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門溪龍:一個四川鄉野“怪獸”的命名

歡迎點擊「中國科學報」↑關注我們!

馬鳴溪怪獸

我的家鄉在四川省宜賓縣, 我就出生在縣城所在地柏溪鎮, 在這裡上幼稚園、小學、中學,

直到1980年考上大學才離開。

從小就知道, 在從柏溪到宜賓市的路上, 離柏溪4公里的地方叫馬鳴溪, 那裡有一個在金沙江上的輪渡碼頭, 通往高縣方向。 實際上, 馬鳴溪是金沙江南岸由高縣蜿蜒而來的一條溪流, 我還曾經跟同學一道在它清澈平靜的溪水中釣過魚。

清代嘉慶年間印行的《宜賓縣誌》上記載:“相傳土人鄭氏牧馬於溪上, 產一龍駒, 一日振鬣長鳴, 入於溪中, 故名”。

在中學時, 體育課的10公里越野長跑項目就是安排跑到馬鳴溪折返, 這樣有8公里, 再回到學校的400米跑道跑上5圈。 那是最艱苦的專案, 還要求負重, 我記得我是斜跨著一袋沙子跑完的。 因此, 對馬鳴溪可是刻骨銘心了。

馬鳴溪

在我小的時候, 聽說過在馬鳴溪一帶藏著巨獸。 那當然認為是傳說了, 卻也想像過傳說是什麼樣的細節。 我猜想故事中的巨獸潛伏在馬鳴溪渡口的金沙江水下, 像德國萊茵河上的羅蕾萊女妖那樣毀滅從上游來的船隻, 特別是那些木船, 會被突然張開大口的怪獸吞噬。

馬鳴溪的指路牌

恰好, 我在北京大學學的是古生物學專業, 包括恐龍在內的史前生物正是古生物學研究的內容。 我這才瞭解到, 1952年在修築宜塘公路(由宜賓至筠連縣塘壩鄉, 在馬鳴溪靠輪渡跨越金沙江, 即現在的省道206線)時, 民工指揮部報告在馬鳴溪發現了恐龍化石,

關於怪獸的傳聞恐怕就是來源於當地群眾似是而非的理解和想像吧。

馬鳴溪渡口

當時民工們挖掘出大批石化的骨骼, 這個發現很快就反映到宜賓人民文化館, 得到有關人員的注意, 並且很正確地認為可能是恐龍化石, 有學術上的價值。

文化館及時通報了中央地質部, 經過聯繫之後, 首先將一枚爪骨寄到北京。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室(後來改為現名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楊鐘健院士鑒定後, 確認是恐龍化石無疑, 於是決定需將全部材料運來北京研究。 宜賓人民文化館非常小心地把所有材料進行了包裝, 經過長長的運輸過程, 最後安全地送達古脊椎動物研究室。 於是立即開始耗時幾個月的修復工作, 最終為楊鐘健院士呈上了精美的研究標本。

楊鐘健院士是中國著名的古生物學家、地層學家、第四紀地質學家和地質教育家。 他是中國古脊椎動物學的奠基人, 領導了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的發掘, 開創性地研究了中國的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化石, 命名了一系列的恐龍,其中就包括馬門溪龍。

楊鐘健院士

楊鐘健1897年出生于陝西省華縣華山腳下的一個同盟會會員家庭,從小便受到有益的啟蒙教育,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地質系,可以說是我的老學長了。他1924年赴德國慕尼克大學繼續在古生物學上的深造,1927年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後即在1928年開始主持周口店的發掘工作。

楊鐘健先生在解放前就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後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並擔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和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直到1979年病逝。他一生發表的學術性文章達500多篇,包括20多種專著,是近代中國自然科學界著述最多的少數幾個學者之一。楊鐘健院士終生為中國的古脊椎動物學和古人類學研究嘔心瀝血,貢獻了他的一切。

毛澤東給楊鐘健的信函

楊先生在青年時代就充滿了愛國熱忱,在北京大學學習期間發起組織了“旅京陝西學生聯合會”,在報刊上發表多篇揭發軍閥暴政的文章,並積極參與了“五四”運動在天安門前的集會和遊行。他加入了鄧中夏等發起成立的“北京大學平民教育講演團”,並作為北方學生代表赴上海活動。

1918年毛澤東在北大圖書館當助理員,楊鐘健在回憶錄中寫道:“我同毛澤東先生,早在‘五四’之前的北大便有接觸”。1921年楊鐘健當選為少年中國學會執行部主任,即給當時在湖南長沙文化書社工作的毛澤東寫信,請其補填加入少年中國學會的志願書。毛澤東很快回信,說明在此之前的某一時間,他已經志願加入少年中國學會,楊鐘健則早已期盼著毛澤東正式成為自己參與創辦的少年中國學會的會員,二人的思想溝通,彼此心照不宣。

毛澤東信函的內容

楊鐘健早期的學術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北方新生代地質及哺乳動物化石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1934年秋天,他赴山東新泰、蒙陰等地,調查有關地層及恐龍化石。

1936年春,他與美國古生物學家去山西、四川考察地質,並會同四川大學的學者在榮縣採集恐龍化石,從此逐漸轉向爬行動物化石及中生代地層的研究。1937年 “七七”事變發生,日軍進入北平,楊鐘健潛行南下,後隨地質調查所轉移到昆明,不久即去祿豐、路南等地踏勘,在祿豐發現大批骨化石,這便是後來舉世聞名的祿豐恐龍動物群。

恐龍分為兩個不同而又相關的目——蜥臀目和鳥臀目,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腰帶的構造不同。蜥臀目又分為蜥腳亞目和獸腳亞目,或者叫蜥腳類和獸腳類。

來自宜賓馬鳴溪的這批材料屬於同一個蜥腳類恐龍個體,保存下來的部分包括14枚頸椎、5枚背椎、30枚尾椎,還有大量極破碎但能識別的脊椎殘部和肋骨等;可歸於坐骨的一殘碎的腸骨、一恥骨或坐骨的末端;右股骨的兩小部分,完全的右脛骨和右腓骨,距骨和一部分右足骨。從這些材料的情況判斷,楊鐘健院士認為這具恐龍還有一些部分並未挖掘出來,或者已經在施工中被損壞了。

經過詳細研究,楊鐘健院士發現宜賓的化石是不同於已知恐龍的新類型,因此將其命名為一個新屬新種“建設馬門溪龍”。既然是在馬鳴溪發現的恐龍,為什麼又命名為馬門溪龍呢?

據說因為命名者楊鐘健院士是陝西人,“門”的讀音在陝西話中讀作“ming”,所以將“馬鳴溪”誤為“馬門溪”。不過,我對這個說法很有些懷疑,因為在我的記憶中,從小也一直都把這個地名叫做“馬門溪”,後來才知道應該是“馬鳴溪”。

建設馬門溪龍骨架

今天的世界上已經有幾百萬種動植物被人類所認識,其中包括恐龍在內的一百多萬個已經絕滅的物種。為了認識生物並將它們歸類,必須首先對其進行命名,就像我們給人取名字一樣。從遠古時代開始,許多人就想為這些生物命名,並對它們進行分類。

然而,對生物的科學命名工作是從瑞典博物學家林奈開始的,他給予每一種現生的和絕滅的生物一個拉丁語的雙名。雙名即表示每個物種有兩個名字,即屬名和種本名,其正式名稱都用拉丁文拼寫,但通常在其他語言中都有其譯名或俗名,例如楊鐘健院士1954年將在宜賓發現的恐龍命名為建設馬門溪龍。“馬門溪龍”是屬或叫屬名,是根據發現地取的名字,“建設”是種本名,是為了紀念新中國在50年代的建設時期發現了這種恐龍,兩個詞合在一起就是建設馬門溪龍這個物種的種名。

1957年,四川省石油地質調查隊在四川省合川縣(即現在的重慶市合川區)再次發現一條巨大的馬門溪龍化石,由四川省博物館進行了近三個月的發掘,僅化石就裝了40箱。化石仍然由楊鐘健院士研究,證實是一個不同于建設馬門溪龍的新種,在1972年將其命名為合川馬門溪龍。1993年在新疆進行的中國-加拿大聯合恐龍考察中發現了第三種馬門溪龍,就命名為中加馬門溪龍。

合川馬門溪龍骨架

這三種恐龍具有相同的屬名,是馬門溪龍屬內的不同種,具有密切的親緣關係。打個不太準確的比喻,這有點像一家的三個人,有一個共同的姓,各自又有不同的名。比如宋代有名的三蘇,“蘇”相當於屬名,而“洵”、“軾”和“轍”相當於不同的種本名,我們也很容易地知道蘇洵、蘇軾和蘇轍是一家的三人。

屬名都是唯一的,它也可以單獨使用,如馬門溪龍一屬就包含了多個不同的種,但都可以簡稱為馬門溪龍。另一方面,種本名不能單獨使用,它也不是唯一的,比如,建設氣龍是1985年命名的在自貢發現的一種小型食肉性獸腳類恐龍,其種名是為了紀念在建設天然氣礦時發現了這種恐龍的化石,它的種本名“建設”與建設馬門溪龍相同,但與屬名“氣龍”結合組成的物種學名卻是唯一的。

中加馬門溪龍下頜

生物命名具有優先律的原則,即一個分類單元以符合“國際動(植)物命名法規”的最早刊佈的一個名稱為有效,並且不能更改。馬門溪龍的名字是為了紀念化石發現地,本來應該叫“馬鳴溪龍”,但當年發表時陰差陽錯成了“馬門溪龍”,這名字就固定了,從此只能叫馬門溪龍。

馬門溪龍是楊鐘健院士首次命名的屬,建設馬門溪龍是其第一個種,叫做“屬型種”,後來發現的同一個屬的恐龍都必須叫馬門溪龍,而不管其他條件如何。例如,合川馬門溪龍的化石保存情況遠好于建設馬門溪龍,是一個幾乎完整的骨架,但不能因此就取一個新的屬名。

後來又有了更多的發現,在1996年就命名了兩種新的馬門溪龍:一種為楊氏馬門溪龍,用以紀念最早研究馬門溪龍的楊鐘健院士,發現于自貢;另一種為安岳馬門溪龍,從名字就可以看出,是發現于安嶽。隨後,1998年以發現地井研命名了井研馬門溪龍。馬門溪龍不僅在中國發現,也分佈於蒙古國境內。

楊氏馬門溪龍骨架

根據相當完整的合川馬門溪龍的化石骨架,其身體從頭頂到尾尖的全長為22米,身體在肩部的高度將近4米,活著的時候體重達26噸,因此馬門溪龍是中國發現的最大的蜥腳類恐龍。馬門溪龍的頸子特別長,幾乎相當於體長的一半,是長頸鹿的3倍。長頸鹿的頸椎僅有7枚,而馬門溪龍的頸椎多達19枚,是蜥腳類中最多的一種,且每一頸椎都很長。

馬門溪龍的頸部還生有特別的肋骨,稱為頸肋,最長可達3米,增強了頸部的力量,但也使頸部轉動起來很費勁,需要借助與頭部、肩部的關節來動作和彎曲。楊氏馬門溪龍的身長達16米,頸部長達6.5米,是一種較小型的馬門溪龍。中加馬門溪龍的體長可達35米,脖子長15米,體重達50噸,不僅是最大的馬門溪龍,也是亞洲最大的恐龍。

井研馬門溪龍頭骨

合川馬門溪龍由於是由專業人員發現和發掘的,因此最後採集到的化石材料比由民工發現和挖掘的建設馬門溪龍更完整。於是,有些人想當然地張冠李戴,說馬門溪是合川的一個地名,其實合川馬門溪龍也發現於甘肅的永登。

馬門溪龍生活於1億5000萬年前後的侏羅紀晚期,其身體龐大,但頭卻很小,長度只有50釐米左右。它是怎麼用這樣小的腦袋來指揮其如此龐大的身軀,長期以來一直令古生物學家百思不得其解。

後來經過研究才知道,還有一個比腦子大的神經球,也可稱“後腦”,長在馬門溪龍骨盆的脊椎骨上,起著中繼站的作用,與小小的腦子聯合起來支配全身運動。由於神經中樞分散在兩處,所以馬門溪龍應該不是敏捷、機靈的動物,而可能是一個行動遲緩、喜好安靜的龐然大物。儘管它有四條柱子似的腿支撐身體,似乎還是很吃力。

因此,許多古生物學家認為,馬門溪龍一生大部分時間可能在湖泊中度過,利用水的浮力抬起自己的身體,並且通過這種方式逃避敵害的侵襲。馬門溪龍的牙齒呈匙狀,佈滿嘴裡,以水中的藻類或其他柔軟植物為食。只有在休息或產卵時,馬門溪龍才到泥沙較硬的岸邊活動。

不過,也有個別的科學家對此提出異議,認為像馬門溪龍這種巨大的蜥腳類恐龍,根本不適應水中生活,而與大象一樣,是一種真正在陸地上生活的動物。馬門溪龍自由自在地享受著當時只有它們才能夠吃到的高大樹木上的嫩葉和果實,遇到肉食類恐龍來襲時,便用鋒利的腳爪和強壯的尾巴進行自衛,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

馬鳴溪大橋路牌

龐大的馬門溪龍看起來就像一座拱橋,其粗壯的前、後腿像橋墩一樣,而長脖子和長尾巴仿佛兩岸的引橋。說來有趣,馬鳴溪是一個重要的渡口,但用輪渡把汽車運過金沙江是很費時的事。

我從前也在那裡坐過輪渡,隨著汽車一道,當時還覺得相當新鮮。但對駕駛員來說,不僅麻煩,也很危險,稍有不慎就有連人帶車掉入江中的可能。如果能建一座橋樑橫跨金沙江,那兩岸的交通就會變得非常便捷。

終於,這一願望在1979年實現了,馬鳴溪金沙江大橋正像一條巨大的馬門溪龍橫臥在金沙江上,將南北兩岸連成一體,蔚為壯觀。這座橋在中國的建橋歷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它是中國採用纜索吊裝施工、跨徑最大的鋼筋混凝土箱形拱。省道206線,也就是當年在施工中發現馬門溪龍化石的宜塘公路正是從馬鳴溪大橋上通過,從此宜賓與高縣、筠連等縣的聯繫更加緊密了。

馬鳴溪大橋

現在,馬門溪龍骨架已被翻製成模型,陳列在中國和世界上的一些大型自然博物館中,並屢次在全球巡迴展出,深受中外觀眾的歡迎。曾經在馬鳴溪以訛傳訛的怪獸,其實就是億萬年前稱霸地球的恐龍;而陰差陽錯的“馬門溪龍”之名,卻埋沒了宜賓馬鳴溪這個在自然科學發現史上有重要意義的地名。現在,就讓我們回歸真相,銘記馬鳴溪這一段傳奇的故事吧。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注明本文來自鄧濤科學網博客。

連結位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3751-870034.html

命名了一系列的恐龍,其中就包括馬門溪龍。

楊鐘健院士

楊鐘健1897年出生于陝西省華縣華山腳下的一個同盟會會員家庭,從小便受到有益的啟蒙教育,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地質系,可以說是我的老學長了。他1924年赴德國慕尼克大學繼續在古生物學上的深造,1927年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後即在1928年開始主持周口店的發掘工作。

楊鐘健先生在解放前就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後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並擔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和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直到1979年病逝。他一生發表的學術性文章達500多篇,包括20多種專著,是近代中國自然科學界著述最多的少數幾個學者之一。楊鐘健院士終生為中國的古脊椎動物學和古人類學研究嘔心瀝血,貢獻了他的一切。

毛澤東給楊鐘健的信函

楊先生在青年時代就充滿了愛國熱忱,在北京大學學習期間發起組織了“旅京陝西學生聯合會”,在報刊上發表多篇揭發軍閥暴政的文章,並積極參與了“五四”運動在天安門前的集會和遊行。他加入了鄧中夏等發起成立的“北京大學平民教育講演團”,並作為北方學生代表赴上海活動。

1918年毛澤東在北大圖書館當助理員,楊鐘健在回憶錄中寫道:“我同毛澤東先生,早在‘五四’之前的北大便有接觸”。1921年楊鐘健當選為少年中國學會執行部主任,即給當時在湖南長沙文化書社工作的毛澤東寫信,請其補填加入少年中國學會的志願書。毛澤東很快回信,說明在此之前的某一時間,他已經志願加入少年中國學會,楊鐘健則早已期盼著毛澤東正式成為自己參與創辦的少年中國學會的會員,二人的思想溝通,彼此心照不宣。

毛澤東信函的內容

楊鐘健早期的學術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北方新生代地質及哺乳動物化石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1934年秋天,他赴山東新泰、蒙陰等地,調查有關地層及恐龍化石。

1936年春,他與美國古生物學家去山西、四川考察地質,並會同四川大學的學者在榮縣採集恐龍化石,從此逐漸轉向爬行動物化石及中生代地層的研究。1937年 “七七”事變發生,日軍進入北平,楊鐘健潛行南下,後隨地質調查所轉移到昆明,不久即去祿豐、路南等地踏勘,在祿豐發現大批骨化石,這便是後來舉世聞名的祿豐恐龍動物群。

恐龍分為兩個不同而又相關的目——蜥臀目和鳥臀目,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腰帶的構造不同。蜥臀目又分為蜥腳亞目和獸腳亞目,或者叫蜥腳類和獸腳類。

來自宜賓馬鳴溪的這批材料屬於同一個蜥腳類恐龍個體,保存下來的部分包括14枚頸椎、5枚背椎、30枚尾椎,還有大量極破碎但能識別的脊椎殘部和肋骨等;可歸於坐骨的一殘碎的腸骨、一恥骨或坐骨的末端;右股骨的兩小部分,完全的右脛骨和右腓骨,距骨和一部分右足骨。從這些材料的情況判斷,楊鐘健院士認為這具恐龍還有一些部分並未挖掘出來,或者已經在施工中被損壞了。

經過詳細研究,楊鐘健院士發現宜賓的化石是不同於已知恐龍的新類型,因此將其命名為一個新屬新種“建設馬門溪龍”。既然是在馬鳴溪發現的恐龍,為什麼又命名為馬門溪龍呢?

據說因為命名者楊鐘健院士是陝西人,“門”的讀音在陝西話中讀作“ming”,所以將“馬鳴溪”誤為“馬門溪”。不過,我對這個說法很有些懷疑,因為在我的記憶中,從小也一直都把這個地名叫做“馬門溪”,後來才知道應該是“馬鳴溪”。

建設馬門溪龍骨架

今天的世界上已經有幾百萬種動植物被人類所認識,其中包括恐龍在內的一百多萬個已經絕滅的物種。為了認識生物並將它們歸類,必須首先對其進行命名,就像我們給人取名字一樣。從遠古時代開始,許多人就想為這些生物命名,並對它們進行分類。

然而,對生物的科學命名工作是從瑞典博物學家林奈開始的,他給予每一種現生的和絕滅的生物一個拉丁語的雙名。雙名即表示每個物種有兩個名字,即屬名和種本名,其正式名稱都用拉丁文拼寫,但通常在其他語言中都有其譯名或俗名,例如楊鐘健院士1954年將在宜賓發現的恐龍命名為建設馬門溪龍。“馬門溪龍”是屬或叫屬名,是根據發現地取的名字,“建設”是種本名,是為了紀念新中國在50年代的建設時期發現了這種恐龍,兩個詞合在一起就是建設馬門溪龍這個物種的種名。

1957年,四川省石油地質調查隊在四川省合川縣(即現在的重慶市合川區)再次發現一條巨大的馬門溪龍化石,由四川省博物館進行了近三個月的發掘,僅化石就裝了40箱。化石仍然由楊鐘健院士研究,證實是一個不同于建設馬門溪龍的新種,在1972年將其命名為合川馬門溪龍。1993年在新疆進行的中國-加拿大聯合恐龍考察中發現了第三種馬門溪龍,就命名為中加馬門溪龍。

合川馬門溪龍骨架

這三種恐龍具有相同的屬名,是馬門溪龍屬內的不同種,具有密切的親緣關係。打個不太準確的比喻,這有點像一家的三個人,有一個共同的姓,各自又有不同的名。比如宋代有名的三蘇,“蘇”相當於屬名,而“洵”、“軾”和“轍”相當於不同的種本名,我們也很容易地知道蘇洵、蘇軾和蘇轍是一家的三人。

屬名都是唯一的,它也可以單獨使用,如馬門溪龍一屬就包含了多個不同的種,但都可以簡稱為馬門溪龍。另一方面,種本名不能單獨使用,它也不是唯一的,比如,建設氣龍是1985年命名的在自貢發現的一種小型食肉性獸腳類恐龍,其種名是為了紀念在建設天然氣礦時發現了這種恐龍的化石,它的種本名“建設”與建設馬門溪龍相同,但與屬名“氣龍”結合組成的物種學名卻是唯一的。

中加馬門溪龍下頜

生物命名具有優先律的原則,即一個分類單元以符合“國際動(植)物命名法規”的最早刊佈的一個名稱為有效,並且不能更改。馬門溪龍的名字是為了紀念化石發現地,本來應該叫“馬鳴溪龍”,但當年發表時陰差陽錯成了“馬門溪龍”,這名字就固定了,從此只能叫馬門溪龍。

馬門溪龍是楊鐘健院士首次命名的屬,建設馬門溪龍是其第一個種,叫做“屬型種”,後來發現的同一個屬的恐龍都必須叫馬門溪龍,而不管其他條件如何。例如,合川馬門溪龍的化石保存情況遠好于建設馬門溪龍,是一個幾乎完整的骨架,但不能因此就取一個新的屬名。

後來又有了更多的發現,在1996年就命名了兩種新的馬門溪龍:一種為楊氏馬門溪龍,用以紀念最早研究馬門溪龍的楊鐘健院士,發現于自貢;另一種為安岳馬門溪龍,從名字就可以看出,是發現于安嶽。隨後,1998年以發現地井研命名了井研馬門溪龍。馬門溪龍不僅在中國發現,也分佈於蒙古國境內。

楊氏馬門溪龍骨架

根據相當完整的合川馬門溪龍的化石骨架,其身體從頭頂到尾尖的全長為22米,身體在肩部的高度將近4米,活著的時候體重達26噸,因此馬門溪龍是中國發現的最大的蜥腳類恐龍。馬門溪龍的頸子特別長,幾乎相當於體長的一半,是長頸鹿的3倍。長頸鹿的頸椎僅有7枚,而馬門溪龍的頸椎多達19枚,是蜥腳類中最多的一種,且每一頸椎都很長。

馬門溪龍的頸部還生有特別的肋骨,稱為頸肋,最長可達3米,增強了頸部的力量,但也使頸部轉動起來很費勁,需要借助與頭部、肩部的關節來動作和彎曲。楊氏馬門溪龍的身長達16米,頸部長達6.5米,是一種較小型的馬門溪龍。中加馬門溪龍的體長可達35米,脖子長15米,體重達50噸,不僅是最大的馬門溪龍,也是亞洲最大的恐龍。

井研馬門溪龍頭骨

合川馬門溪龍由於是由專業人員發現和發掘的,因此最後採集到的化石材料比由民工發現和挖掘的建設馬門溪龍更完整。於是,有些人想當然地張冠李戴,說馬門溪是合川的一個地名,其實合川馬門溪龍也發現於甘肅的永登。

馬門溪龍生活於1億5000萬年前後的侏羅紀晚期,其身體龐大,但頭卻很小,長度只有50釐米左右。它是怎麼用這樣小的腦袋來指揮其如此龐大的身軀,長期以來一直令古生物學家百思不得其解。

後來經過研究才知道,還有一個比腦子大的神經球,也可稱“後腦”,長在馬門溪龍骨盆的脊椎骨上,起著中繼站的作用,與小小的腦子聯合起來支配全身運動。由於神經中樞分散在兩處,所以馬門溪龍應該不是敏捷、機靈的動物,而可能是一個行動遲緩、喜好安靜的龐然大物。儘管它有四條柱子似的腿支撐身體,似乎還是很吃力。

因此,許多古生物學家認為,馬門溪龍一生大部分時間可能在湖泊中度過,利用水的浮力抬起自己的身體,並且通過這種方式逃避敵害的侵襲。馬門溪龍的牙齒呈匙狀,佈滿嘴裡,以水中的藻類或其他柔軟植物為食。只有在休息或產卵時,馬門溪龍才到泥沙較硬的岸邊活動。

不過,也有個別的科學家對此提出異議,認為像馬門溪龍這種巨大的蜥腳類恐龍,根本不適應水中生活,而與大象一樣,是一種真正在陸地上生活的動物。馬門溪龍自由自在地享受著當時只有它們才能夠吃到的高大樹木上的嫩葉和果實,遇到肉食類恐龍來襲時,便用鋒利的腳爪和強壯的尾巴進行自衛,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

馬鳴溪大橋路牌

龐大的馬門溪龍看起來就像一座拱橋,其粗壯的前、後腿像橋墩一樣,而長脖子和長尾巴仿佛兩岸的引橋。說來有趣,馬鳴溪是一個重要的渡口,但用輪渡把汽車運過金沙江是很費時的事。

我從前也在那裡坐過輪渡,隨著汽車一道,當時還覺得相當新鮮。但對駕駛員來說,不僅麻煩,也很危險,稍有不慎就有連人帶車掉入江中的可能。如果能建一座橋樑橫跨金沙江,那兩岸的交通就會變得非常便捷。

終於,這一願望在1979年實現了,馬鳴溪金沙江大橋正像一條巨大的馬門溪龍橫臥在金沙江上,將南北兩岸連成一體,蔚為壯觀。這座橋在中國的建橋歷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它是中國採用纜索吊裝施工、跨徑最大的鋼筋混凝土箱形拱。省道206線,也就是當年在施工中發現馬門溪龍化石的宜塘公路正是從馬鳴溪大橋上通過,從此宜賓與高縣、筠連等縣的聯繫更加緊密了。

馬鳴溪大橋

現在,馬門溪龍骨架已被翻製成模型,陳列在中國和世界上的一些大型自然博物館中,並屢次在全球巡迴展出,深受中外觀眾的歡迎。曾經在馬鳴溪以訛傳訛的怪獸,其實就是億萬年前稱霸地球的恐龍;而陰差陽錯的“馬門溪龍”之名,卻埋沒了宜賓馬鳴溪這個在自然科學發現史上有重要意義的地名。現在,就讓我們回歸真相,銘記馬鳴溪這一段傳奇的故事吧。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注明本文來自鄧濤科學網博客。

連結位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3751-870034.html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