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學期家長微信群過度討好老師 老師:心理負擔太重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 手機社交平臺迅速普及, 老師和家長的溝通管道已經從短信時代、飛信時代進入微信時代。 從幼稚園到中小學, 幾乎每個班級都建立了用於家校溝通的微信群, 老師發通知、留作業等變得方便快捷了, 家長也可以第一時間得知孩子的在校情況。

秋季開學已經有一周左右, 從幼稚園到大學所有的學生們都開始逐漸進入了正常的學習生活中,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老師的重視與照顧、為了讓自己更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學習狀況、為了與老師拉近關係,

於是, “為了孩子”, 家長們不僅“把老師的話當聖旨”, 爭先恐後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 而且還紛紛利用各種機會討好老師, 老師便成為家長們恭維與討好的對象。 在微信家長群裡, 老師是眾星捧月般的存在。

幼稚園新生家長:

孩子太小 怕在幼稚園不適應

討好老師更多是為了讓老師照顧好孩子的衣食起居

“我家寶寶今年才上小班, 他從來沒有一整天離開過家人, 害怕孩子在幼稚園哭鬧, 擔心孩子在幼稚園不好好吃飯, 不好好喝水, 也擔心孩子跟別的小朋友發生爭執, 那麼多孩子老師顧不過來。 ”一位元幼稚園新生家長李女士告訴記者, 給孩子報名上幼稚園後, 自己就被孩子的班主任拉進了班級微信群, 只要老師在微信群裡發任何內容,

幾乎所有家長都是跟風式的進行回應, 老師在群裡發了幾張孩子們第一天上課的照片, 家長群裡立刻湧現出了一堆“老師辛苦啦!”“老師的功勞最大!點贊!”“老師真棒, 孩子們都愛你!”之類的話語, 並會以最快的速度齊刷刷的刷屏。

對於這種現象, 李女士坦言:“其實我也比較反感這樣, 但是在群裡不回應吧怕老師不高興, 孩子太小了, 不知道怎麼照顧自己, 在幼稚園還全都要靠老師照顧呢。 ”為了孩子在幼稚園衣食起居得到老師的照顧, 自己也不敢將群消息設置為免打擾模式, 生怕錯過老師在群裡的任何通知。

中小學新生家長:

中小學階段是整個求學階段重要時期

希望能給老師留下好印象 求“關注”自己孩子

到了小學跟中學階段, 孩子的生活重點可不再是簡單的衣食起居, 更多的重點就是放在學習成績上, 作為一名某小學一年級新生家長的馬女士告訴記者:“在正式開學之前, 學校就為孩子舉行了家長會, 在班級群裡, 老師就會把一些通知和家長所需要給孩子準備的東西發到群裡, 家長都非常的積極回應老師, 一會不看手機, 群裡就有上百條資訊在微信群裡, 誰完成了老師交待的任務、完成得怎麼樣都一目了然, 都在那裡擺著呢, 大家能不較勁兒嗎?大家不為別的, 就為了孩子。 ”馬女士說。

以前都說“孩子把老師的話當聖旨”, 現在“把老師的話當聖旨”的, 又多了家長。 於是, “為了孩子”, 家長們不僅“把老師的話當聖旨”,

爭先恐後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 而且還紛紛利用各種機會討好老師, 只要老師發一個通知, 就有一群家長回復說:“老師您辛苦了!”“老師您想得真周到!”“謝謝老師”。 這種情況太常見了!”

“我從來不願說這樣的話, 但又擔心剛一開學就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 也只好跟風說謝謝。 ”馬女士說。

老師:面對家長如此“盛情” 心裡負擔很大

呼籲家長:在群裡中長交流就好 不用說客套話

對於家長這種在班級群裡過分奉承客套的語言, 也許很多人認為身為老師的她們也是相當享受這種待遇, 實際情況卻並不如此, 西安某小學執教一年級的李老師告訴記者:“我現在就是帶著一顆謹慎提防的心潛伏在班級群裡, 只交流正常學習任務”王老師呼籲家長,

班級微信群本是一個老師與家長溝通交流孩子學習情況和一些通知的地方, 家長們在群裡不用說那麼多的客套話, 言簡意賅的直接交流最好, 張老師表示, 對於群裡家長們這樣的“盛情”, 她並沒有覺得高興, 反而覺得是一種心理負擔。 她建議若要諮詢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 也可以私信跟老師交流, 不要在群裡刷屏式的@老師, 每日N次在班群中詢問老師孩子的情況。

除了以上情況, 李老師說不少家長卻在群裡發起了廣告宣傳自己的微商或者代購產品, 或者進行拉票, 自己在群裡說過禁止此類資訊的發佈, 但還是屢禁不止, 讓她也是很無奈。

教育專家建議:

老師應適度建立群規則 家長應注意自己一言一行

家長群本就應該是一方淨土,家長們是因為孩子才聚在一起,除了孩子,家長都是同齡人,可以互相幫助,甚至成為朋友。家長成立微信群首先是為了孩子,因此一切言行也要給孩子做出榜樣。

對此,西安教育專家韓晶表示,對於家長群,老師應該適度講明規則,在群裡制定一些相關制度,同時也要照顧家長的情緒,不要再班級群裡點名批評某個孩子,公佈老師成績跟排名之類,家長有特殊原因要跟老師交流可以選擇私下跟老師進行溝通,要信任老師。當然,“家長微信群”的功能再強大,也不可能代替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溝通。

“網路工具不是萬能的,它只能承擔部分家校溝通的功能,它的優勢就是及時傳遞資訊,但也有弊端。老師整天被微信“綁架”確實會增加負擔,而且網路溝通可能會詞不達意,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因此,有些個別化指導還是需要面對面溝通。”她說。

家長群本就應該是一方淨土,家長們是因為孩子才聚在一起,除了孩子,家長都是同齡人,可以互相幫助,甚至成為朋友。家長成立微信群首先是為了孩子,因此一切言行也要給孩子做出榜樣。

對此,西安教育專家韓晶表示,對於家長群,老師應該適度講明規則,在群裡制定一些相關制度,同時也要照顧家長的情緒,不要再班級群裡點名批評某個孩子,公佈老師成績跟排名之類,家長有特殊原因要跟老師交流可以選擇私下跟老師進行溝通,要信任老師。當然,“家長微信群”的功能再強大,也不可能代替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溝通。

“網路工具不是萬能的,它只能承擔部分家校溝通的功能,它的優勢就是及時傳遞資訊,但也有弊端。老師整天被微信“綁架”確實會增加負擔,而且網路溝通可能會詞不達意,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因此,有些個別化指導還是需要面對面溝通。”她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