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鉤沉】“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中國近代史這位名人教導子女,連曾國藩也要學習

中國歷來有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優良傳統, 歷史上出現了許多家風家訓, 雖各不相同, 但對於家族的延續和成長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近日, 由陳雲紀念館、福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 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承辦的《廉潔自律, 慎守儒風——林則徐家風展》在陳雲紀念館開展。 作為中國近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林則徐教導子女忠孝仁愛、淡泊勤儉, 而他的一封“廉潔家書”也流傳至今。

教導子女謹言慎行

從為官之日起, 林則徐就牢記父親“不妄取一文”的家教, 奉行終生。 他曾寫過一幅有名的對聯告誡後代:“子孫若如我,

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 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 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 益增其過。 ”

這幅對聯的意思是, 如果子孫後代像我這樣, 我把錢留給他做什麼?他賢良能幹的話, 有太多的錢反而損害了他的鬥志;如果子孫不如我, 我把錢留給他做什麼?他愚蠢無能的話, 有太多的錢反而更增加他的過錯。

林則徐的次子叫做林聰彝。 他自幼受父親的教導, 飽讀詩書, 早早便立下“經世之志”。 1839年, 已是秀才的林聰彝因文采出眾而備受讚譽。 就在這一年, 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 前往廣東查禁鴉片。 當消息傳回福州時, 全城轟動。 許多官吏士紳們知道林聰彝是林則徐的二兒子, 紛紛上門祝賀, 絡繹不絕。

剛抵達廣州的林則徐聽聞此事後, 生怕聰彝早年得志, 恃寵生嬌。 他立馬給夫人鄭淑卿寫了一封家書, 囑託夫人務必要對兒子嚴加要求。 在信中林則徐說到:“做官不易, 做大官更不易。 人以吾奉命使粵, 方紛紛慶賀。 然實則地位益高, 生命益危。 ”並引用《左傳》中的典故“古人一命而傴,

再命而僂, 三命而俯, 誠非故作診持, 實出於不自覺耳。 ”最後林則徐要求夫人“囑次兒須千萬謹慎, 切勿恃有乃父之勢, 與官府妄相來往, 更不可干預地方事務”。

從字裡行間不難看出, 位高權重的林則徐深感官位越高, 責任越大, 但他並沒有被眼前的繁華景象所迷惑, 而是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自省、自警, 不忘為官初衷, 並教導子女應謹言慎行, 不可仰仗父之威望, 恣意妄為。

林則徐的這封家書一傳回家中, 林夫人立刻將兒子叫到身邊, 再三叮囑。 林聰彝深深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謹遵教誨, 刻苦讀書。 後來, 林則徐遣戍新疆, 聰彝陪伴在側, 經常與父親商討塞上屯田、水利等事。 而父親不顧年老病弱, 盡心盡責為新疆百姓興水利、墾荒地、促和睦,

使他深受教導。 林則徐病逝後, 三年服闕期滿, 林聰彝應召入京, 賜舉人, 歷任浙江按察使、杭嘉湖道等職。 他繼承父親遺志, 開墾備荒、平反冤案、督修海塘等, 愛民如子, 政績顯著。

凡人須戒傲慢奢華與浮躁

林則徐曾訓子:“宜守三戒:一戒傲慢, 二戒奢華, 三戒浮躁。 爾既奉母弟居京華, 務宜體我寸心, 常持勤敬與和睦。 凡家庭間能守得幾分勤敬, 未有不興;能守得幾分和睦, 未有不發。 若不勤不和之家, 未有不敗者也。 ”“果有志向, 首以戒懶為要”。

在給兒子的一封信中, 他寫道:“有一言囑汝者:服官時應時時作歸計, 勿貪利祿, 勿戀權位;而一旦歸家, 則又應時時作用世計, 勿兒女情長, 勿荒棄學業, 須磨厲自修, 以為他日之用, 是則用舍行藏, 無施不可矣。 吾兒其牢記之!”

林則徐告誡後人, 要明事理、知進退, 志向遠大, 不為個人小家算計, 而是要服務國家社會。 進中知退, 退中知進, 預存退歸之心, 而後才能作最奮發有為的進取之計。 不為追求私利而干進, 不為留戀權位而徘徊, 不要顧慮個人體咎(利益得失)而退縮。

他寫了一篇《十無益》的文章,成為許多人的教子經。一、存心不善,風水無益;二、父母不孝,奉神無益;三、兄弟不和,交友無益;四、行止不端,讀書無益;五、作事乖張,聰明無益;六、心高氣傲,博學無益;七、時運不濟,妄求無益;八、妄取人財,佈施無益;九、不惜元氣,服藥無益;十、淫惡肆欲,陰騭無益。

曾國藩在寫給弟弟曾國荃的信中曾說:“昔年林文忠公有三個兒子,分家時各人僅得錢六千串。林公身膺督撫要職20餘年,其家底清寒如此,高風勁節,實不可及。吾輩當以為法!”曾國藩在自己的家書中將林則徐的清廉家風立為榜樣,他認為“值得我輩兄弟學習效法”。

林則徐的玄孫林崇鏞在《林則徐傳》中這樣評價他,“任事而不牟利,盡瘁而不熱中。”這既是對林則徐為官品行的概括,也體現了良好家風的傳承,也應了那句老話,“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小連結】

《廉潔自律,慎守儒風——林則徐家風展》,展覽時間至2017年10月7日;地點:陳雲紀念館主館地下一樓展廳。

本次展覽共分為民族英雄、慎守儒風、清廉自律三個部分。通過林家忠孝、仁愛、淡泊、勤儉的家風,對林則徐一生影響來說明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風的重要性,並將中國優秀的家風家訓文化傳承和發揚下去。

(本文素材由林則徐紀念館提供,綜合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福州文明網等資訊)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責任編輯:彭薇 圖片編輯:邵競 不要顧慮個人體咎(利益得失)而退縮。

他寫了一篇《十無益》的文章,成為許多人的教子經。一、存心不善,風水無益;二、父母不孝,奉神無益;三、兄弟不和,交友無益;四、行止不端,讀書無益;五、作事乖張,聰明無益;六、心高氣傲,博學無益;七、時運不濟,妄求無益;八、妄取人財,佈施無益;九、不惜元氣,服藥無益;十、淫惡肆欲,陰騭無益。

曾國藩在寫給弟弟曾國荃的信中曾說:“昔年林文忠公有三個兒子,分家時各人僅得錢六千串。林公身膺督撫要職20餘年,其家底清寒如此,高風勁節,實不可及。吾輩當以為法!”曾國藩在自己的家書中將林則徐的清廉家風立為榜樣,他認為“值得我輩兄弟學習效法”。

林則徐的玄孫林崇鏞在《林則徐傳》中這樣評價他,“任事而不牟利,盡瘁而不熱中。”這既是對林則徐為官品行的概括,也體現了良好家風的傳承,也應了那句老話,“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小連結】

《廉潔自律,慎守儒風——林則徐家風展》,展覽時間至2017年10月7日;地點:陳雲紀念館主館地下一樓展廳。

本次展覽共分為民族英雄、慎守儒風、清廉自律三個部分。通過林家忠孝、仁愛、淡泊、勤儉的家風,對林則徐一生影響來說明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風的重要性,並將中國優秀的家風家訓文化傳承和發揚下去。

(本文素材由林則徐紀念館提供,綜合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福州文明網等資訊)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責任編輯:彭薇 圖片編輯:邵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