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海南大學關愛留守兒童:看得見的渴望 看不見的成長

中國青年網周口9月8日電(通訊員 黃梨珊)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 然而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有父母的守護。 這個暑假, 海南大學農村留守兒童安全教育實踐調研團走訪了河南周口淮陽縣的幾個村子, 在那破落得有些蕭索的老房子門口, 抑或是那凹凸不平的小道盡頭, 我們看到了一雙雙充滿了渴望的眼睛, 滿是青澀的臉龐上似是映不出內心深處的傷, 但是卻讓人感到心疼, 心疼他們缺了守護的成長, 還有成長過程中的堅強。

只願你安然成長

沿著村子裡的小道繞了幾個彎, 拉著老人衣袖的小男孩躍入我們的視線。

老人說話的口音有些重, 她說:“孩子兩三歲就跟我一起生活了, 他爸媽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 但是孩子很懂事, 在家也會幫忙幹活, 只是太安靜了, 不愛跟人講話。 ”

確實, 在我們聊天的間歇小男孩只是默默地站在那裡, 問他話的時候, 他的回答也很少。 老人說:“孩子很喜歡畫畫, 小時候經常拿著樹枝在地上畫, 大多畫的是爸爸媽媽, 還會畫大房子, 畫好吃的。 ”說到這裡, 小男孩似是害羞地瞅了我一眼, 我便問他:“那你現在還畫畫嗎?我能看看你的畫嗎?”他只是回了一句“早就不畫了。 ”老人接過話說道:“他小時候就是畫著玩的, 現在大了也不畫了, 再畫他爸媽也不會說回來就回來。 ”聽到這話, 我們也沉默了一會兒。

大概是老人的子女常年不在身旁所以感到孤獨的緣故, 老人跟我們聊了很久。 只是慢慢地我們也有些擔憂起來, 因為老人的老伴兒去世的早, 家裡只有她和孫兒一起生活, 這一老一小, 難免有照顧不周的時候, 而且我們一路走來發現附近有很多僻靜的地方, 小孩子一個人經過難免不安全。

我們臨走前也拜託老人多注意安全, 多保重身體, 只是離開之後依然放不下心來。 但是擔心之餘, 卻是深深的無奈。 留守的孩子身旁有親人的照顧, 這是我們慶倖的, 只是由同樣需要人照顧的老人照顧著懵懂無知的兒童, 卻是我們所憂心的, 這樣的陪伴讓人喜憂參半, 只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安然成長。

我也有個公主夢

我們看到小女孩的時候,

她手裡在玩弄著一朵小黃花, 母親就跟在她身後。 交談之際, 孩子試圖把那朵花往嘴巴裡放, 但是被母親及時制止了。 小姑娘很愛美, 隊員拍了拍她的頭頂, 她似是不滿這一動作, 接著便指著頭頂的小辮讓母親幫她重新紮, 口裡直喊著“都亂了”。

那留守的小天使, 也會扮演公主的角色, 在跟玩伴們玩過家家時, 喊著:“我是公主, 你們都得聽我的。 ”孩子的母親就在一旁看著, 她跟我們說:“她爸在家都是喊她小公主, 家裡就這一個孩子, 都寵著她。 ”還說她床頭有一個小熊是她爸爸買給她的生日禮物, 每天晚上睡覺都得抱著, 小熊的眼睛掉了一隻, 哄了她好久才不哭了。

只是那遠在外地打工的父親怕是看不到女兒穿著小裙子紮著小辮子這漂亮的一面了,

即使有照片, 但是那頭頂鬆軟的觸感定然是感受不到了。 誠然, 而今的我們即使身處異地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聯絡到心裡牽掛的人兒, 只是那相伴左右的感覺, 那種滿足, 那份安心, 怕是任何通訊手段都無法傳遞的。

受過的傷都是成長

熱鬧的集市上, 那脆生生的一句“姐姐”止住了我的腳步。 一個八九歲樣子的小男孩在一個菜攤旁叫賣新鮮的蔬菜。 旁邊還有一位四十歲左右的男子, 後來我們知道那是孩子的大伯。 孩子的父親在外地工作, 母親在附近的小工廠裡打工, 整日早出晚歸, 便把孩子交給大伯照顧了。

小男孩曬得很黑, 淺藍色的短袖看起來有些髒, 但是我們能清楚地看到他兩個胳膊上結了疤的傷痕。

我想或許是小男孩貪玩傷著的, 但是大伯卻告訴我們, 是前幾天孩子跟他到地裡除草摘菜的時候劃傷的。 我問他還疼不疼, 他卻笑著說:“一點兒都不疼, 我是男子漢。 ”

那笑容很陽光, 那童聲很乾淨, 在這人來人往的集市熟練地招攬著買家, 卻又並不顯得格格不入。 這炎炎夏日, 伴著那留下的傷疤, 一併見證了這個小男子漢的成長。

“而我受過的傷, 都是我的成長, 不管明天的路有多漫長, 我再次起航, 帶著我的勳章。 ”我們希望父母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長, 我們也希望孩子的堅強能一直伴隨著他長大。 同一片天空下, 不同的孩子在以不同的方式生活。 我們只希望, 每個孩子都能安然成長,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王子和公主,每個孩子都有面對生活的勇敢與堅強。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王子和公主,每個孩子都有面對生活的勇敢與堅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