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大鬧天宮》原畫師陸青逝世,她曾讓玉皇大帝嬌氣又“矯情”

作品穿越時光, 給新一代孩子們帶來最純粹的感動

文 劉瀟然

編輯 張慧

“太乙吊故人, 哪吒三鞠躬;袁公失知音, 蛋生兩行淚。 ”

這是動漫媒體人空藏寫下的挽詩。 9月6日早, 曾執筆《大鬧天宮》《哪吒鬧海》《鹿鈴》等經典老動畫的藝術家陸青因腦溢血離世, 享年89歲。

這位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工作了一輩子的女動畫師, 對於多數人而言只是個陌生的名字, 即使在浩如煙海的互聯網上, 關於她的資訊也不多。 但對於出生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人來說, 這些名稱並不陌生——《雪孩子》《鹿鈴》《天書奇譚》《三毛流浪記》《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它們都是陸青參與繪製的作品。

一張1976年的照片, 留下青年陸青的樣子——白襯衫, 黑色短髮, 圓臉, 黑框眼鏡, 一雙大眼睛, 眼神中含著純摯的光。 那時她已經完成了《大鬧天宮》中的創作, 正在為與前者並稱“中國動畫影片雙璧”的《哪吒鬧海》揮舞畫筆。

在《大鬧天宮》中, 她畫玉皇大帝。 她一度想要拒絕, 因為這個人物實在不好表現:他是如此龐大, 又不能離開寶座, 全身大多部位從始至終一動不動。 後來, 她受導演萬籟鳴啟發, 決定著重用好玉帝的特寫, 表現他的臉部表情、手的動作, “但不能多, 多了他就不能稱為‘皇’了。 ”

為了表現玉帝的深藏不露, 她一個動作比別人多畫兩張, 讓他放慢節奏, 思考時的眼珠轉得極慢;發怒的時候,

她放大他原本細小的五官, 讓他在一刹那怒目圓睜, 鬍子也飛起來;在喝瓊漿時, 陸青設計玉帝先用小指長長的指甲沾上一點送到嘴邊, 顯得嬌氣又“矯情”。

動畫上映後, 陸青收穫了許多讚譽。 動畫設計師杜春甫對她說:“陸青, 你不簡單啊。 動畫動畫,

動的好畫, 靜的難畫。 ”後來, 不少動畫導演邀她來畫類似的“老神仙”式人物, 如《哪吒鬧海》中的太乙真人和《天書奇譚》中的袁公。

作為賦予動畫形象生命的人, 她說:“我們就是演員, 要設想得好, 導演的想法如果是一分, 我要加到二、三、四、五、六分。 ”

藝術家還有意無意地將時代震擊心靈的迴響融入作品, 使很多作品帶上了或憂傷或悲烈的印記。 《哪吒鬧海》就是典型代表。 一代又一代人被哪吒舉劍自刎的一刹那打動, 痛仰樂隊就將這個畫面作為樂隊的logo。

B站上的《哪吒鬧海》伴隨著滿屏的彈幕, “還是那時候用心啊”、“那時都是老藝術家在踏踏實實做事”……

談起中國動畫, 人們總是追憶往昔美術片藝術成就的輝煌, 談論著“從巔峰跌落穀底”的遺恨。 在日美兩個動畫工業大國的擠壓下, 傳統美術的表現手法逐漸沒落。 客觀而言, 傳統動畫如水墨片的製作工藝複雜, 成本高, 效率低, 受眾不能保證, 也確實盈利困難。 有人認為這種技藝曲高和寡, 限制了動畫的表現能力, “就像是用五律七律幾乎沒法寫現代詩”。

在人們對中國動畫的爭吵、惋惜中, 當年的藝術大家悄然謝世。 2010年2月21日, 為《哪吒鬧海》做過設計的著名畫家張仃逝世, 享年94歲;2011年8月15日, 中國美術片泰斗、水墨動畫片創始人錢家駿逝世, 享年95歲;2015年4月6日, 執導過《大鬧天宮》的動畫家馬克宣逝世, 享年76歲……

所幸他們的作品仍然穿越時光, 給新一代孩子們帶來最純粹的感動。

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博客天下”:bktx2008。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