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王森水:故鄉的老井(原創)

閑讀賀知章《回鄉偶書》:“離別家鄉歲月多, 近來人事半消磨。 唯有門前鏡湖水, 春風不改舊時波。 ”深有感觸。 不禁想起故鄉, 想起故鄉的老井來。

最美鄉村埔美是我的故鄉, 分埔美大社, 亭坪, 門都和大厝頂三個小社。 她坐落在漳州平原的西北部, 毗鄰省道漳華路, 漳州西高速公路出路口臨村而過。 老井就在村中央。 具體說是在古建築王式祠堂和武興堂大庵之間。 也不知有多大年歲?據族譜記載, 埔美王式一脈淵源于山西王式。 西元885年, 秦末名將王剪34世孫王審知率5000義軍入閩, 歷經9年, 紮穩福建。 至元末明初, 閩王式14世先祖白野公遷居漳州埔美, 並開枝散葉, 卒葬於二鳳山, 為埔美一世祖, 至今已二十三世(代)。 埔美王式最早只有三房, 老井是村中最古老的井, 想來最少也有五六百年光景。

老井雖老, 卻沒有名號, 更沒有鑿井記載。 老井雖老, 卻也不深, 僅有五六米深,

井壁呈圓形狀, 小紅磚砌成, 井沿則是方形, 由四塊青石板組成, 已被歲月打磨得溜光發亮。 老井雖不深, 卻四季常清, 從未乾枯。 記得小時候有一年, 特別的大旱, 離老井有三四裡遙的大厝頂, 門都和亭坪三個小社飲水不夠, 都往老井來挑水, 一個接一個, 浩浩蕩蕩, 好不壯觀, 老井的水也從未不夠, 只需加長打水桶的一些繩子即可。 更何況那時主要種植水稻, 還得灌溉呢, 當然, 那也得益于老井下游的兩口蓄水的大池塘。 清澈得很, 養了魚是水牛避暑的風水寶地。 老井不幹, 池塘水也一直不斷。 這正是“唯有源頭活水來”吧!

老井的活水從哪裡來呢?記不清哪一年?大概二十多年前, 村民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清理行動。 兩台大功率水泵連續工作了兩天兩夜才露出井底的真面目。

原來, 井底有一眼大如臉盆的大活泉, 持續不斷地湧動著, 湧動著, 我想, 馳名中外的趵突泉也不過如此吧, 只不過這泉更謙虛, 從不張揚, 一直藏匿井底, 默默奉獻。 泉水清冽甘甜, 冬暖夏涼。 隆冬清晨, 洗衣洗菜不覺其涼;盛夏傍晚, 洗澡沖涼酷熱頓消。 老井就這樣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先民, 直到現在, 依然是釀酒泡茶的首選。

故鄉的井一口神奇的老井, 是值得敬畏的。 下面就說說與井有關的俗事吧。 井也是有休息日的, 那就是每年的正月初一, 是不能打水的, 這跟“牛閑七月十五”是一樣的, 就是說每年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 辛苦了一年的牛是不用下田耕地的, 老井非得等到初二早上,

找一個屬龍的人往井中投一些供奉的冬瓜條, 俗稱”開井”, 才能繼續引用。 這是一條約定俗成的老規矩, 誰也不敢不遵守。 若是到了五月五端午節這一天, 臨近中午十二點, 家家戶戶都要趕緊去打水, 俗稱“午時水”。 有諺語道:“午時洗眼睛, 明到若烏鶖”, 就是可以明目的意思。 打回來後, 用小碗盛一些出來, 放入乾淨的榕樹小枝葉, (榕樹是閩南的神樹), 先供奉起來。 其餘的給老人和小孩洗臉洗澡, 據說可去百病。 奶奶健在的時候, 患有眼疾眼睛不好使, 每年端午節媽媽都不忘給她多備“午時水”。 我想這不是迷信, 這是淳樸的先民對對古井神明一般的敬畏之心。

以前, 每當有兄弟外出求學, 母親總會叫我們帶上家鄉的“水米”,

就是用一個瓶子, 裝上老井的水, 再放一些米, 然後捎到目的地, 和當地的水和米放一塊煮, 以免水土不服。 後來, 我帶子女要到北方來, 母親也如法炮製, 從不會忘記。 我想這也不是迷信, 這是叫我們記著故鄉的好, 不忘故鄉的水, 不忘故鄉的人, 有道是:“清不清, 故鄉水;親不親, 故鄉人。 ”

故鄉的老井, 汩汩流淌的全是愛的乳汁。 都說喝水不忘掘井人, 掘井人已無從考證。 我想說的是喝水不忘挑水人。 故鄉的老井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先民。 哺育了我的祖先, 也哺育了我的爺爺, 哺育了我的奶奶;我的奶奶挑水哺育我父親長大, 也哺育了我的媽媽, 媽媽挑水哺育我成長。 後來, 媽媽挑水為年老的奶奶洗衣做飯, 直到奶奶往生。 去年夏天, 因為臨時停電,水泵無法抽水,我也曾到老井挑水給媽媽做飯。雖然走得搖搖晃晃很蹩腳,但心裡卻有一種久違的幸福。

如今,我雖離家三千里,故鄉卻一直縈繞在我的心中,我雖飲著異鄉的水,老井的水卻一直甘甜在我的心頭。因為故鄉是遊子的根,老井是故鄉的眼。不管離家有多遠,不管離家有多久,我的心從未迷失方向,因為故鄉老井底那一眼活泉,一直汩汩流淌,綿綿在我的心中,殷殷指引著我回家的歸途。

【作者簡介】王森水,祖籍福建漳州,現在青島萊西經營水果生意,不忘追求文學夢想,嘗試業餘創作,有作品散見於《齊魯文學》《昆侖文藝》和《行參菩提》《薛兆平書齋》等。

因為臨時停電,水泵無法抽水,我也曾到老井挑水給媽媽做飯。雖然走得搖搖晃晃很蹩腳,但心裡卻有一種久違的幸福。

如今,我雖離家三千里,故鄉卻一直縈繞在我的心中,我雖飲著異鄉的水,老井的水卻一直甘甜在我的心頭。因為故鄉是遊子的根,老井是故鄉的眼。不管離家有多遠,不管離家有多久,我的心從未迷失方向,因為故鄉老井底那一眼活泉,一直汩汩流淌,綿綿在我的心中,殷殷指引著我回家的歸途。

【作者簡介】王森水,祖籍福建漳州,現在青島萊西經營水果生意,不忘追求文學夢想,嘗試業餘創作,有作品散見於《齊魯文學》《昆侖文藝》和《行參菩提》《薛兆平書齋》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