 他就能把這些工作都轉移到美國了嗎?這是完全做不到的。

原因在於, 還有第三國向美國進口。

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當中, 相當部分是美國由於工人工資過高, 而沒有條件生產的勞動密集和知識含量較低的製造業, 如傢俱玩具、紡織品及原料和賤金屬及製品, 分別居美國自中國進口商品的第二、第三和第四位。 而2015年美國進口的中國傢俱玩具、鞋靴傘等輕工產品和皮革製品箱包占美國進口市場的59.9%、64.3%和58.4%, 儘管看起來, 有絕對競爭優勢, 但是還有41.1%的傢俱玩具, 35.7%的輕工產品和41.6%的皮革製品箱包, 來自於其他國家, 如墨西哥、越南、印度等。

如果特朗普單獨對中國紡織品工業實行高關稅, 那並不意味這些工業的機會轉回到美國, 而只是將這些工業轉移到了其他國家。

但是這種轉移, 對美國弊大於利, 因為相對中國, 其他國家整體經濟能力有限, 即使承接了中國轉移過去的就業崗位, 也能為這些國家增加一些收入, 但並不能大幅度增加美國產品, 對這些國家的出口。

如果測算一下, 美國很快會明白, 美國的7300億美元貿易逆差, 是美國經濟結構的必然結果, 無法根本消除。 而在無法消除逆差的背景下, 美國只要測算, 每單位美國的貿易逆差, 能夠支持的美國高價值出口和就業, 就會發現, 在中國出現的每單位逆差, 給美國帶來的高端就業機會是遠多於其他發展中國家的, 因為中國生活的總規模更大, 購買美國高端產品的能力更強。 除非美國採取完全的閉關鎖國政策, 不是按照國別而是按照產業徵收高額進口關稅,如對箱包、紡織品、傢俱玩具都徵收45%的關稅,才能把工作崗位都留在美國,但這是完全違反美國利益的政策,會遭到美國富豪乃至於中產階級的一致反對,原因很簡單,為了自己其實不需要的就業機會,犧牲高收入崗位,承受通貨膨脹與美元貶值的損失。

至於對某些產品,勉強實行懲罰性進口關稅。未必對中國不利。最典型的案例是,前幾年美國對中國出口的鋼板徵收高關稅,一家在新澤西進口中國鋼板加工煙囪的美國公司,發現在徵收了反傾銷稅後,進口鋼板價格很高,而在美國,也找不到合適的低價鋼板供應,而美國的消費者,已經普遍習慣了他生產的相對低廉的煙囪,貿然漲價也不行,結果該商人索性把整個製造鏈,都轉移到了中國。關掉了美國的製造工廠,在中國製造煙囪,直接運到美國去。因為這次關稅的對象是鋼板,不是煙囪。結果是,美國費了牛勁,但卻造成了更多工作崗位的流失。

當然,上述兩大約束,未必能百分之百保證,中美之間不會爆發貿易戰,但是,今天全球的貿易戰略,是全球所有國家的經濟現實與福利的基礎。不是簡單的國與國的關係,而是一個多邊的戰略依存關係,閉關鎖國的政策,意味著美國的高附加值產品,無法出口,低端製造沒有效率,帶來通貨膨脹。美國將重回滯脹狀態,並最終在全球失去自己的經濟領導地位,最後,也必將帶來大量失業。這樣的後果,無論多瘋的總統,都是無法接受的。

(作者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不是按照國別而是按照產業徵收高額進口關稅,如對箱包、紡織品、傢俱玩具都徵收45%的關稅,才能把工作崗位都留在美國,但這是完全違反美國利益的政策,會遭到美國富豪乃至於中產階級的一致反對,原因很簡單,為了自己其實不需要的就業機會,犧牲高收入崗位,承受通貨膨脹與美元貶值的損失。

至於對某些產品,勉強實行懲罰性進口關稅。未必對中國不利。最典型的案例是,前幾年美國對中國出口的鋼板徵收高關稅,一家在新澤西進口中國鋼板加工煙囪的美國公司,發現在徵收了反傾銷稅後,進口鋼板價格很高,而在美國,也找不到合適的低價鋼板供應,而美國的消費者,已經普遍習慣了他生產的相對低廉的煙囪,貿然漲價也不行,結果該商人索性把整個製造鏈,都轉移到了中國。關掉了美國的製造工廠,在中國製造煙囪,直接運到美國去。因為這次關稅的對象是鋼板,不是煙囪。結果是,美國費了牛勁,但卻造成了更多工作崗位的流失。

當然,上述兩大約束,未必能百分之百保證,中美之間不會爆發貿易戰,但是,今天全球的貿易戰略,是全球所有國家的經濟現實與福利的基礎。不是簡單的國與國的關係,而是一個多邊的戰略依存關係,閉關鎖國的政策,意味著美國的高附加值產品,無法出口,低端製造沒有效率,帶來通貨膨脹。美國將重回滯脹狀態,並最終在全球失去自己的經濟領導地位,最後,也必將帶來大量失業。這樣的後果,無論多瘋的總統,都是無法接受的。

(作者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