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國務院印發人工智慧發展規劃,鼓勵學校給娃們上AI課!

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

《規劃》中提到, 要開發基於大資料智慧的線上學習教育平臺, 還提出要完善人工智慧領域學科佈局, 設立人工智慧專業等等。 每件都是和孩子未來發展息息相關的大事兒啊。

《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靶心圖表解

我把幾個重點理了理, 從國家政策下落到生活實際, 讓大家能更直觀地看看, 這股AI的狂潮, 到底是向哪兒跑的?我們的孩子, 又該如何做好準備?

從小學到大學, AI教育從娃娃抓起

《規劃》中提出, “要實施全民智慧教育項目, 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 逐步推廣程式設計教育,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於樂的程式設計教學軟體、遊戲的開發和推廣”。

其實, 青少年程式設計教育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現在政府檔內了, 但這次國務院直接把它寫進了發展規劃中, 更是說明了程式設計教育的普及是勢在必行啊,

以後, 孩子們也許在課堂裡, 就能接受到系統的程式設計和電腦教育了。

就像我一直強調的, 學程式設計並不是為了當程式師, 而是當人工智慧時代來臨, 未來孩子無論從事什麼行業, 都得學點電腦知識, 懂點程式設計思維。 現實點說,

程式設計學得好, 總歸是很吃香, 很加分的一門技能, 更別說對於孩子邏輯思維、腦力開發上的促進了。

這不, 規劃裡繼續寫道, “鼓勵高校在原有基礎上拓寬人工智慧專業教育內容, 形成“人工智慧+X”複合專業培養新模式, 重視人工智慧與數學、電腦科學、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專業教育的交叉融合。 加強產學研合作, 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等機構合作開展人工智慧學科建設”。

我在機器人參加高考碾壓學霸, 我們的孩子該何去何從?這篇文章中就分析過, 電腦與其他領域的跨領域專家將會是未來極有發展潛力的一個領域。 上面這段內容翻成我們的大白話來說, 也就是要從高校層面上, 推進電腦與其他專業跨學科的學習, 並且把這種“跨界”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來。

善用網路資源, 終身學習觀念早建立

在教育模式改革方面, 《規劃》中提到, “利用智慧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法改革, 構建包含智慧學習、互動式學習的新型教育體系。

開發立體綜合教學場、基於大資料智慧的線上學習教育平臺, 實現日常教育和終身教育定制化”。

的確, 過去我們認為拿到本科或者研究生文憑後, 教育階段也宣告結束, 這樣的觀念早就不合時宜。 如果不能持續不斷的學習, 辛辛苦苦拿到的MBA或電腦碩士學位可能在畢業15年後, 就變得幾乎毫無用處, 因為學校學習的知識往往沒多久就過時了。 對於新事物, 要一直有種饑渴(stay hungry)的求知態度。 世界持續快速變化, 必須一直調適自己。

坦白說,教育的發展總歸是跟不上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的,因此,未來能生存下來的,不是最厲害的強者或才智最高的人,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人。在變動的時代,能終身學習的人將比其他人更具有彈性應變的韌性。

那麼當學校的教育資源暫時滿足不了孩子的需求,抑或當我們離開校園後,應該怎樣持續學習?在網路四通八達的今天,學會搜索、辨別和正確使用網路資源就是一個非常必要的能力了。

孩子們通過網路學習海碼爸爸程式設計課

AI時代,孩子未來做哪行?

家長們最關注的,除了升學,就是就業了。看看《規劃》中是怎麼說的,要“加強人工智慧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運行維護等方面專業技術人才培養”,並且特別把重點放在了“神經認知、機器學習、自動駕駛、智慧型機器人”這幾個領域。

即使是對已經工作了的成年人,《規劃》中也指出“要建立適應智慧經濟和智慧社會需要的終身學習和就業培訓體系,大幅提升就業人員專業技能,滿足我國人工智慧發展帶來的高技能高品質就業崗位需要。鼓勵企業和各類機構為員工提供人工智慧技能培訓。加強職工再就業培訓和指導,確保從事簡單重複性工作的勞動力和因人工智慧失業的人員順利轉崗”。

看來,未來的就業形勢,的確會有一番變化了。2016年2月《科學》雜誌(《Science》)就預測,截至2045年,全球平均會有50%的勞動崗位將被人工智慧技術所替代,在中國這個數字將達77%。該預測認為,80%的文檔管理員、藥劑師會被取代,不到20%的花園園丁會被取代,甚至有超過20%的CEO也會被取代。

亞曆克.羅斯

供職於美國白宮的資深創新顧問專家亞曆克.羅斯說,未來的工作超過六成現在還未出現,所以無法讓孩子準備好做X、Y、Z等特定工作,父母能做的是,提供他們多樣化技能及經驗,這些技能及經驗在他們未來的工作能派上用場。

對爸爸媽媽來說,除了引導孩子培養起終身學習的習慣,還有兩點很重要。

1

計算思維

大航海時代,就算你不打算做一個水手或者船長,最好也能對航海圖,季風和帆船有所瞭解。這些都會極大的增加你成功的機會。

AI時代,當一個水手或船長最基本的能力是擁有計算思維的視角,你就能更加理解人工智慧在不同行業應用的方式,更加透徹的洞悉這些行業背後運轉的奧秘。這樣人工智慧不但沒有變成你的敵人,反而成為你可以靈活運用,讓你的工作更加出色的工具。

計算思維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分解問題能力:就是將資料,流程,問題分解為較小,更可控的模組

模式識別能力:觀察,歸納資訊來源中不同的模式,趨勢,可能是資料,也可能是圖形等等

抽象問題能力:從看似雜亂的模式,趨勢,資料中總結出一般性的規律

解決問題能力:能夠開發出適當的流程,方法,公式等來解決現實問題

培養這些能力的手段和途徑多種多樣,可能是程式設計,也可能是木工,也可以是社會調查,也可以是管理財富。同樣這些能力的應用場景也可以是各行各業。這些思考問題的方法,可以相對容易的應用到人工智慧的工具和框架當中,讓你的工作更加有效率。

2

跨學科思維

必須讓孩子有更多跨領域的嘗試,融合科學與人文,才能協助孩子為未來做好準備,因為在未來世界中,各領域之間的藩籬早已開始倒塌崩解。未來人才必須能夠跨領域整合,除了原本專業如數學、科學,還必須懂得例如經濟學、溝通、歷史、公共政策等其他領域的能力。

跨學科學習也有助於孩子們更好地進行創新,把創意變為實際的東西。

能夠在教育中做到這些,那麼孩子們未來不管做哪行,相信都不會被時代所拋棄,而是會在人工智慧時代裡,成為善用機器、創造和維護機器的佼佼者。

坦白說,教育的發展總歸是跟不上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的,因此,未來能生存下來的,不是最厲害的強者或才智最高的人,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人。在變動的時代,能終身學習的人將比其他人更具有彈性應變的韌性。

那麼當學校的教育資源暫時滿足不了孩子的需求,抑或當我們離開校園後,應該怎樣持續學習?在網路四通八達的今天,學會搜索、辨別和正確使用網路資源就是一個非常必要的能力了。

孩子們通過網路學習海碼爸爸程式設計課

AI時代,孩子未來做哪行?

家長們最關注的,除了升學,就是就業了。看看《規劃》中是怎麼說的,要“加強人工智慧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運行維護等方面專業技術人才培養”,並且特別把重點放在了“神經認知、機器學習、自動駕駛、智慧型機器人”這幾個領域。

即使是對已經工作了的成年人,《規劃》中也指出“要建立適應智慧經濟和智慧社會需要的終身學習和就業培訓體系,大幅提升就業人員專業技能,滿足我國人工智慧發展帶來的高技能高品質就業崗位需要。鼓勵企業和各類機構為員工提供人工智慧技能培訓。加強職工再就業培訓和指導,確保從事簡單重複性工作的勞動力和因人工智慧失業的人員順利轉崗”。

看來,未來的就業形勢,的確會有一番變化了。2016年2月《科學》雜誌(《Science》)就預測,截至2045年,全球平均會有50%的勞動崗位將被人工智慧技術所替代,在中國這個數字將達77%。該預測認為,80%的文檔管理員、藥劑師會被取代,不到20%的花園園丁會被取代,甚至有超過20%的CEO也會被取代。

亞曆克.羅斯

供職於美國白宮的資深創新顧問專家亞曆克.羅斯說,未來的工作超過六成現在還未出現,所以無法讓孩子準備好做X、Y、Z等特定工作,父母能做的是,提供他們多樣化技能及經驗,這些技能及經驗在他們未來的工作能派上用場。

對爸爸媽媽來說,除了引導孩子培養起終身學習的習慣,還有兩點很重要。

1

計算思維

大航海時代,就算你不打算做一個水手或者船長,最好也能對航海圖,季風和帆船有所瞭解。這些都會極大的增加你成功的機會。

AI時代,當一個水手或船長最基本的能力是擁有計算思維的視角,你就能更加理解人工智慧在不同行業應用的方式,更加透徹的洞悉這些行業背後運轉的奧秘。這樣人工智慧不但沒有變成你的敵人,反而成為你可以靈活運用,讓你的工作更加出色的工具。

計算思維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分解問題能力:就是將資料,流程,問題分解為較小,更可控的模組

模式識別能力:觀察,歸納資訊來源中不同的模式,趨勢,可能是資料,也可能是圖形等等

抽象問題能力:從看似雜亂的模式,趨勢,資料中總結出一般性的規律

解決問題能力:能夠開發出適當的流程,方法,公式等來解決現實問題

培養這些能力的手段和途徑多種多樣,可能是程式設計,也可能是木工,也可以是社會調查,也可以是管理財富。同樣這些能力的應用場景也可以是各行各業。這些思考問題的方法,可以相對容易的應用到人工智慧的工具和框架當中,讓你的工作更加有效率。

2

跨學科思維

必須讓孩子有更多跨領域的嘗試,融合科學與人文,才能協助孩子為未來做好準備,因為在未來世界中,各領域之間的藩籬早已開始倒塌崩解。未來人才必須能夠跨領域整合,除了原本專業如數學、科學,還必須懂得例如經濟學、溝通、歷史、公共政策等其他領域的能力。

跨學科學習也有助於孩子們更好地進行創新,把創意變為實際的東西。

能夠在教育中做到這些,那麼孩子們未來不管做哪行,相信都不會被時代所拋棄,而是會在人工智慧時代裡,成為善用機器、創造和維護機器的佼佼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