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新疆沙灣縣土地合作社助農民增收

□亞心網記者何玲通訊員曾照美

自從農民專業合作社興起後, 農民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

這不, 沙灣縣商戶地鄉居士堂村村民李長衛去年連地裡的一棵草都沒有拔過, 到了年底, 每畝地還領到了1390元的分紅。

“去年, 我將100多畝地的股份給了合作社, 年底一共分了17.4萬元的紅利, 比自己種或承包給別人划算多了。 我把土地交給合作社, 成本降低了, 產量還上去了。 ”3月17日, 李長衛樂呵呵地說。

2016年, 李長衛同村裡的13位村民組建了商戶地鄉居士堂村綠源土地股份合作社, 並積極把家裡的土地全部交給合作社,

徹底從土地中解放出來。

合作社社員選舉產生理事和監事後, 合作社的土地都由理事和監事管理, 社員除了參加一些合作社的農機作業、農資採購等會議外, 基本不用守在村裡。

李長衛和家人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後, 在縣城開起了小吃店。 “這個小吃店一年掙五萬元。 而交給合作社的地, 種出的棉花畝產量比我自己種時還高出30公斤。 ”李長衛說。

去年, 沙灣縣安集海鎮和平新村村兩委在縣農業局駐該村工作隊的幫助下, 成立了成果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 經過動員做思想工作後, 有22位村民簽訂了土地入社協議, 社員每畝地能得到550元的分紅。

成果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理事長車成果說:“地都整合到一起, 農作物收穫全是機械化,

這樣一畝地可節省五六百塊錢, 而且大塊條田好管理, 澆水、施肥都會節省不少勞力, 合作社還要不斷總結經驗, 擴大種植面積, 調整種植結構, 聘請專業技術人員, 讓合作社發展壯大起來, 社員的腰包鼓起來。 ”

記者瞭解到, 當前, 沙灣縣土地合作社已經成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主要平臺。 目前, 沙灣縣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070餘家, 涉及土地流轉240餘家, 共入股土地40萬畝以上, 占到農村集體土地的30%。

為鼓勵農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到合作社, 今年, 沙灣縣積極出臺扶持政策。 當前, 已與保險公司協商對接政策性農業保險, 創新政策性農業保險機制, 實行共營制農民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員和普通種植戶政策性農業保險差別化扶持政策。

針對縣域種植小麥的共營制農民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員, 在中央、自治區財政補貼數額不變的情況下, 往年由農戶自籌每畝地6元的保費由縣農業局專案資金買單。 今年, 全縣小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試點4萬畝, 縣農業局將安排24萬元專案資金用於支付合作社社員自籌部分保費, 以鼓勵農戶種植小麥, 確保糧食安全。

針對縣域種植棉花的共營制農民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員, 在中央、自治區財政補貼數額不變的情況下, 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今年財政預計新增62萬元用於補貼合作社社員保費, 棉花每畝保額由1000元提高到1200元。

針對種植特色經濟作物的共營制農民土地股份合作社, 除了縣級財政補貼保費的50%外,

縣農業局將從專案資金中優先給予共營制農民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員每畝補貼保費11元, 社員每畝地僅需自籌10元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