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系外行星獵手名不虛傳,開普勒望遠鏡又有重大發現!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是NASA為探索系外行星而設計的, 自2009年發射升空以來取得了大量成果。 在目前已經確認的數千顆系外行星中, 超過70%都出自開普勒太空望遠鏡之手, 因此它又被譽為系外行星獵手。

雖然這位系外行星獵手的搜尋範圍只有3000光年, 相較于銀河系10萬光年的尺度來說不值一提, 但這裡卻隱藏著無數的驚喜等待被發現。

最近, 科學家利用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又得到一個重大發現。

一支由來自衛斯理大學的Prajwal Niraula領導的團隊的初步分析表明, 距離地球約98光年的一個恒星系是研究系外行星大氣的絕佳候選。

這個恒星系的恒星名為GJ 9827, 周圍環繞著三顆行星(由內至外, 編號為b、c和d), 半徑分別為地球的1.75、1.36和2.1倍。 通常認為, 地球半徑的1.5倍是岩質行星與氣態行星的分水嶺, 也就是說這三顆行星中可能既有超級地球, 又有氣態行星。

雖然這三顆行星距離母星非常近(公轉週期分別只有1.2、3.6和6.2個地球日), 顯然並不落在宜居帶內, 但卻仍舊令科學家備感興趣。

首先, 這三顆行星是開普勒任務所發現的行星中距離地球最近的一批。 其次, 從地球的視角望去能夠完美地觀測到它們產生的淩星現象, 當淩星現象發生時, GJ 9827的星光從行星大氣中穿過, 科學家通過分析光譜就能夠確定大氣的成分。 再者, GJ 9827的亮度相對較亮, 便於觀測。 因此, 它們是研究系外行星大氣的絕佳候選, 可排名前五。

未來即將升空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一項重大科學任務便是研究系外行星的大氣,

或許這可以作為觀測目標之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