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平安集團核心智庫平安科技 透露AI+醫療大佈局

文/張楠

導語:平安科技作為平安集團的科技智庫, 依託集團在金融領域場景化服務方面的資源優勢, 不斷完善金融+醫療+人工智慧的戰略佈局,

呈現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醫療的結合。

保險巨頭平安集團就在AI領域持續探索, 不斷開闢新的應用場景。 平安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平安科技, 作為IT支援的子公司, 為集團和下屬子公司提供IT規劃、開發和運營等IT服務。 平安科技智慧引擎部總經理兼大資料首席總監肖京, 是“千人計畫”國家特聘專家, 目前帶領團隊深入研究大資料及AI, 開發風控、欺詐識別、互聯網健康、精准行銷等相關金融應用。

貝殼社對肖京專家就平安集團的AI+醫療佈局作了採訪。 肖京介紹, 平安科技是平安集團下屬的平臺支援服務公司, 為銀行、資產、理財、信託等業務部門提供IT支持, 具備所有IT功能, 包括基礎架構、開發CRM等等。 在AI領域, 平安主營業務是金融和醫療,

AI開發也集中在金融和醫療領域, 因為資料是AI的先決條件, 所以最初先建設底層大資料平臺, 將全集團所有分支機搆, 多年來積累的海量使用者資料和互聯網資料整合起來, 變成平安科技的核心機制, 資料經清洗、整合後存儲在平臺上。

為了分析資料, 首先要將各要素分門別類作精細化管理, 包括個人、企業、管道、產品等資訊都集合在平臺上, 做完畫像臉譜再做挖掘和分析以產生價值, 最終形成的大資料平臺被稱為 “平安腦”智慧引擎, 具備所有資料分析挖掘的功能。

肖京表示, 實現人工智慧功能有三個階段:第一是做規則引擎、經驗和知識積累;第二是做統計分析, 商務智慧分析, 包括關聯性分析等及格式化報表;再下一步是結構化資料和非結構化資料的分析挖掘的能力,

非結構化資料包括圖像、語音、文本, 在這個挖掘基礎上就需要有一個相容性的預測模型、推薦模型、監控和監測模型, 另外還有深度智慧的功能, 因為要做非結構化資料就需要有深度學習的能力, 所以平安科技也有自己深度學習的集群, 具備對圖像和語音進行深度學習的能力。

在此之上制定行業解決方案, 衍生的產品有幾類:一種是報表性產品, 如分析報告、白皮書等, 第二種是介面類別產品, 具有介面查詢屬性, 能發現問題漏洞;第三是個性定制化產品。 基於上述三類產品技術, 就能設定各種應用場景, 應用場景是覆蓋全業務線的,

涵蓋金融和醫療, 平安作為保險公司, 也重點關注醫療健康。

AI+醫療保險

平安科技在保險行業的解決方案是, 深度整合日常消費場景, 醫療消費場景, 實現在移動端APP進行線上投保交費、保單諮詢、保單服務、理賠、給付的全流程, 不僅能線上而且能遠端實施銷售業務, 線上投保能集成OCR、指紋識別、語音辨識、電子簽名技術等技術, 甚至包括精准度達99%以上的人臉識別技術, 方便業務辦理與投保資訊的快速錄入。

“AI在醫療保險的應用主要體現在理賠時候的反欺詐和風控, 平安在該領域持續提升和前進。 反欺詐是可以找到欺詐的線索, 幫助廠商發現欺詐嫌疑, 控制風險”, 肖京解釋。 據悉, 相比傳統保單的審核檢出率, 平安科技的“平安腦”識別準確率和業務效率都提升近4倍,

一年以來, “平安腦”已識破多起“騙保”行為, 預防20多億元的資金流失。

AI+健康預警

AI還能有效進行健康預警, 識別客戶潛在的疾病風險, 或者預測疾病高發的可能性, 當發現是潛在病人時, 能提前採取輔助手段, 進行健康管理宣導或提供資訊, 提醒用戶去醫院檢查等, 都能規避疾病發生, 或延遲病情發生。

“疾病預測方面, 可以通過大資料的分析, 通過行銷資料, 通過掃描病例或者體檢報告資料, 通過生活習慣等其他與金融相關、生活場景關的資料, 還有天氣情況, 地區性特殊多發症情況, 綜合起來可以做預測, 對保險是有一定輔助作用。 ”

肖京介紹, 平安科技目前和政府及各級衛計委合作, 進行疾病預測,這是對公共衛生資源的合理調配,如預測流感概率,對腫瘤、慢病、高血壓、糖尿病做發生率的預測等,對政府工作有巨大幫助。

據報導,近日深圳市衛計委就與平安集團簽訂合作協定,將在健康醫療大資料的研究和應用、落地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平安科技作為合作夥伴,將共同設計“3+1”預測模型,預測居民的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3種慢病的發生和流感指數,提高疾病預測水準。

AI vs 醫生

對於人工智慧讓醫生失業的觀點,肖京不以為然。他認為,也許很多年以後會發生,但是目前看不到跡象,醫療的專業性還是很強的,很多時候需要綜合很複雜的因素,但這些因素往往資料裡是沒有的。AI主要是基於資料,有了大資料以後做資料的深度挖掘,才產生價值,連資料都沒有挖掘就不會發生。

“醫療內輔助性工具,比如影像診斷等潛力巨大,有很多應用場景。但完全替代醫生做診斷,我是比較懷疑的,但肯定能幫助醫生提高效率。”

同樣地,對於線上問診的AI工具,肖京也不贊成,覺得用戶體驗不會太好,而平安集團旗下的平安好醫生背後也是龐大的真實醫生做後盾,而非機器回答,這也表明了平安科技對AI診斷的態度和立場。

肖京還談及眼下AI興起的原因,雖然AI概念1956年就誕生了,但經過60年的發展,現在才真正落地應用。之前技術上存在諸多限制,如計算能力、存儲能力極有限,資料量也不大,但自從互聯網出現以後積累大量資料,計算速度變快,演算法進步也非常快,讓很多應用場景,如人臉識別、語音辨識、輿情分析都變為現實,所以AI就變得火熱起來,備受各界推崇。

對比國內外AI技術發展,中國因為起步晚,而且追求結果導向,純研究性的積累不多,所以原創性稍微差點,但在應用創新上,中國不僅不落後,反而世界領先,源于國內同行在具體應用層面,具有反應快,執行力強的特點。其實,在AI領域的重要子領域裡,不管是電腦視覺或者是機器學習,還是多媒體、語音辨識,國人發表的頂級論文佔據很大比例,所以說行業進步迅速,應該說未來趨勢是非常好的。

進行疾病預測,這是對公共衛生資源的合理調配,如預測流感概率,對腫瘤、慢病、高血壓、糖尿病做發生率的預測等,對政府工作有巨大幫助。

據報導,近日深圳市衛計委就與平安集團簽訂合作協定,將在健康醫療大資料的研究和應用、落地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平安科技作為合作夥伴,將共同設計“3+1”預測模型,預測居民的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3種慢病的發生和流感指數,提高疾病預測水準。

AI vs 醫生

對於人工智慧讓醫生失業的觀點,肖京不以為然。他認為,也許很多年以後會發生,但是目前看不到跡象,醫療的專業性還是很強的,很多時候需要綜合很複雜的因素,但這些因素往往資料裡是沒有的。AI主要是基於資料,有了大資料以後做資料的深度挖掘,才產生價值,連資料都沒有挖掘就不會發生。

“醫療內輔助性工具,比如影像診斷等潛力巨大,有很多應用場景。但完全替代醫生做診斷,我是比較懷疑的,但肯定能幫助醫生提高效率。”

同樣地,對於線上問診的AI工具,肖京也不贊成,覺得用戶體驗不會太好,而平安集團旗下的平安好醫生背後也是龐大的真實醫生做後盾,而非機器回答,這也表明了平安科技對AI診斷的態度和立場。

肖京還談及眼下AI興起的原因,雖然AI概念1956年就誕生了,但經過60年的發展,現在才真正落地應用。之前技術上存在諸多限制,如計算能力、存儲能力極有限,資料量也不大,但自從互聯網出現以後積累大量資料,計算速度變快,演算法進步也非常快,讓很多應用場景,如人臉識別、語音辨識、輿情分析都變為現實,所以AI就變得火熱起來,備受各界推崇。

對比國內外AI技術發展,中國因為起步晚,而且追求結果導向,純研究性的積累不多,所以原創性稍微差點,但在應用創新上,中國不僅不落後,反而世界領先,源于國內同行在具體應用層面,具有反應快,執行力強的特點。其實,在AI領域的重要子領域裡,不管是電腦視覺或者是機器學習,還是多媒體、語音辨識,國人發表的頂級論文佔據很大比例,所以說行業進步迅速,應該說未來趨勢是非常好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