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結直腸癌治療的變革和最新進展,這個藥開啟口服靶向治療新時代

今年5 月, 新型口服多激酶抑制劑瑞戈非尼在中國上市, 開啟轉移性結直腸癌口服靶向治療的新時代。 瑞戈非尼對結直腸癌治療帶來的變革,

和其作用機制方面的優勢非常突出, 同時目前結直腸癌臨床治療又有了新的進展, 抗癌圈帶大家瞭解相關情況。

如何評價瑞戈非尼對結直腸癌治療帶來的變革

瑞戈非尼是國內上市的第一個針對結直腸癌的多靶點、多激酶抑制劑。 實際上抗血管靶向藥物及其他類型靶向藥物, 已在較多瘤種上進行了嘗試及應用, 類似于瑞戈非尼的藥物也已有很多, 如帕唑帕尼、樂伐替尼、阿昔替尼、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等。 因此可以說, 雖然在其他很多實體瘤治療中, 有多種靶向藥物已完成了研究探索, 但針對腸癌的靶向藥物, 瑞戈非尼是國內上市的第一個。

瑞戈非尼的作用機制涉及到了至少 10 個靶點, 涵蓋腫瘤發生、發展的各個環節。

如通過抑制 VEGFR-1、VEGFR-2、VEGFR-3, 抑制腫瘤的新血管生成;通過作用於纖維母細胞生長因數, 產生抑制腫瘤微環境的作用;通過抑制 KIT 和 BRAF, 發揮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通過作用於 CSFR(集落刺激因數受體), 從而影響免疫抑制的調節。 由此可見, 瑞戈非尼可針對多種靶點發揮作用, 覆蓋了腫瘤生長的各個方面, 是一種較全面的抗腫瘤藥物。

相比於其他癌種, 結直腸癌較為獨特。 自 80 年代以來, 該癌種的 OS 出現了很大的進展。 這與對結直腸癌的發病機制及其分子生物學方面的深入研究密切相關。 比如這幾年的相關發展包括:針對左右半結腸區別問題、分子分型的共識、DNA 錯配修復基因缺失、微衛星高度不穩定的研究, 及免疫微環境等方面的進一步認識, 均為研究者們針對結直腸癌開發新藥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由於腸癌患者中約有 50%-60% 伴隨 BRAF 或 RAS 基因突變, 而針對這部分患者的靶向藥物較少, 如貝伐單抗;但當 60% 的患者不能使用及 EGFR 單抗藥物時, 醫生對於靶向藥物的選擇就更加有限。

而瑞戈非尼通過對多靶點的抑制作用, 能夠使這部分患者獲益。

另外, 左半結腸和右半結腸來源的患者都能從瑞戈非尼治療中獲益。 因為該疾病發生作用並不依賴於 EGFR 通路蛋白質的突變, 因此對於 RAS 基因突變的患者, 尤其在其他靶向藥物治療後無效、面臨「無藥可用」的患者, 瑞戈非尼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選擇。

轉移性結直腸癌的靶向治療領域研究新進展

第一點, 在多靶點、多激酶抑制劑的研究方面, 瑞戈非尼的上市領先了一步, 但是後續類似的藥將會層出不窮。 因此可以預測, 這類藥物將在未來的時間裡不斷出現。

第二點, 對於 EGFR 抑制劑這類靶向藥物, 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上更精確的「選擇」患者。 雖然每一種藥物的受眾人群將會減少, 但通過分子標誌物等特異性檢測精選其受眾人群, 將會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時長。

第三點, 目前免疫治療的精准化為大勢所趨。 如大腸癌領域中的 DNA 錯配修復基因缺失、微衛星不穩定的患者, 通過免疫檢查點的治療, 可以得到更大獲益。 而針對 Kras 基因突變的患者,如何開展特異性淋巴細胞的治療,也是一項目前重點的研究方向。雖然該項治療由於個體化差異大,目前開展較為困難,但 2017 年 ASCO 報告中提到的一種雙抗體藥物,無論是研究方向還是目前結果,都很值得期待。因此這一方面更加強調了個體化、精准化。

希望結直腸的臨床研究有更多的好消息,給癌症患者帶來更多的福音。

如果文章對大家有幫助,歡迎大家分享轉發出去。

而針對 Kras 基因突變的患者,如何開展特異性淋巴細胞的治療,也是一項目前重點的研究方向。雖然該項治療由於個體化差異大,目前開展較為困難,但 2017 年 ASCO 報告中提到的一種雙抗體藥物,無論是研究方向還是目前結果,都很值得期待。因此這一方面更加強調了個體化、精准化。

希望結直腸的臨床研究有更多的好消息,給癌症患者帶來更多的福音。

如果文章對大家有幫助,歡迎大家分享轉發出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