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天到了 小心仔豬紅痢與仔豬黃白痢

進入秋季以後, 氣溫的降低是造成仔豬發病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豬OK網小編提醒豬友們要做好豬舍內的保溫, 有條件的可以使用暖氣、紅外線燈泡, 沒有條件的要使用覆蓋塑膠布、生火爐等措施保溫。 在豬舍保溫的同時, 要注意加強通風, 防止空氣的污染。 同時, 要選擇氣溫較高的時候來進行通風, 一般來講, 上午10點到下午4點是換氣通風的最佳時間。

仔豬黃白痢

說到仔豬生病, 仔豬有一個讓所有養豬人都頭疼的疾病——仔豬“三痢”。 尤其是秋末冬初氣溫常不穩定, 忽冷忽熱或天氣驟變, 在這種情況下, 仔豬最易患仔豬紅痢、仔豬黃痢、仔豬白痢。

1、仔豬紅痢

患病仔豬不吃奶, 排出灰黃色或灰綠色稀糞, 後變為紅色糊狀, 糞便惡臭, 混有壞死組織碎片和多量小氣泡, 體溫升高至41℃以上, 多數發病仔豬在很短時間死亡。 防治方法:一是在發病的豬群中, 對懷孕母豬於產前一個月和產後半個月各肌肉注射C型魏梭菌菌苗10毫升,

能使母豬產生堅強的兔疫力, 對仔豬保護力可達100%。 產圈要打掃乾淨, 嚴格消毒, 仔豬未吃奶前用0.1%高錳酸鉀溶液擦洗母豬乳頭, 以減少感染發病。 二是對剛出生的仔豬採取藥物預防性治療, 口服土黴素、四環素、鏈黴素等均可。

2、仔豬黃痢

仔豬患黃痢病後, 排出黃色或黃白色稀糞, 腹瀉, 吃奶減少或停止, 迅速消瘦, 眼球下陷, 最後昏迷死亡。 防治方法:一是產圈要保持乾燥向陽, 清潔衛生。 仔豬產後24小時內最好全窩口服抗菌素類藥物進行預防。 二是每頭注射氯黴素1毫升, 一次肌肉注射, 每日二次, 連用4日;三是每頭每次肌注黃連素液3毫升, 每日3次, 連用5天, 療效顯著;四是用白頭翁6克,

龍膽草3克, 黃連2克共為細末, 米湯調成糊狀舔劑, 塗布在母豬乳房部, 小豬吃奶食之。 平均每頭仔豬每次1~3克, 每日2次, 連用2~3天。

3、仔豬白痢

病初仔豬體溫、精神、食欲均接近正常, 但拉白便、灰白色的稀糞, 而且惡臭, 然後腹瀉、食欲消失, 脫水, 眼凹陷, 最後虛脫而死亡。 防治方法:一是注意欄圈、用具、食料及母豬乳頭的衛生, 給仔豬提早補料, 以鍛煉其腸道消化機能;二可用氯黴素、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 同時可讓其內服活性炭(木炭也可), 效果更好, 一般用藥3~5天即全愈。

責任編輯:蘋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