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物風采」教師節到了,一起看九三學社社員虞樂舜教授如何以年輕之心詮釋愛的箴言

編者按

他是78歲的老人, 卻一直擁有一顆年輕的心。

他72歲高齡時在海中和海浪搏鬥, 只為挽救出幾個年輕的生命。

他為自己鍾愛的科教事業鞠躬盡瘁, 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他就是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獲得者、全國合成橡膠專家、煙臺大學教授、九三學社社員虞樂舜。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近日煙臺大學首次公開表彰6位道德模範, 虞樂舜作為“見義勇為模範”位居其中。

七旬下海救人 不留一名一姓

時間退回到2011年9月2日下午4時, 72歲的虞樂舜像往常一樣來到煙臺大學東門海灘游泳, 這是他幾乎每天都會進行的運動。 “現在想起來確實後怕!”虞樂舜回憶, 那天下午四點左右, 風浪很大, 海水也有點涼, 剛入海不久他就聽浮漂處(深水區與淺水區交界處)傳來呼救聲:“來人啊, 救命……”。

虞樂舜意識到可能出事了, 便加速循著聲音遊去。

果然, 在深水區的分界處有一名稍諳水性的青年拖拽著另一名青年一沉一浮地掙扎著,

浪高水急, 情況危險!

虞樂舜再一次加快了速度, 他游近溺水者, 和另外兩人一同拖著溺水者朝著岸邊遊去。 巨大的風浪, 加上逆流, 使得他們救人的行程變得異常困難, 隨時打來的大浪, 都可能將他們四人吞沒。

經過幾十分鐘與風浪的搏鬥, 他們終於遊到了岸邊, 在岸上等待的人們趕忙給溺水的小夥子做急救, 而虞樂舜也癱坐在岸邊, 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

看到溺水青年慢慢有了知覺, 120急救隊也趕來時, 虞樂舜才悄然離開。 沒有留下一名一姓。

回到家後, 他的老伴才知道他剛剛在海灘救了人。

隨後這件事也並未跟他人提起, 直到半年之後煙臺大學九三學社負責人走訪時才得知,

自此, 虞樂舜捨身救人的事才被傳開來。

憶及此事, 虞樂舜略有些感慨:

“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 沒必要對此進行大加書寫。 我也只是很普通的一名老師, 盡著自己應盡的責任”。

科研鞠躬盡瘁 奉獻人生韶華

1993年至2003年對虞樂舜來說是不平凡的十年。

在這十年中, 虞樂舜帶著他的團隊從簡陋的實驗室中研究出“丁烯提濃技術”在新疆投入生產, 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1993年, 當時在吉林化學工業公司研究院工作的虞樂舜被調到了煙臺大學任化工系主任。

當時煙大剛剛建校不到十年, 科研基礎十分薄弱, 而對於一所大學來說, 沒有過硬的科研成果特別是工業化成果是硬傷, 煙臺大學正處於這樣一個困難的階段。

虞樂舜和他的團隊就是在這樣困難的條件下, 開始了對“丁烯提濃技術”的研究。

“丁烯提濃技術”也就是俗稱的“碳4分離工程”, 是把人們生活中常用的液化氣分解成比較純的多種組分, 從而加工成更多的化工產品, 使其增值十幾倍。

這項技術對國家的石油化工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不過一直以來被德國所壟斷。

由於他們的新技術未經過大規模工業生產論證, 在研究出成果的初期, 沒有企業願意嘗試使用他們開發的技術, 這一度讓虞樂舜團隊的研究陷入困境。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 只能憑藉虞樂舜的多年工程基礎和經驗, 冒險將實驗室成果工程放大萬餘倍來取得大規模工業生產的關鍵設計資料。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 虞樂舜和他的團隊跑遍了各大企業, 反復給廠家和設計部門講述他們的技術開發成果, 終於在2003年的時候, 被新疆的一家企業採用。

由於是第一次投產,虞樂舜3次跑到新疆,説明企業調試設備,前前後後一共四個月。

由於該專案技術風險很大!他的精神與身體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在新疆現場,他曾對隊友說:“弄砸了,你們可能得把我抬回去!”。

他總是隨身帶著降壓藥,經常要從直梯爬到70多米高的蒸餾塔處理問題。

正是這種責任心和拼搏的精神,在新疆的專案取得了巨大成功,此後,“丁烯提濃技術”在全國遍地開花,至今已有四十多家企業使用上了他們團隊研製的新技術,將國外的成果遠遠地甩在了後面。

虞樂舜在總結經驗時,以“創新、務實、和諧”六個字概括了“碳4”專案團隊內在精神與成功的關鍵所在。

“記得當時為了獲得一個準確的資料,我們團隊幾個人連續倒班,一直工作了72個小時。現在的科研,需要的正是這樣的精神。”

虞樂舜深情地說。

老有所為有所樂 助人悅己享晚年

雖已退下教學科研崗位,但他時刻牽掛學校發展,積極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為育德育人不辭辛勞、不遺餘力。

2015年9月9日,在全國第31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煙臺大學舉行“奮鬥的青春最美麗”——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職工宣講團首場報告會,虞樂舜作為報告團成員,作為全校師德建設傑出代表作首場報告:

“人民教師要有所擔當!”

宣講團教師代表所共有的鮮明特徵是:擁有高尚師德、敬業精神和仁愛之心,全身心關愛、培養和服務學生,始終做學生成長、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踐行‘知行合一’的典範。

這也是對虞樂舜教書育人生涯的高度概括。

為鼓勵學院的學生努力學習,為“碳4”事業培養人才,他常抽時間為學生作學術講座,進行專業引導,並拿出了30萬元科研提成獎金,專門設立 “碳4”獎學金。

2012年7月13日,化學化工學院“碳4”獎學金啟動儀式在煙臺大學舉行,激勵更多優秀學子投身科研。

忘我工作更要熱愛生活,用這形容虞樂舜可謂恰如其分。除了每天游泳,虞樂舜平時還喜歡攝影、繪畫和旅遊。

虞樂舜部分攝影作品

退休之後,虞樂舜得空便拿著相機走走拍拍,每天他都會拿著單反記錄美景,記錄生活。

“老來也要有事情做嘛,游泳是鍛煉身體,攝影是陶冶情操。”

說到這裡,他愉悅地笑了。

❈ ❈

人 生 格 言

生活豐富多彩,待人樂助為善,

工作鑽研奉獻,家庭和諧愉快,

名利追求淡泊,秉性幽默自在。

❈ ❈

(供稿:煙臺市委統戰部、煙臺大學黨委統戰部)

↓↓點擊下列標題,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由於是第一次投產,虞樂舜3次跑到新疆,説明企業調試設備,前前後後一共四個月。

由於該專案技術風險很大!他的精神與身體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在新疆現場,他曾對隊友說:“弄砸了,你們可能得把我抬回去!”。

他總是隨身帶著降壓藥,經常要從直梯爬到70多米高的蒸餾塔處理問題。

正是這種責任心和拼搏的精神,在新疆的專案取得了巨大成功,此後,“丁烯提濃技術”在全國遍地開花,至今已有四十多家企業使用上了他們團隊研製的新技術,將國外的成果遠遠地甩在了後面。

虞樂舜在總結經驗時,以“創新、務實、和諧”六個字概括了“碳4”專案團隊內在精神與成功的關鍵所在。

“記得當時為了獲得一個準確的資料,我們團隊幾個人連續倒班,一直工作了72個小時。現在的科研,需要的正是這樣的精神。”

虞樂舜深情地說。

老有所為有所樂 助人悅己享晚年

雖已退下教學科研崗位,但他時刻牽掛學校發展,積極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為育德育人不辭辛勞、不遺餘力。

2015年9月9日,在全國第31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煙臺大學舉行“奮鬥的青春最美麗”——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職工宣講團首場報告會,虞樂舜作為報告團成員,作為全校師德建設傑出代表作首場報告:

“人民教師要有所擔當!”

宣講團教師代表所共有的鮮明特徵是:擁有高尚師德、敬業精神和仁愛之心,全身心關愛、培養和服務學生,始終做學生成長、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踐行‘知行合一’的典範。

這也是對虞樂舜教書育人生涯的高度概括。

為鼓勵學院的學生努力學習,為“碳4”事業培養人才,他常抽時間為學生作學術講座,進行專業引導,並拿出了30萬元科研提成獎金,專門設立 “碳4”獎學金。

2012年7月13日,化學化工學院“碳4”獎學金啟動儀式在煙臺大學舉行,激勵更多優秀學子投身科研。

忘我工作更要熱愛生活,用這形容虞樂舜可謂恰如其分。除了每天游泳,虞樂舜平時還喜歡攝影、繪畫和旅遊。

虞樂舜部分攝影作品

退休之後,虞樂舜得空便拿著相機走走拍拍,每天他都會拿著單反記錄美景,記錄生活。

“老來也要有事情做嘛,游泳是鍛煉身體,攝影是陶冶情操。”

說到這裡,他愉悅地笑了。

❈ ❈

人 生 格 言

生活豐富多彩,待人樂助為善,

工作鑽研奉獻,家庭和諧愉快,

名利追求淡泊,秉性幽默自在。

❈ ❈

(供稿:煙臺市委統戰部、煙臺大學黨委統戰部)

↓↓點擊下列標題,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