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37萬線民呼籲收回昂山素季和平獎 諾獎委員會:沒先例

在西方人眼中, 昂山素季曾被譽為“亞洲自由女神”, 但在目前數十萬逃離緬甸的羅興亞人的眼中, 昂山素季與緬甸軍政府沒區別。

自緬甸政府軍與武裝組織“羅興亞救世軍”(ARSA)上月25日起爆發新一輪衝突以來, 已有約14.6萬羅興亞人逃離緬甸, 大部分去往鄰國孟加拉避難。

聯合國機構認為, 這個數字在未來幾天可能會上升到30萬。

過去兩周以來, 緬甸軍方對羅興亞武裝分子展開大規模鎮壓, 導致包括大量兒童在內的至少400名羅興亞人在交火中死亡。

而為了避免逃離緬甸的羅興亞人返鄉, 緬甸軍政府被指責在孟加拉邊界埋設地雷。

孟加拉官方表示, 已向緬甸提出抗議, 稱該行徑“違反國際慣例”。

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因未能及時干預和制止而成為眾矢之的。

備受輿論壓力的昂山素季6日終於打破沉默首度回應。 但出人意料的是, 昂山素季未提及羅興亞難民, 卻稱是國際社會的大量“虛假消息”製造了矛盾, 助長了恐怖分子勢力。

相關閱讀:緬甸羅興亞人出逃數量升至9萬 昂山素季遭各國“圍攻”

作為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的昂山素季因這番回應激起了外國線民的憤怒。 近日, 來自全球各地的線民在請願平臺change.org發起簽名抗議, 要求諾貝爾獎委員會撤銷在1991年頒給她的和平獎。 截至目前, 已有超過37萬人簽署了請願書。

“我們特此要求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收回曾頒發給昂山素季的獎項。

只有真正做到維護世界和平的人才有資格獲得這份崇高的榮譽”, 請願書寫道。

1988年昂山素季贏得大選後, 執政的軍政府拒絕承認選舉結果, 以煽動騷亂為罪名對昂山素季實行軟禁, 拒絕了將她驅逐出境而獲自由的條件。 1991年, 昂山素季因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2015年, 她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以壓倒性勝利贏得大選, 按照憲法規定的分權協議, 她被任命為國務資政。

昂山素季多年來在羅興亞人問題上保持著沉默。 2013年, 在接受BBC記者米沙勒·侯賽因(Mishal Husain)採訪被問及羅興亞人在緬甸的處境時, 她與軍方的立場保持一致, 認為羅興亞人擅自非法在緬甸居住。

在採訪間隙, 昂山素季詢問主辦方:“沒有人告訴我, 我將要接受一名穆斯林的採訪。 ”

英國《衛報》專欄作家喬治·蒙博(George Monbiot)評論稱, 即便昂山素季在緬甸的權力受限, 但除了可以直接用於制止暴行的措施之外, 昂山素季至少仍有“說出來的權力”。 她的否認和沉默妨礙了人道主義援助。

半島電視臺刊文稱:昂山素季是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名單中最尷尬的一個名字。

其實早在2016年, 包括諸多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在內的23位社會活動家就曾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發公開信, 聯名批評緬甸的實際領導人昂山素季用軍事手段血腥鎮壓國內的羅興亞人, 並稱她造成的嚴重的人權災難。

據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 前委員貢納·施塔爾塞特(Gunnar Stalsett)表示,

諾獎委員會從來沒有取消過獎項, 在昂山素季一事上也不會這麼做。 施塔爾塞特認為, 把獎項頒給誰並不代表宣佈獲獎人是聖人。

在昂山素季之前,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前國務卿基辛格, 以及已故以色列前領導人佩雷斯等的獲獎也受到過質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