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助學需精准,“貧困作假”何時休?

8月底至9月初, 各地高校新生們陸續報到。 其中, 貧困大學生們是否妥善入學牽動著不少人的心。 記者分赴東、中、西部走訪發現, 各地高校都為貧困大學生提供了幫扶資助措施。 與此同時, 一些地方也出現了資助識別不精准、評定不貼心、資源短缺等問題。

一個都不能少:“不讓任何孩子因貧困失學”

家住湖南桃源縣某村的小瑉(化名)今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中南大學, 可因家人患病, 經濟十分困難, 學費沒有著落。 幾天後, 中南大學的老師們驅車數百公里敲開了小敏的家門, 把2000元特困補助金和一摞沉甸甸的書籍送到了小瑉手中。

張龍(化名)是雲南大學2017級新生, 由於從小罹患進行性肌營養不良, 無法站立行走。 學校為他準備了一間特殊宿舍:不同於其他宿舍的高低床, 這裡兩張床都是下鋪。 為了方便張龍的父親陪讀, 學校還計畫為他在校內安排一份工作。

今年夏季, 湖南遭遇特大洪災侵襲。 記者到訪時, 湘潭大學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羅兆祥正在仔細核對受災貧困生名單, 準備從中挑選出最困難的學生, 開學就向他們發放補助。

東、中、西部各高校貧困生迎新各有“絕招”:中國海洋大學設立了家庭困難學生“綠色通道”, 還準備了“愛心大禮包”, 裡面有夏涼被、檯燈、u盤等;湖南大學組織了2017級家庭經濟困難新生普查;中南大學、雲南民族大學今年暑假派出多支隊伍,

赴青海、西藏、新疆、四川、貴州等地進行特困學生家訪……

不少學校都實現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100%覆蓋。 中南大學學生工作部部長余文武、湘潭大學學生工作部部長陳幸華都說:“我們絕不會讓任何孩子因貧困失學, 一個都不能少。 ”

難題待解:“貧困作假”“人財皆渴”

儘管貧困新生幫扶工作在各地有條不紊地進行, 但記者走訪中卻依然發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 “貧困作假”:貧困生識別工作不精准

“有的學生, 談異地戀坐飛機頻率就像打車, 卻拿著貧困證明, 領了4年特困補助。 ”一所高校的輔導員向記者介紹。 “貧困作假”是採訪中反映最集中、最突出的問題。 一位元學工部長告訴記者, 在一些村、鄉、社區、街道開貧困證明操作不規範, 識別不嚴謹。

◆ “人財皆渴”:部分高校資助財政壓力大、人手不足

記者瞭解到, 有一部分高校經費相對充足, 但部分地方院校資金緊張。 雲南民族大學貧困學生占總人數60%左右, 學生處副處長楊黎雀說, 雖然各級投入了大量資金用於學生資助,

仍有些捉襟見肘。

人手不足是另一個困難。 以中部一所高校為例, 一周內要完成2000多名貧困新生提交的家庭材料的嚴格審核, 但僅由1-2名工作人員負責。

對於“貧困作假”的現象, 網友們評論道。

幫扶升級:要精准還要溫暖

“經濟在發展, 理念也在變。 我們的資助幫扶不僅要發錢發物, 還要精准、要溫暖。 ”余文武一句話, 道出不少高校學工部負責人、輔導員及貧困大學生們的心聲。

◆ 規範貧困證明, 嚴把貧困識別“第一關”。

受訪的所有高校工作人員均建議對生源地民政部門加強引導及監督, 讓貧困證明的開具更嚴謹、更規範。

事實上, 為了制約“蓋個章就貧困”現象, 雲南、湖南等地一些高校制定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辦法》, 為貧困生家庭情況設置了從學校、到學院年級、再到班級的審核認定機制, 並要求進行公示和動態管理。

◆ 打通建檔立卡貧困戶數據與高校貧困生庫數據。

余文武等人建議, 將建檔立卡貧困戶資料與高校貧困生庫資料打通, “國家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認定資料對高校很有參考價值。精准資助,首先就是精准識別。”

陳幸華說,對於家庭確實比較困難的非建檔立卡家庭,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門也應進一步暢通貧困證明的辦理管道,“既不能隨意開證明,也不能僵化地一刀切。”

◆ 溫暖幫扶,保護學生隱私及自尊。

不少高校工作者強調,要特別注意避免貧困大學生產生被利用、被施捨的感受,更不能成為宣傳道具。

紛紛出招:讓貧困生評定標準更合理

在高校,我們可以聽到很多這樣的“吐槽”,有人看起來穿戴高檔卻拿著助學金,有人在助學金的“制約”下無法享受一次奢侈消費。有人說貧困生也有自己的尊嚴和愛美之心,有人說既然有進行奢侈消費的空間就不算“貧困”。

那麼如何對貧困生進行界定?各大高校又是如何進行補助的呢?

今年,安徽學生資助工作打破了學生申請、學校評議的傳統認定模式,將首次利用大資料手段實現精准資助。

安徽省學生資助中心主任李炳銀介紹,今年安徽將採用大資料採擷與分析技術、數學建模理論,幫助資助工作者掌握學生在校期間的真實消費情況、學生經濟水準,及時發現“隱性貧困”與疑似“虛假認定”學生,提高資助工作的精准性。

而在山東,有關部門將出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辦法,建立健全四級認定、兩級公示工作機制,精准認定,精准資助,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各類資助資源。

山東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馬希軍認為,貧困生認定難是學生資助工作目前面臨的首要問題,因為家庭經濟困難是一個相對和變化的概念,受地域和經濟發展水準的影響。

此外,為了保護受助學生的自尊心,消除他們的心理負擔,一些高校紛紛出招,採用了“隱形資助”的方式。比如,中科大的一項“生活援助計畫”,學校通過校園卡消費資料統計,對每月就餐分別在4.0元和3.7元以下的男、女生,發放160元生活補助。

鄭州大學也有類似的“溫暖行動”:如果有學生每天至少在校食堂吃兩頓飯,每週至少6天在學校就餐,但月伙食費卻低於學校平均值250元,學校將直接將150元補助“悄悄”打到學生飯卡裡。

南京理工大學根據“大資料”統計,對每月食堂吃飯超過60頓、消費不足420元的學生,暗暗進行了補貼。

這種“暖心飯補”,科學精准,又富有人情味。暖心的背後,是走心。

◆ 讓善行結出善果

助學工作長期以來都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不少高校學子開始吐槽。為什麼有些人穿戴講究,用著各種電子產品,仍然屬於“貧困生”,而有的同學卻因為偶爾的一次“奢侈”消費被取消助學資格。

貧困生是大學生中較為特殊的一個群體,助學金對於他們來說是雪中送炭,國家對高校貧困學生資助力度的不斷加大,從出發點來說,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讓更多的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卻出現了諸多問題,貧困證明的真實性有待考證、級別認定過於公式化、政策邊緣學生認定難等問題,亟需我們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

在某種程度上說,高校的貧困生認定所引發的種種爭議,其實並非孤立狀態。它與過去的低保戶認定、貧困縣評選所存在的問題,都折射出精准扶貧的開展空間。

最早人們評定貧困的標準似乎很簡單,就看一個家庭或個人的“衣食住行”是否達到溫飽狀態。但在今天的消費主義時代和市場經濟社會,對於貧困的認定顯然沒那麼簡單。這就要求貧困認定標準不能再單一化,幫扶理念需要更新。

儘管今天精准扶貧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過時和單一化的貧困認定標準,與對貧困的偏見,仍存在和充斥在不少地方。精准扶貧由理念向行動的轉化,依舊需要一些突破。

“‘98’後大學新生今年入學了。這些孩子更有個性、自尊心特別強。這對我們的資助幫扶提出了新的要求。”余文武說,中南大學設立了貧困生勤工助學“雷鋒崗”,在幫助他人的愛心崗位上,既可以貼補生活,又可以學會自強和感恩。

部分網友也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 THE END ——

團團與你共成長

你想擁有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麼?你想分享看到的一切美好嗎?你想抒寫心中的情感或感慨麼?你想傳遞正能量嗎?那麼,加入“秦安青年”吧!秦安青年公眾號歡迎廣大青少年投稿,讓我們一道服務青年成長,弘揚社會新風,共建美好大秦安吧。稿件內容可涉及時事述評、讀書筆記等各方面,投稿請發送至gqtqaxw@163.com,可附個人簡介。

秦安青年與你共成長,共築青春夢!

“國家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認定資料對高校很有參考價值。精准資助,首先就是精准識別。”

陳幸華說,對於家庭確實比較困難的非建檔立卡家庭,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門也應進一步暢通貧困證明的辦理管道,“既不能隨意開證明,也不能僵化地一刀切。”

◆ 溫暖幫扶,保護學生隱私及自尊。

不少高校工作者強調,要特別注意避免貧困大學生產生被利用、被施捨的感受,更不能成為宣傳道具。

紛紛出招:讓貧困生評定標準更合理

在高校,我們可以聽到很多這樣的“吐槽”,有人看起來穿戴高檔卻拿著助學金,有人在助學金的“制約”下無法享受一次奢侈消費。有人說貧困生也有自己的尊嚴和愛美之心,有人說既然有進行奢侈消費的空間就不算“貧困”。

那麼如何對貧困生進行界定?各大高校又是如何進行補助的呢?

今年,安徽學生資助工作打破了學生申請、學校評議的傳統認定模式,將首次利用大資料手段實現精准資助。

安徽省學生資助中心主任李炳銀介紹,今年安徽將採用大資料採擷與分析技術、數學建模理論,幫助資助工作者掌握學生在校期間的真實消費情況、學生經濟水準,及時發現“隱性貧困”與疑似“虛假認定”學生,提高資助工作的精准性。

而在山東,有關部門將出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辦法,建立健全四級認定、兩級公示工作機制,精准認定,精准資助,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各類資助資源。

山東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馬希軍認為,貧困生認定難是學生資助工作目前面臨的首要問題,因為家庭經濟困難是一個相對和變化的概念,受地域和經濟發展水準的影響。

此外,為了保護受助學生的自尊心,消除他們的心理負擔,一些高校紛紛出招,採用了“隱形資助”的方式。比如,中科大的一項“生活援助計畫”,學校通過校園卡消費資料統計,對每月就餐分別在4.0元和3.7元以下的男、女生,發放160元生活補助。

鄭州大學也有類似的“溫暖行動”:如果有學生每天至少在校食堂吃兩頓飯,每週至少6天在學校就餐,但月伙食費卻低於學校平均值250元,學校將直接將150元補助“悄悄”打到學生飯卡裡。

南京理工大學根據“大資料”統計,對每月食堂吃飯超過60頓、消費不足420元的學生,暗暗進行了補貼。

這種“暖心飯補”,科學精准,又富有人情味。暖心的背後,是走心。

◆ 讓善行結出善果

助學工作長期以來都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不少高校學子開始吐槽。為什麼有些人穿戴講究,用著各種電子產品,仍然屬於“貧困生”,而有的同學卻因為偶爾的一次“奢侈”消費被取消助學資格。

貧困生是大學生中較為特殊的一個群體,助學金對於他們來說是雪中送炭,國家對高校貧困學生資助力度的不斷加大,從出發點來說,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讓更多的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卻出現了諸多問題,貧困證明的真實性有待考證、級別認定過於公式化、政策邊緣學生認定難等問題,亟需我們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

在某種程度上說,高校的貧困生認定所引發的種種爭議,其實並非孤立狀態。它與過去的低保戶認定、貧困縣評選所存在的問題,都折射出精准扶貧的開展空間。

最早人們評定貧困的標準似乎很簡單,就看一個家庭或個人的“衣食住行”是否達到溫飽狀態。但在今天的消費主義時代和市場經濟社會,對於貧困的認定顯然沒那麼簡單。這就要求貧困認定標準不能再單一化,幫扶理念需要更新。

儘管今天精准扶貧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過時和單一化的貧困認定標準,與對貧困的偏見,仍存在和充斥在不少地方。精准扶貧由理念向行動的轉化,依舊需要一些突破。

“‘98’後大學新生今年入學了。這些孩子更有個性、自尊心特別強。這對我們的資助幫扶提出了新的要求。”余文武說,中南大學設立了貧困生勤工助學“雷鋒崗”,在幫助他人的愛心崗位上,既可以貼補生活,又可以學會自強和感恩。

部分網友也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 THE END ——

團團與你共成長

你想擁有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麼?你想分享看到的一切美好嗎?你想抒寫心中的情感或感慨麼?你想傳遞正能量嗎?那麼,加入“秦安青年”吧!秦安青年公眾號歡迎廣大青少年投稿,讓我們一道服務青年成長,弘揚社會新風,共建美好大秦安吧。稿件內容可涉及時事述評、讀書筆記等各方面,投稿請發送至gqtqaxw@163.com,可附個人簡介。

秦安青年與你共成長,共築青春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