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史上今日:1802年3月28日 “智神星”被發現


1802年3月28日, “智神星”被發現。 奧爾伯斯在觀測處女星座時發現了一顆直徑約為560公里、軌道半長軸為2.77個天文單位、亮度大約為7等的星體。 由於在已有的星體目錄中卻沒有它的記錄, 因此這個星體就被命名為“智神星”。 這是人類發現的第二顆小行星。

很早以前開普勒就認為, 在火星與土星之間存在著一個非常廣闊的空隙區域。 後來人們根據提丟斯-波德定則提出, 在這個區域中距太陽2.8個天文單位處應該有行星存在。

於是, 眾多的天文學家就開始努力的尋找這顆還未曾見過的行星。 自從19世紀開始, 人們陸續的在距離太陽2.77個天文單位附近發現了穀神星、智神星、婚神星、灶神星等四個較大的小行星之後, 天文學家又發現了眾多的小行星, 這時人們才明白, 原來這裡存在一個小行星帶。

其中大多數的小行星都是一些形狀很不規則、表面粗糙、結構較松的石塊, 表層有含水礦物。 和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一樣, 它們自轉的同時, 也在沿著橢圓軌道自西向東地圍繞太陽運行。

關於小行星帶的起源, 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有天文學家認為, 這些數量眾多的小行星是一個大行星爆炸、破裂之後的產物;還有的說法是:在太陽系形成初期,

由於某種原因, 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這個空當地帶, 未能聚集成一顆大行星, 產生了大批的“半成品”, 從而形成了小行星帶。 雖然關於小行星帶形成的說法各不相同, 但是天文學家正在積極地對其起源進行研究, 以期望能夠對太陽系、行星演化等方面的發展做出重大的貢獻。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作者: 孔祥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