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你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視奸

1

她問:我怎麼才能不去視奸她呢?

這麼荒誕的事情, 堪比狗血小說的情節, 我去網上搜索了一下, 發現這麼做的人還真不少, 視奸物件大多都是跟自己有著聯繫但又不直接認識的人, 或是發現了戀人的小號和其他社交網站帳號就總忍不住去看。 我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可能我們都在被視奸, 而自己卻不知道。

2

有人說這種行為心懷叵測, 偷窺他人隱私, 真的很變態。 但其實公佈在社交網站上的內容, 又算不得是什麼真正私密的東西, 你不知道可能被誰轉發被誰看到被誰評論, 一旦點擊發送, 就不再由你控制。

其實視奸他人的人自己也懷著某種羞恥感, 他們知道這樣不對不體面, 但卻還是忍不住要這麼做。 是懷著什麼惡意嗎?他們可能根本不會採取什麼行動。 但你要說懷著善意呢?那也全然談不上是出於愛和關心。

你對現狀不滿

我問了那位求助的讀者,

她跟男友關係怎麼樣?她說, 還可以, 但他好像總在瞞著我什麼。 她和男友低品質的戀愛關係讓她感到不滿, 但她發洩不滿解決問題的方式不是向內求索, 而是向外探尋。

她試圖想在關係之外發現一些蛛絲馬跡來印證“隱瞞”這個可能性的存在,

卻不願意真正面對他們之間的關係, 這是一種逃避。

即便沒有去視奸, 我們也常常會犯類似的錯誤, 現在不幸福便開始懷念從前, 當下不滿意就靠著幻想未來過活。

習慣比較又善妒

無論視奸的物件是誰, 前任也好, 現任的前任也罷, 哪怕是某個曾經的朋友, 本質上都是在把對方當成一個參照點, 在比較孰高孰低, 孰優孰劣。

那個人無疑是他們不喜歡的, 或者喜歡中也帶著懷疑和妒意的, 他們在意跟他之間較量的輸贏, 這不僅僅因為他認為視奸對象跟自己有著某種聯結, 還因為他們平常生活裡也習慣性的進行社會比較。

不只是視奸對象, 朋友、同事、同伴, 在潛意識裡都跟他們存在著一定的競爭關係, “要比別人過得好,

至少不比別人過的差”是他們前進的動力。 他們沒有把生活的重心放在絕對提升自己身上, 衡量一切的標準都是跟別人的相對差距。

而那個視奸物件恰好因為間接的聯繫變成了最合適的“假想敵”, 如果一段時間後他們發現自己可以完勝對方, 獲得了優越感, 就會立刻轉換比較物件, 他們需要從比較中獲得鬥志。

像那位讀者, 她看到視奸物件要去旅行, 自己也想去, 她真正在意的哪是旅行本身, 而是獲得一種心理上的優勢:我並不你差, 你能做到的我也能。

自卑和自負的混合矛盾體

對於視奸這件事的討論, 有人說是因為自卑, 有人說是太自負, 但其實他們是自卑和自負的混合矛盾體。

出於自卑, 他們想拼命抓住點能證明自己很好的證據, 這是去“視奸”的動因, 但過於自卑的人反而會逃避關注別人的生活;出於自負, 他們有“必勝”的信念, 這也是去“視奸”的動因, 但過於自負又會不屑於把別人放在眼裡, 更不可能去偷偷關注。

典型的自我混亂, 無法錨定自己的位置, 所以才不停在自卑和自負中切換,所以才會去視奸又痛恨這種行為。

3

停止視奸這件事,不只是戒斷這個行為本身,而是去解決真正的問題。若不然,努力的結果也無非是換了一個視奸物件而已。

如果跟戀人之間有嫌隙,那你要做的是跟本人溝通,他的前任身上沒有你要的答案;如果對前任念念不忘,那把時間精力轉移到去認識新的朋友新的戀愛對象;如果對自己感到不滿,那就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做到足夠自信能把視奸物件比下去。

其實,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的視奸,背後都有一條你覺得理所應當的“邏輯”——你跟視奸物件之間存在某種聯結。

清醒一點吧,只有當你肯承認那個人跟你的人生並沒有實際的、直接的關聯,才是從心裡徹底放棄視奸的開始。

所以才不停在自卑和自負中切換,所以才會去視奸又痛恨這種行為。

3

停止視奸這件事,不只是戒斷這個行為本身,而是去解決真正的問題。若不然,努力的結果也無非是換了一個視奸物件而已。

如果跟戀人之間有嫌隙,那你要做的是跟本人溝通,他的前任身上沒有你要的答案;如果對前任念念不忘,那把時間精力轉移到去認識新的朋友新的戀愛對象;如果對自己感到不滿,那就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做到足夠自信能把視奸物件比下去。

其實,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的視奸,背後都有一條你覺得理所應當的“邏輯”——你跟視奸物件之間存在某種聯結。

清醒一點吧,只有當你肯承認那個人跟你的人生並沒有實際的、直接的關聯,才是從心裡徹底放棄視奸的開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