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元大跌背後——利差交易正不幸“躺槍”?

伴隨著近期美元指數的大幅下跌, 5萬億美元的外匯市場似乎也正開始潛藏著一個高風險角落——利差交易!

彭博社本周指出, 利差交易原本應可提供投資人避免受到美元波動影響的機會。 按照邏輯, 此類交易多借貸日元等超低利率國家貨幣, 買進澳元或南非蘭特等高利率國家貨幣, 一方面躲開波動較大的美元, 另一方面收割新興市場貨幣漲勢。 但這次的經驗顯示, 利差交易也並未能躲過美元下跌的波及。

在上周特朗普新醫保法案在議會遇阻導致美元下跌之後, 美國政府政策的前景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

而在外匯市場上, 這不僅導致了美元的貶值, 也刺激了投資者湧向日元及歐元避險。 本月這兩種貨幣兌美元分別上漲了2%及2.8%, 而它們卻正是利差交易的主要融資貨幣, 這導致一些賣出這些貨幣買入高收益貨幣的套利交易者收益銳減。

CCTrack Solutions LLC駐紐約的對沖基金首席執行官鮑勃·薩維奇(Bob Savage)便指出, “在變幻莫測的外匯市場中, 套利交易需要關注的遠遠不只是美元。 日元的升值可能會給此類交易帶來風險。 美元本身並不能影響到這個最大的外匯交易, 但日元卻可以。 ”

目前, 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套利交易的規模究竟有多大。 但根據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的流動資料顯示, 新興市場貨幣的多頭頭寸在上周佔據了最大比重。
該資料結合了對沖基金、現金客戶的頭寸和信心指數, 以及公開的期貨資料。

不過至少目前, 上述利差交易仍可能有利可圖。 只要兩國利差夠大或新興市場貨幣漲勢更強。 畢竟在多數投資者做多美元慘遭“滑鐵盧”, 以及外匯基金報酬率仍低落的情況下,

利差交易頓時宛如沙漠中的綠洲。

根據法國興業銀行(601166,股吧)建議, 投資者應該做多俄羅斯盧布、土耳其里拉或印度盧比兌歐元。 興業銀行新興市場和信貸研究部門負責人Guy Stear在3月24日發表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在短期內, 高收益貨幣的表現應該好於一籃子低收益貨幣。 全球市場仍然迷戀風險, 新興市場也不例外。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