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異地戀分居令婚姻亮黃燈

男生叫我“痘痘女”

我出生在北方, 可母親是上海人, 所以, 從小我就生長在上海。 與家鄉相比, 我更喜歡上海, 喜歡它的活力、方便和時尚。

所以, 當不得不回到家鄉讀書時, 我暗暗下決心, 以後一定要考回上海。

後來, 我如願考上了上海一所著名的高校。 大學期間, 在別的同學忙著談戀愛、玩樂的時候, 我卻在忙著學英語、學電腦、考託福, 因為我覺得必須提高自己的含金量, 以便能夠在畢業時找到合適的工作, 留在上海。

或許是因為學習太累了吧, 上大學以後, 我的臉上陸續爆出了許多小痘痘, 漸漸地, 蔓延到了整個臉部, 最嚴重的時候, 我滿臉都是紅痘, 因為不斷地發, 最後, 我的臉部皮膚變得非常粗糙, 完全沒有女孩子該有的白皙、嬌嫩。 男生們偷偷在背後叫我“痘痘女”, 我聽了不是不自卑的。 為此, 我越發地將精力用在學習上, 以此來獲得一些心理安慰———雖然我不是美女,

但起碼我有才。

功夫不負有心人, 我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可相對的, 我從沒談過戀愛。

畢業時, 憑我的成績, 許多單位向我提出了意向:系裡願意保送我讀研、某研究所願意接受我去讀兼職研究生、某機關願意錄用我為公務員、某外企要我去面試。 考慮再三, 我選擇了研究所, 因為他們除了能讓我讀研究生外, 還願意在學習期間給我工資, 讓我能夠不再需要父母供養, 同時又能繼續深造。

研究所的環境很單一, 我除了上課、看書, 晚上大段時間都是自己的。 那時我住在所裡提供的宿舍裡, 也沒什麼娛樂活動, 所幸, 那時所裡有電腦, 我常常以上網來打發業餘時間。 漸漸地, 我喜歡上了網路聊天, 因為在那裡, 我覺得自己可以完全展現自己的才智、性格,

而遮罩掉了我那不夠美麗的臉。 雖然, 通過一段時間的治療, 我的臉已經好多了, 只是, 我心裡始終存有陰影。

他說, 我非常美麗

在一段時間的網聊後, 我交了幾個網友, 與其中一個網名叫“無名小子”(化名)的人幾乎天天在網上“見面”。 開始, 我們聊一些很日常的話題。 他告訴我, 自己大專畢業, 未婚, 目前在家鄉從事著IT方面的工作, 因與朋友合開了一家網吧, 所以每天會長時間地泡在網上。 漸漸地, 我們的話題越來越私人化, 我發現, 在許多方面我們很像, 只是, 我更衝動, 而他更沉穩, 許多時候, 他就像一位大哥哥似的引導我, 令我備感溫暖。

漸漸地, 我感到我們彼此存在好感:每次在網上遇見,

我們會心照不宣地轉去私聊;每天想到要與他在網上聊天, 我就覺得非常期待;每次結束談話時, 彼此都戀戀不捨;如果哪一天在網上沒有見到對方, 另一方一定會牽掛和想念。 就這麼聊了幾個月後, 他告訴我, 要來上海出差, 問我願不願意與他見面。 聞言, 我很謹慎地表示了歡迎的意思, 然後, 小心翼翼地對他說:“我可不是美女, 見面後咱們可別成了‘見光死’。 ”他立刻回復說:“在我心裡, 你比許多美女都美麗。 因為你有聰明的頭腦和善良的心靈。 ”看了他的回答, 我久久寫不出一個字來。

他來的那天, 我到他下榻的賓館去找他。 敲門的那一刻, 我緊張極了。 門開了, 一個不是很高大, 人偏瘦, 戴著一副眼鏡的年輕男子出現在我眼前。

我看著他, 輕輕地問:“是無名小子嗎?”他點點頭, 笑了。 他的長相也許談不上多麼英俊, 他的笑容也談不上多麼好看, 但在當時的我看來卻是那麼溫暖。 我的心, 定了。

說到這裡, 緒凝的眼神仿佛回到了當初, 她對我說:“後來他告訴我, 第一次見面, 我比他想像中的好看, 所以, 他覺得非常開心。 ”說罷, 她微微笑了起來。

這次見面後, 我們戀愛了。 每天, 我們都通過網路、電話保持著聯繫, 最厲害的一次, 我與他通了一夜的電話。 也不知道為什麼, 我們那時就是有那麼多話可以說, 仿佛永遠也說不完。 畢業時, 我毅然決定, 到他所在的城市去。

這個決定震驚了所有人:我的父母、我的導師、我的朋友, 沒有一個人贊成。 因為當時憑我的條件, 在上海足可以找到非常不錯的工作, 而如今我卻要為了一個網友、一份不知前景的感情,放棄這一切。媽媽勸我,別如此草率,但當時我就是鐵了心要去,因為我愛他,當他說,自己作為家裡唯一的男丁,需要留在家鄉照顧家人時,我毅然決定放棄上海。

我們互不適應對方家鄉

憑著優秀的教育背景,我很順利地被他家鄉的一家銀行錄取。而我與他,也在第二年結了婚、買了房,不久還添了一個小寶寶。我與他的順利發展,讓當初擔心我的親友們漸漸放下了心。

當一切安定下來後,三年已經悄悄過去。他的家鄉是個南方的中等城市,那裡的人習慣於比較慢的生活節奏,也很懂得生活和享受。舉個例子吧。我到銀行報到的第一天就被帶到後勤部門,領取了一張折疊躺椅和一條毛毯。開始我不明白這是幹什麼的,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是給我們睡午覺用的。那裡的單位,午休時間普遍都有2個小時。這樣慢節奏的生活,開始覺得輕鬆,時間一長,我就覺得太安逸了,感覺像在養老,想到以後一輩子就這樣毫無波瀾地過下去,我就覺得有些受不了。

2005年春節,我回上海探親。見到在上海的弟弟風風火火地工作、跳槽,我的心動了:這才是適合我的生活,上海才是適合我的城市!利用假期,我投遞了幾份簡歷,沒想到,立刻就得到了回復。經過幾輪面試,我順利被一家外資銀行錄取。在上海求職如此順利,出乎我的意料。當對方提出,希望我年後就去上班時,我猶豫了。事實上,在上海求職的事,我並沒有事先告訴丈夫。如今工作找到了,難道我真的要離開他,回上海工作嗎?

我忐忑不安地回了南方。當我告訴丈夫這件事情後,他沉默了。我憋不住地問他:“你覺得我應該去嗎?”他看了看我,說:“你想去嗎?”是的,其實我是想去的,可是,如果我真的回上海工作了,或許孩子我還可以帶走,他呢?難道他也辭職到上海去嗎?畢竟他的家人、朋友、所有的社會關係都在南方,而他在這裡的工作也非常不錯,要他放棄這一切,並不是容易的事。

最後,我還是一個人回到了上海,不久把兒子也接了過來。他家為我這個舉動非常不開心,可我也顧不上了,我覺得繼續留在那裡,我會慢慢枯萎的。丈夫也曾試圖在上海找工作,但因為他學歷不是很高,在人才市場上並不具有優勢,每次找到的工作都不是很滿意。有一次,他被上海一家公司錄用,試著工作了3個月。但是,大約他已經習慣了家鄉的節奏,面對上海的工作強度,明顯表現得適應不良。三個月試用期滿,他還是回去了。

如今,三年過去了,我們還是分居兩地。開始,我們還每天通話,後來是兩天一次,漸漸地,成了一週一次;而通話的內容,也從兩人互訴思念,到除了孩子已沒什麼話題了。丈夫也曾勸我回南方,可我不願意。我覺得自己的性格更適合在上海發展,而且,我覺得孩子在上海的發展機會也更多一些。我知道,我們的婚姻已經亮起了黃燈,可是,我不願意回南方,而他又不適應上海,難道我們就這樣一輩子兩地分居嗎?

不僅僅是地域差異

前一陣,《雙面膠》熱播。大部分觀眾都認為,該劇很好地表現了地域差異給婚姻造成的影響。剛聽到緒凝的難題時,我心想,難道又是一對因為地域差異造成婚姻危機的夫妻?可聽完傾訴後,我發現自己錯了:緒凝夫妻的婚姻危機表現形式或許是地域差異,但實質,卻是性格問題。

正如我的第一感覺,緒凝的性格很強,往好的方面說,她很能幹,但往不好的方面說,可能她就顯得比較自我和任性了。我沒有採訪到緒凝的丈夫,無從知道她丈夫對妻子執意留在上海的感受。但從緒凝的傾訴中可以看出,他並不贊成,但為了妻子,他忍耐了下來;其後,他也不是沒有做過努力,但他的嘗試還是以失敗告終了。相對而言,面對夫妻的分居現狀,緒凝丈夫的態度是想改善,但力不從心;而緒凝的態度則是不願讓步。或許緒凝會說:“當年我不是為了愛情毅然拋棄了上海,投奔他了嗎?後來,我也曾嘗試在他家鄉工作、生活,可不是不太適應才回上海的嗎?”

可我得說,無論是緒凝當年的投奔,還是如今的回歸,說到底其實都是從她自己出發,都是任性的舉動:當年,為的是自己的愛情,如今則為的是自己的發展,至於別人,從不是她考慮的範圍。

雖然我一向認為,對得起自己的人,才能對得起別人,但這個原則並不完全適用於婚姻和家庭。當你事事以自我為中心時,那麼就不能再奢望還能維持美滿的婚姻。因為婚姻和家庭的實質,恐怕更多的是責任和付出,而不是權利和得到。

而如今我卻要為了一個網友、一份不知前景的感情,放棄這一切。媽媽勸我,別如此草率,但當時我就是鐵了心要去,因為我愛他,當他說,自己作為家裡唯一的男丁,需要留在家鄉照顧家人時,我毅然決定放棄上海。

我們互不適應對方家鄉

憑著優秀的教育背景,我很順利地被他家鄉的一家銀行錄取。而我與他,也在第二年結了婚、買了房,不久還添了一個小寶寶。我與他的順利發展,讓當初擔心我的親友們漸漸放下了心。

當一切安定下來後,三年已經悄悄過去。他的家鄉是個南方的中等城市,那裡的人習慣於比較慢的生活節奏,也很懂得生活和享受。舉個例子吧。我到銀行報到的第一天就被帶到後勤部門,領取了一張折疊躺椅和一條毛毯。開始我不明白這是幹什麼的,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是給我們睡午覺用的。那裡的單位,午休時間普遍都有2個小時。這樣慢節奏的生活,開始覺得輕鬆,時間一長,我就覺得太安逸了,感覺像在養老,想到以後一輩子就這樣毫無波瀾地過下去,我就覺得有些受不了。

2005年春節,我回上海探親。見到在上海的弟弟風風火火地工作、跳槽,我的心動了:這才是適合我的生活,上海才是適合我的城市!利用假期,我投遞了幾份簡歷,沒想到,立刻就得到了回復。經過幾輪面試,我順利被一家外資銀行錄取。在上海求職如此順利,出乎我的意料。當對方提出,希望我年後就去上班時,我猶豫了。事實上,在上海求職的事,我並沒有事先告訴丈夫。如今工作找到了,難道我真的要離開他,回上海工作嗎?

我忐忑不安地回了南方。當我告訴丈夫這件事情後,他沉默了。我憋不住地問他:“你覺得我應該去嗎?”他看了看我,說:“你想去嗎?”是的,其實我是想去的,可是,如果我真的回上海工作了,或許孩子我還可以帶走,他呢?難道他也辭職到上海去嗎?畢竟他的家人、朋友、所有的社會關係都在南方,而他在這裡的工作也非常不錯,要他放棄這一切,並不是容易的事。

最後,我還是一個人回到了上海,不久把兒子也接了過來。他家為我這個舉動非常不開心,可我也顧不上了,我覺得繼續留在那裡,我會慢慢枯萎的。丈夫也曾試圖在上海找工作,但因為他學歷不是很高,在人才市場上並不具有優勢,每次找到的工作都不是很滿意。有一次,他被上海一家公司錄用,試著工作了3個月。但是,大約他已經習慣了家鄉的節奏,面對上海的工作強度,明顯表現得適應不良。三個月試用期滿,他還是回去了。

如今,三年過去了,我們還是分居兩地。開始,我們還每天通話,後來是兩天一次,漸漸地,成了一週一次;而通話的內容,也從兩人互訴思念,到除了孩子已沒什麼話題了。丈夫也曾勸我回南方,可我不願意。我覺得自己的性格更適合在上海發展,而且,我覺得孩子在上海的發展機會也更多一些。我知道,我們的婚姻已經亮起了黃燈,可是,我不願意回南方,而他又不適應上海,難道我們就這樣一輩子兩地分居嗎?

不僅僅是地域差異

前一陣,《雙面膠》熱播。大部分觀眾都認為,該劇很好地表現了地域差異給婚姻造成的影響。剛聽到緒凝的難題時,我心想,難道又是一對因為地域差異造成婚姻危機的夫妻?可聽完傾訴後,我發現自己錯了:緒凝夫妻的婚姻危機表現形式或許是地域差異,但實質,卻是性格問題。

正如我的第一感覺,緒凝的性格很強,往好的方面說,她很能幹,但往不好的方面說,可能她就顯得比較自我和任性了。我沒有採訪到緒凝的丈夫,無從知道她丈夫對妻子執意留在上海的感受。但從緒凝的傾訴中可以看出,他並不贊成,但為了妻子,他忍耐了下來;其後,他也不是沒有做過努力,但他的嘗試還是以失敗告終了。相對而言,面對夫妻的分居現狀,緒凝丈夫的態度是想改善,但力不從心;而緒凝的態度則是不願讓步。或許緒凝會說:“當年我不是為了愛情毅然拋棄了上海,投奔他了嗎?後來,我也曾嘗試在他家鄉工作、生活,可不是不太適應才回上海的嗎?”

可我得說,無論是緒凝當年的投奔,還是如今的回歸,說到底其實都是從她自己出發,都是任性的舉動:當年,為的是自己的愛情,如今則為的是自己的發展,至於別人,從不是她考慮的範圍。

雖然我一向認為,對得起自己的人,才能對得起別人,但這個原則並不完全適用於婚姻和家庭。當你事事以自我為中心時,那麼就不能再奢望還能維持美滿的婚姻。因為婚姻和家庭的實質,恐怕更多的是責任和付出,而不是權利和得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