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印度再次鼓吹“兩線作戰”能力 可惜陸軍這3個毛病打臉太狠

大肆採購各國先進武器裝備的印度對自己軍隊的作戰能力非常自信, 今年6月份印度陸軍參謀長拉瓦特就對外宣佈:印度在為“2.5線戰爭”做準備, 意即它可以在兩線作戰之外再增加“半個”對手, 當然這半個對手指的是來自其國內的安全威脅。 時隔三月, 拉瓦特再一次表示印度必須做好“兩線作戰”的準備, 這份以一敵二的自信究竟源自何處?

儘管空軍和海軍在現代化作戰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但拉瓦特認為, 印度作戰還是以陸地為主體, 陸軍的主導地位必須保持。 印度陸軍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山地部隊, 10多個山地師總人數近20萬人, 而當前實力最強的美國山地部隊僅有第十師這一個山地師。 印山地部隊算是為數不多的擁有豐富山地作戰經驗的部隊, 作戰方式側重於火炮的火力壓制和直升機的空中機動作戰能力。 除去山地部隊外,

擁有世界上第二大常備軍和最大後備軍隊的印度陸軍也是印度規模最大的武裝力量。 不過, 人多不代表力量大, 印度陸軍以下幾個毛病不解決, 那所謂的“兩線作戰”能力恐怕也只是空中樓閣。

1.適合山地作戰的火炮很少

高原山地作戰由於特殊的氣候因素, 能進行大規模火力支援的武器只有兩種:火炮和導彈。 由於導彈造價不菲, 即使是財大氣粗的印度也不能隨心所欲的使用, 所以性價比較高的火炮就成為了山地作戰的最佳武器, 在這裡炮兵的重要性甚至比空軍還要高。 可惜的是,

印度適合山地作戰的大口徑火炮種類較少且不夠先進, 性能和射程皆不盡人意。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印度採購了美國的M777超輕榴彈炮和韓國的K9自行榴彈炮, 但加起來不足300門的火炮對於山地部隊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 印度想要在短時間內大規模列裝新型火炮, 恐難實現。

2.彈藥庫存量過少

眾所周知, 打仗不是一錘子買賣, 拼的是庫存和後勤。 從印度之前大肆採購彈藥的動作可以看出, 它的彈藥庫存恐怕不夠豐厚。 據印度審計總署提交的報告稱, 有一百多種陸軍彈藥的庫存量支撐不了40天的戰爭, 印度落後的軍工產業確實令其很難自給自足。 並且, 僅靠從別國採購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畢竟彈藥的到貨週期是以年為單位計的。

3.後勤基礎差

有了進口自美國的C-17、C-130運輸機,還有俄羅斯的米-17、米-26直升機以及美國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印度的空中快速投送能力毋庸置疑。然而,即使有來自各國的飛機撐腰,但鐵路、公路等大型陸上投送網的運輸規模遠大於飛機,印度較為落後的陸上交通設施顯然不足以支撐其進行一場持久作戰,更遑論是“雙線作戰”。

有了進口自美國的C-17、C-130運輸機,還有俄羅斯的米-17、米-26直升機以及美國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印度的空中快速投送能力毋庸置疑。然而,即使有來自各國的飛機撐腰,但鐵路、公路等大型陸上投送網的運輸規模遠大於飛機,印度較為落後的陸上交通設施顯然不足以支撐其進行一場持久作戰,更遑論是“雙線作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