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上靈石中學時的老師南克哲先生

郭樹林

一位清瘦的老人, 稀疏的頭髮, 滿臉的皺紋, 走起路來有些佝僂的身影, 再加上身上穿著有些破舊的中山服和一臉疲倦的神情, 如果不是那雙閃著慈祥而智慧的目光, 你定會覺得那就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老人, 如果走在大街上沒有人會將他和一個知識份子聯繫在一起。 他, 就是我的高中語文老師南克哲, 一個用畢生精力從事語文教學的中學高級教師, 省級模範班主任。

一九八五年, 我從段純縣直中學考入靈石一中, 被分到高一年級九十八班, 南老師便是我的班主任。 記得好像是九月三日的上午10時許,

我背著行李趕到學校去報到, 在校門口的報名處交了學費後, 被告知到九十八班找班主任南老師報到, 按照工作人員的指引, 我從報到處穿過一排寬敞的弧形窯洞, 然後從教學樓後面的公廁繞過去, 在一個離公廁不遠的略顯破舊的小房子裡見到了南老師, 儘管我來自農村, 家庭貧寒, 但在我的想像中, 作為靈石最高學府的靈石一中, 作為一名中學高級教師一定是服裝整潔, 渾身上下透露著儒雅之氣的知識份子, 但一見到南老師, 卻使我大吃一驚, 甚至心中有些隱隱失望的感覺, 那時的南老師雖然只有50多歲但看上去卻像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 穿著一身普通的布衣, 全然沒有一絲知識份子居高臨下的感覺,
這不禁使我繃著的心一下子鬆懈下來, 望著南老師慈祥的面容, 我的心中突然有一種溫暖而又酸澀的感覺, 那間簡易的小房子裡, 只有靠窗的位置放著一張簡易的辦公桌, 屋子裡除有幾件已陳舊的傢俱外, 沒有一件時髦的東西, 除過辦公桌上堆著的一摞厚厚的書本外, 幾乎和我家也沒有多大的區別。 南老師熱情地接待了我, 簡單問了一下我是哪個學校考來的, 家在什麼地方之類的問題外, 便帶著我從教學樓的後面向北走, 上了一個斜坡便到了一排瓦房的門前, 他用隨身帶的鑰匙打開其中一間房門便招呼我進了房間, 房子非常大, 地上有一排土炕式的通鋪, 可以容納10多個人住宿, 我將隨身帶的行李放下,
南老師將鑰匙交給我, 吩咐我照顧好後面來的同學, 說完便匆匆走了, 望著他有些蹣跚的腳步, 漸漸地走遠, 一股莫名的感覺油然而生, 慢慢地浸過我的心間。

我的高中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在此後的日子裡, 我逐漸從別人的口中知道了南老師的許多故事, 其實, 南老師在當時的靈石一中是出了名的好老師, 不僅因為他教學有方, 更因為他注重培養學生的各種素質和能力, 他多年擔任班主任, 是靈石一中當時唯一受省級表彰的優秀班主任, 他愛生如子, 善於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他敢於放手大膽地嘗試學生自我管理的教學模式, 充分利用班幹部的作用, 特別是能夠充分發揮班幹部的整體作用,

從而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他的學生有很多考入當時的名牌大學, 有的成為政府機關的高級幹部和科研人員, 在當時的靈石一中, 他是一個德高望重的資深教師, 是眾所周知的"名師"。 因此, 當時學校讓南老師擔任我們班的班主任, 也說明了對我們班的重視, 因為我們班是那一屆靈石一中唯一的文科班也是當時的三個重點班之一。 南老師針對我們班文科傾向班男生少女生多的特點打破常規, 提拔女生擔任班長和團支部書記, 我當時也被南老師挑選為團組織委員, 另一名能歌善舞的女同學任宣傳委員。 於是班裡的大小事務便由這些挑選出來的班幹部自我管理。

在我的記憶中, 南老師的語文課是我們感覺最舒服的課,

一方面, 由於我自幼酷愛文學, 因此對語文課一直有濃厚的學習興趣, 另一方面則因為南老師大道至簡的獨特授課方式, 南老師的課可以說是平中見奇化繁為簡, 他講課時語言平緩而簡潔, 但卻極富感染力有著鮮明的個性特點, 使人會因此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對課文中需要掌握的知識點, 他會在不經意間用最簡潔明瞭的方式給你點出來, 使人感到有一下子穿透的感覺, 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因此, 在我的印象中, 南老師的授課屬於啟發式的教育方式, 這和當時不少老師"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截然不同, 他可以引發你主動去思考去感悟去發現知識中的原理和規律。 他的語言非常樸素但卻富有鮮明的個性特點和感染力, 而且在課堂上,他很少單獨提問,也從不批評答錯的學生,而是引導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思想,並不追求固定的方式和答案。因此,只要是南老師帶過的班,大家學習起來都有事半功倍的感覺,功夫下得不多,但每年高考成績卻很好。這和他多年來的教學經驗以及善於因才施教的教學模式有很大的關係。

在高中三年的生活中,感悟最深的是南老師善於處理各種各樣的複雜關係和心理問題。記得在進入高三的時候,我們中的許多人由於各種原因對數學和英語課失去了信心,有的甚至準備放棄高考,這時南老師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多次找同學們個別談心,為每個人打氣鼓勁,同時又主動協調各科教師,針對基礎差的同學進行適當的補課,從而使我們許多同學又重新鼓起信心,投入到了備戰高考的行列,現在想來,南老師在關鍵時刻對每個失去信心的同學都起到了引導作用。其實,他不僅是一個教育者,更是一個靈魂的塑造者,他用自己的無私和愛心,點燃了每個青年學子心中熊熊燃燒的火焰,同時他用自己畢生的精力,使這些星星之火,最後終成燎原之勢。

在我的生命歷程中,南老師對我幫助最大的是教會了我如何面對厄運,如何在困境中找回自信。記得在高三臨近畢業考試時,我在一天夜晚騎自行車被車撞傷,被送到城關醫院包紮,由於傷口未處理好,一直沒有徹底癒合,而此時已經離高考只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這突如其來的厄運,使我幾乎瀕臨絕望,正當我的信心和勇氣降到冰點準備放棄高考的時候,南老師多次鼓勵我鼓起勇氣走向考場。正是有了南老師的鼓勵,才最終促使我重返校園,勇敢地迎接了人生中最嚴峻的考驗,而沒有因為喪失自信而放棄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高中三年的生活很快就結束了,我們畢業後不久,南老師便退休了,他的一生中從教時間長達40多年,可以說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奉獻給了我們這些莘莘學子,在此後的日子裡,他的勤勞儉樸,他的善良和嚴謹,他的寬容和無私,它的開拓和創新時時激勵著我,使我自新,催我奮進,使我勇敢地面對人生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他的一生其實是奉獻的、是貧窮的一生,是一個知識份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改造社會的一生,他像一支燃燒的紅燭,流盡了自己最後的一滴淚,卻照亮了我們每個人的光明前途……

在我考上大學的時候,他曾激勵我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學習有用的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回報社會;在我走向工作崗位的時候,他曾叮囑我一定要慎用國家賦予的權力,努力為人民服務……在此後漫長的日子裡,我們雖然有過幾次交往,我結婚時南老師托人給我寫了一份禮,他的兒子結婚時,我們班20多個同學都自願出資捐贈了一台彩色電視機,後來由於兒媳婦的戶口遷移問題他曾找過我,我及時給予了力所能及的幫助。由於一生都在為教育事業而辛勞奔波,再加上長時間的抽煙喝酒等不良習慣,他的身體每況愈下,最後在不到70歲的時候便過早地離開了他的親人,離開了他一生都在為之奮鬥的教育事業……

在以後的日子裡,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會想起他那慈祥而堅毅的目光,他像一支流淚的紅燭,永遠在我們每個學子的心中熊熊燃燒……

2017年3月27日

而且在課堂上,他很少單獨提問,也從不批評答錯的學生,而是引導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思想,並不追求固定的方式和答案。因此,只要是南老師帶過的班,大家學習起來都有事半功倍的感覺,功夫下得不多,但每年高考成績卻很好。這和他多年來的教學經驗以及善於因才施教的教學模式有很大的關係。

在高中三年的生活中,感悟最深的是南老師善於處理各種各樣的複雜關係和心理問題。記得在進入高三的時候,我們中的許多人由於各種原因對數學和英語課失去了信心,有的甚至準備放棄高考,這時南老師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多次找同學們個別談心,為每個人打氣鼓勁,同時又主動協調各科教師,針對基礎差的同學進行適當的補課,從而使我們許多同學又重新鼓起信心,投入到了備戰高考的行列,現在想來,南老師在關鍵時刻對每個失去信心的同學都起到了引導作用。其實,他不僅是一個教育者,更是一個靈魂的塑造者,他用自己的無私和愛心,點燃了每個青年學子心中熊熊燃燒的火焰,同時他用自己畢生的精力,使這些星星之火,最後終成燎原之勢。

在我的生命歷程中,南老師對我幫助最大的是教會了我如何面對厄運,如何在困境中找回自信。記得在高三臨近畢業考試時,我在一天夜晚騎自行車被車撞傷,被送到城關醫院包紮,由於傷口未處理好,一直沒有徹底癒合,而此時已經離高考只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這突如其來的厄運,使我幾乎瀕臨絕望,正當我的信心和勇氣降到冰點準備放棄高考的時候,南老師多次鼓勵我鼓起勇氣走向考場。正是有了南老師的鼓勵,才最終促使我重返校園,勇敢地迎接了人生中最嚴峻的考驗,而沒有因為喪失自信而放棄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高中三年的生活很快就結束了,我們畢業後不久,南老師便退休了,他的一生中從教時間長達40多年,可以說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奉獻給了我們這些莘莘學子,在此後的日子裡,他的勤勞儉樸,他的善良和嚴謹,他的寬容和無私,它的開拓和創新時時激勵著我,使我自新,催我奮進,使我勇敢地面對人生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他的一生其實是奉獻的、是貧窮的一生,是一個知識份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改造社會的一生,他像一支燃燒的紅燭,流盡了自己最後的一滴淚,卻照亮了我們每個人的光明前途……

在我考上大學的時候,他曾激勵我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學習有用的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回報社會;在我走向工作崗位的時候,他曾叮囑我一定要慎用國家賦予的權力,努力為人民服務……在此後漫長的日子裡,我們雖然有過幾次交往,我結婚時南老師托人給我寫了一份禮,他的兒子結婚時,我們班20多個同學都自願出資捐贈了一台彩色電視機,後來由於兒媳婦的戶口遷移問題他曾找過我,我及時給予了力所能及的幫助。由於一生都在為教育事業而辛勞奔波,再加上長時間的抽煙喝酒等不良習慣,他的身體每況愈下,最後在不到70歲的時候便過早地離開了他的親人,離開了他一生都在為之奮鬥的教育事業……

在以後的日子裡,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會想起他那慈祥而堅毅的目光,他像一支流淚的紅燭,永遠在我們每個學子的心中熊熊燃燒……

2017年3月27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