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蹺腳觀音——安岳毗盧洞19號水月觀音研究

觀音也蹺腳嗎, 如此軟萌的造像其實內含大學問哦!

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石羊鎮毗盧洞第19號水月觀音(俗稱“蹺腳觀音”“紫竹觀音”)為北宋時期石刻的傑出代表。

北宋 安岳毗盧洞19號水月觀音 高3米 石雕

右足膝蓋之上, 左足垂踏池中蓮, 右足蹺腳遊戲坐于蒲葉山岩座, 作水中觀月狀。 右下壁有碑記六通:明崇禎十五年重粧(妝)碑、明萬曆三十九年刻《觀音殿新豎萬年燈記》碑、清乾隆年粧(妝)金碑、清乾隆四十年重粧(妝)碑、乾隆四十八年重粧(妝)碑以及咸豐五年刻《重貼觀音金身並妝彩諸佛殿宇弁言》碑, 碑文記載毗盧洞石窟開鑿于五代宋初, 明清曾妝金施彩, 間有少量補刻, 主尊左右“雷電劫”“毒酒劫”“懸崖劫”“烈火劫”“訴訟劫”五組“觀音經變圖”為明氏補刻。

“周家樣”與毗盧洞水月觀音樣式的來源

毗盧洞水月觀音, 坐姿隨意自然, 這種“蹺腳戲坐”坐姿由半跏趺坐而來,

被稱為“自在坐”“遊戲坐”。 南宋《偶得牡丹數本移植窗外將有著花意二首》中, 有“香玉封春未啄花,露根烘曉見紅霞。 自非水月觀音樣,不稱維摩居士家”, 將水月觀音與維摩詰居士並置而談, 唐宋圖像中, 維摩詰常以“自在坐”“遊戲坐”的姿勢出現。

五代 浙江萬佛塔水月觀音 高0.498米 金銅像

水月觀音圖像的遺存, 有壁畫、卷軸畫、線刻畫、木雕、石刻和金屬像等多種形式, 中原地區畫稿不善保存。 流傳下來的早期水月觀音, 以木雕、金銅塑像和石窟造像等塑像為主, 目前最早的是五代時期萬佛塔出土的鎦金水月觀音像, 頭頂化佛花冠, 頭微低, 右腿抬起, 置於石座之上, 左腿自然垂落, 外緣飾火焰, 毗盧洞水月觀音的樣式與之頗相一致。

據統計, 到兩宋時期流傳在世觀音的塑像, 右腿抬起, 置於石座之上, 左腿自然垂落這種“蹺腳戲坐”的造像樣式, 約有26尊。 有確切出處的有四川安岳, 重慶大足, 陝西富縣石泓寺、黃陵雙龍萬佛寺, 山西長子崇慶寺、山西大同觀音堂觀音殿等地, 其中可以辨明是水月觀音的佔有14尊,

主要集中在巴蜀、陝西, 從時間跨度上來看, 四川是水月觀音流行較早的地區。

五代 水月觀音像 73.1cm×53.3cm 帛畫 法國吉美美術館藏

西域地區遺存圖像中, 目前最早有紀年的水月觀音, 為敦煌出土的後晉天福八年(943)的絹帛畫, 畫中水月觀音受西域流行的半跏思惟像影響,

為半跏思惟坐, 乾德六年(968)佛畫水月觀音絹畫為全跏趺坐, 與中原地區流行的“蹺腳戲坐”樣式不同。 西域地區佛像粉本有自西而來, 有出自本土畫師, 也有來源於東方中原畫稿, 所依照粉本來源的不同, 使五代宋初西域水月觀音的樣式與中原相區別。 與中原水月觀音的粉本樣式相似的, 目前可見較早的如西夏時期安西榆林窟02號窟西壁南側水月觀音, 受宋遼中原繪畫影響, 頭戴化佛花冠, 袒上身, 胸、雙膝飾瓔珞, 下著長裙, 右腿抬起, 置於石座之上, 右手輕置於膝蓋, 左手撐於座上;敦煌431窟前室西壁門上水月觀音像亦與中原粉本相似。

西夏 榆林窟2號水月觀音像線描圖 壁畫

毗盧洞水月觀音的樣式,主要受到唐、五代時期中原妙創的“水月觀音”樣式的影響。自周昉在京城繪製以後,水月觀音在四川地區最先流行起來,唐、五代畫家多在蜀地繪製水月觀音像,促使毗盧洞水月觀音造像不僅精美,且與其他“蹺腳戲坐”的水月觀音相比時間更偏早。

自周昉在京城首創“水月之體”以後,唐、五代時期繪製水月觀音像的畫家多在四川,並在成都著名寺廟中繪製聖像,促使水月觀音這種樣式在四川地區最早流行起來。毗盧洞水月觀音塑像,或根據這一時期四川流行的粉本塑造,粉本樣式主要沿襲“周家樣”,並受到居於蜀地的畫家張南本等人所畫水月觀音的粉本影響。

民間信仰與毗盧洞水月觀音的供奉

金 陝西富縣石泓寺第二窟水月觀音 高1.3米 塑像

陝西和四川(重慶)地區是唐代以後開窟造像活動中水月觀音像最為集中的區域。陝西石窟如富縣石泓寺2號窟,大大小小的水月觀音龕像分佈在洞窟前壁或側壁等非主要壁面位置上,不同的是,川渝兩地的水月觀音往往作為主尊像出現在洞窟正壁位置上。安岳毗盧洞19號水月觀音像,體量和精美程度更勝大足,水月觀音在安嶽地區受到的尊崇及神格,明顯高出其他地區。

北宋 大足北山佛灣石窟113龕水月觀音 高0.525米 石雕

神格尊崇的提高,與民間信仰與供奉相關聯。水月觀音又稱“水吉祥觀音”,狀如觀水中月,《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有雲“其狀非一,如觀世音手持蓮花,花上或置如意寶,隨息災、增益、降伏事。在彼相應壇中,大吉祥二手各持蓮花,水吉祥或蓮中出水,或手垂出水”,“隨息災、增益、降伏事”“水吉祥或蓮中出水,或手垂出水”,水月觀音的供奉,或受巴蜀“川主”信仰為核心的治水文化影響。四川地區寺院和石窟的聚集地,多臨水,如在安嶽附近寺院聚集地資州,有沱江流經,安嶽常常逢大旱,又遠離水路,水資源的匱乏加重旱災,民眾對水的祈願便應運而生。

對水的信仰的產生與民間世俗是分不開的,歷代口承的文化和儀式不斷在生活中積累,與外來相似的文化融合,慢慢形成社會文化的一部分。四川當地特有的“川主”信仰,促使以治水文化為核心內容的信仰遍佈四川,民間對觀音的信仰,以祈福、消災、避禍等層面為主,水吉祥觀音“手垂出水”和“蹺腳戲坐”的姿態,融合蜀地以治水文化為核心的民間信仰,使得當地民眾希望觀音保佑,以此來解決安岳缺水的難題。

怎麼樣,喜歡這些蹺腳觀音嗎?

文藏頭條號相關內容:

唯美典雅|明清德化瓷器觀音

文章內容來自《藝術品》雜誌

西夏 榆林窟2號水月觀音像線描圖 壁畫

毗盧洞水月觀音的樣式,主要受到唐、五代時期中原妙創的“水月觀音”樣式的影響。自周昉在京城繪製以後,水月觀音在四川地區最先流行起來,唐、五代畫家多在蜀地繪製水月觀音像,促使毗盧洞水月觀音造像不僅精美,且與其他“蹺腳戲坐”的水月觀音相比時間更偏早。

自周昉在京城首創“水月之體”以後,唐、五代時期繪製水月觀音像的畫家多在四川,並在成都著名寺廟中繪製聖像,促使水月觀音這種樣式在四川地區最早流行起來。毗盧洞水月觀音塑像,或根據這一時期四川流行的粉本塑造,粉本樣式主要沿襲“周家樣”,並受到居於蜀地的畫家張南本等人所畫水月觀音的粉本影響。

民間信仰與毗盧洞水月觀音的供奉

金 陝西富縣石泓寺第二窟水月觀音 高1.3米 塑像

陝西和四川(重慶)地區是唐代以後開窟造像活動中水月觀音像最為集中的區域。陝西石窟如富縣石泓寺2號窟,大大小小的水月觀音龕像分佈在洞窟前壁或側壁等非主要壁面位置上,不同的是,川渝兩地的水月觀音往往作為主尊像出現在洞窟正壁位置上。安岳毗盧洞19號水月觀音像,體量和精美程度更勝大足,水月觀音在安嶽地區受到的尊崇及神格,明顯高出其他地區。

北宋 大足北山佛灣石窟113龕水月觀音 高0.525米 石雕

神格尊崇的提高,與民間信仰與供奉相關聯。水月觀音又稱“水吉祥觀音”,狀如觀水中月,《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有雲“其狀非一,如觀世音手持蓮花,花上或置如意寶,隨息災、增益、降伏事。在彼相應壇中,大吉祥二手各持蓮花,水吉祥或蓮中出水,或手垂出水”,“隨息災、增益、降伏事”“水吉祥或蓮中出水,或手垂出水”,水月觀音的供奉,或受巴蜀“川主”信仰為核心的治水文化影響。四川地區寺院和石窟的聚集地,多臨水,如在安嶽附近寺院聚集地資州,有沱江流經,安嶽常常逢大旱,又遠離水路,水資源的匱乏加重旱災,民眾對水的祈願便應運而生。

對水的信仰的產生與民間世俗是分不開的,歷代口承的文化和儀式不斷在生活中積累,與外來相似的文化融合,慢慢形成社會文化的一部分。四川當地特有的“川主”信仰,促使以治水文化為核心內容的信仰遍佈四川,民間對觀音的信仰,以祈福、消災、避禍等層面為主,水吉祥觀音“手垂出水”和“蹺腳戲坐”的姿態,融合蜀地以治水文化為核心的民間信仰,使得當地民眾希望觀音保佑,以此來解決安岳缺水的難題。

怎麼樣,喜歡這些蹺腳觀音嗎?

文藏頭條號相關內容:

唯美典雅|明清德化瓷器觀音

文章內容來自《藝術品》雜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