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年度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授獎建議名單公示(通用領域)

根據《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條例》和《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 經9月5日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評審委員會(通用領域)評審, 形成了2017年度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授獎建議名單(通用領域), 公示如下。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研究集體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研究集體主要科技貢獻:

該研究集體按期建成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FAST, 在未來10~20年將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為我國在科學前沿實現重大原創突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其研製和建設體現了我國自主創新能力, 實現了我國相關裝置由跟蹤模仿到集成創新的跨越。 擁有3項自主創新:利用貴州天然喀斯特巨型窪地作為望遠鏡台址, 自主發明主動變形反射面, 自主提出輕型索拖動饋源支撐系統和並聯機器人。 研發了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取得多項技術突破:高強度高精度大跨度索網結構, 高性能動光纜, 大尺度高精度即時測量系統等, 推動了我國眾多高科技領域的科技進步與產業升級, 在國家重大需求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將促進西部經濟的繁榮和社會進步。

研究集體突出貢獻者及主要科技貢獻:

南仁東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主要科技貢獻: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

工程概念提出者。 帶領團隊, 提出三項自主創新、攻克系列技術難題, 完成工程建設。

嚴 俊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主要科技貢獻:工程經理, 全面負責工程建設。 協調各方支援保障, 掌控工程進度, 解決重大關鍵問題, 全面保證工程順利完工。

鄭曉年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主要科技貢獻:工程常務副經理, 負責工程日常管理, 建立工程管理體系, 主抓關鍵節點, 推進團隊建設, 保障工程按期完成。

研究集體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單位:

彭 勃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王 宜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李 菂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張蜀新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楊世模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李 頎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王啟明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朱博勤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朱文白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孫才紅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朱麗春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金乘進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朱 明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張海燕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聶躍平 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

殷躍平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國產P/E級高性能軟體與演算法庫研究集體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研究集體主要科技貢獻:

該研究集體是我國高性能計算領域有重要影響的團隊, 二十年來始終致力於曙光、聯想、神威、天河等系列國產高性能電腦的軟體研發。 該集體面向高性能計算的重大挑戰, 在世界最高性能的國產超級電腦上,

研製了新一代高性能共性基礎演算法庫, 推動了“神威•太湖之光”的多項重大應用;發展了適應於大型異構環境的區域分解演算法, 實現了“天河2號”HPCG世界排名第一;突破了千萬核規模下全隱式求解器設計關鍵技術, 獲得了國際高性能計算應用最高獎——美國電腦學會“戈登•貝爾”獎, 實現了我國高性能計算領域里程碑式的突破, 為我國進入全球超算領跑行列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研究集體突出貢獻者及主要科技貢獻:

楊 超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提出千萬核可擴展全隱式求解器演算法並領銜獲“戈登•貝爾”獎, 主持完成新一代國產高性能軟體與演算法庫研發。

孫家昶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我國平行計算學科創始人之一, 為高性能軟體研製、人才培養及數學、電腦與應用結合做出了重要貢獻。

研究集體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單位:

李玉成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劉芳芳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孫 喬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張雲泉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吳長茂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趙玉文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張先軼 澎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黎雷生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魏 穎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趙海濤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馬文靜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張佳佳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張 婭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趙 慧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研究集體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研究集體主要科技貢獻:

該研究集體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打破國際技術壁壘,取得穩態強磁場裝置設計製造關鍵技術重大突破,創造三項水冷磁體世界紀錄,研製成功世界第二強的40T混合磁體,研發出國際唯一的水冷磁體掃描隧道顯微系統、國際獨創的組合顯微系統和國際領先的強磁場-超高壓-低溫綜合極端實驗條件等先進而獨特的科學實驗手段,使我國穩態強磁場科學研究條件躍升至世界一流水準。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的建成,有力支撐了我國物理、材料、化學、生命科學等多學科前沿探索,產出了一大批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準成果,不僅成為中國科學院合肥大科學中心的核心基礎,更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關鍵基石,已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研究集體突出貢獻者及主要科技貢獻:

匡光力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主要科技貢獻:項目總經理,確定了總體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設計,主持完成了大口徑CICC型Nb3Sn超導磁體的設計、製造工作。

高秉鈞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主要科技貢獻:項目總工程師,指導各類磁體的研製,提出了水冷磁體新設計方案,建成創世界紀錄的系列水冷磁體。

張裕恒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主要科技貢獻:項目首席科學家,確定了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上的科學目標和研究方向,領導完成了科學實驗測量系統的建設。

研究集體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單位:

劉小寧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張曉東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邱 寧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陳文革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歐陽崢嶸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吳仲城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吳傑峰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譚運飛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皮 靂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陸輕鈾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王俊峰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鐘 凱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李洪強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陳治友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張 勇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趙 濤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李俊傑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熱帶太平洋西邊界流研究集體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集體主要科技貢獻:

該研究集體發現了棉蘭老潛流、呂宋潛流和北赤道潛流,揭示了該潛流系統的起源和結構,提出了潛流形成機制、理論,在極其複雜的潛標觀測“禁區”構建了國際上最大規模的熱帶西太平洋潛標觀測陣列,首次直接觀測到三支潛流及其多尺度變異。上述成果將西太平洋環流研究從二維推進到三維階段,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認知框架,取得了該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開闢了新的研究方向。該集體成功發起NPOCE國際計畫,領銜發表Nature雜誌首篇有關太平洋環流研究述評,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奠定了我國在西太平洋環流研究領域的核心地位,實現了從跟蹤到引領的歷史性跨越。

研究集體突出貢獻者及主要科技貢獻:

胡敦欣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發現棉蘭老潛流、呂宋潛流和北赤道潛流,揭示潛流的多尺度變異,發起NPOCE國際計畫,奠定我國在該領域的引領地位。

王 凡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提出西邊界潛流形成機制、理論,構建了國際上最大規模的熱帶西太平洋潛標觀測陣列。

研究集體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單位:

袁東亮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張林林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胡石建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王慶業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王富軍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汪嘉甯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李元龍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高 山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馮俊喬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賈 凡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刁新源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周 慧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李 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趙 君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王 錚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康 樂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

康樂院士長期從事昆蟲學研究,將基因組學研究和生態學問題有機結合,以飛蝗為研究模式,圍繞暴發成災機制等世界難題,取得系列重大突破性進展,並成為國際上生態基因組學研究的主要開拓者。破譯了飛蝗基因組(已測序的最大動物基因組),並揭示大基因組形成的原因和飛蝗長距離飛行、食性和大規模聚群的遺傳基礎。確定了嗅覺感受基因和多巴胺代謝途徑參與飛蝗聚群行為調控的功能及表觀遺傳機制,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闡明飛蝗在世界範圍內的起源、擴散和種群分化機制,重新建立飛蝗亞種劃分標準並被國際直翅目昆蟲物種名錄採用。揭示了植物營養等生態因數在蝗災發生中的作用,改變了傳統認識。為我國綠色農業戰略實施做出了基礎性貢獻。

幹細胞多能性與重程式設計機理研究集體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研究集體主要科技貢獻:

該研究集體在我國較早開展幹細胞多能性研究,率先突破iPS幹細胞技術並積極推廣,在機理和轉分化研究中取得了系統突破,發現維生素C提高幹細胞誘導效率的新用途和機制、提出MET啟動重程式設計的新視角、建立全新自主智慧財產權重程式設計組合與非整合轉分化獲得神經幹細胞新技術等,開創了幹細胞研究領域新局面。通過國際引智以及人才培養,形成了以幹細胞研究為核心的創新研究群體。集體成員擔任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專家組組長、幹細胞臨床研究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職務,為我國幹細胞領域整體佈局、發展趨勢出謀劃策;擔任國際幹細胞學會年會組委委員、分會主席,對提升我國幹細胞研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研究集體突出貢獻者及主要科技貢獻:

裴端卿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主要科技貢獻:發現維生素C高效促進重程式設計、揭示MET是啟始重程式設計的關鍵步驟、建立全新自主智慧財產權重程式設計組合。

潘光錦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主要科技貢獻:建立轉分化獲得神經幹細胞的技術,揭示重要轉錄因數在幹細胞維持和分化中的作用。

Miguel A Esteban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主要科技貢獻:發現維生素C高效促進重程式設計、揭示MET是啟始重程式設計的關鍵步驟、是國際科技合作交流的優秀代表。

研究集體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單位:

陳捷凱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王 濤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秦寶明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鄭 輝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舒曉東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劉 晶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秦大江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廖寶劍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蔡景蕾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張小飛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郭 琳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孫 昊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陳可實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黃文浩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祝甯華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

高速半導體雷射器是“寬頻中國”等國家發展戰略的基礎性元器件,被譽為是資訊系統的“心臟”,同時也是高技術領域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器件。祝甯華研究員提出了雷射器寄生參數測試分析與補償方法、發展了集成器件三維封裝技術,提出耦合腔雷射器新結構,解決了雷射器阻抗匹配和模場匹配等難題,緩解了高速率與高功率之間的矛盾。研製出28GHz超寬頻半導體雷射器,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打破了國際壟斷;開發成功集成化多通道光模組技術,在華為和光迅等企業實現產業化應用。祝甯華研究員是我國光電子領域的傑出代表之一,被科技部和基金委指派為該領域發展戰略研究的牽頭人,為我國光電子器件及集成技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來源 | 中國科學院官網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研究集體主要科技貢獻:

該研究集體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打破國際技術壁壘,取得穩態強磁場裝置設計製造關鍵技術重大突破,創造三項水冷磁體世界紀錄,研製成功世界第二強的40T混合磁體,研發出國際唯一的水冷磁體掃描隧道顯微系統、國際獨創的組合顯微系統和國際領先的強磁場-超高壓-低溫綜合極端實驗條件等先進而獨特的科學實驗手段,使我國穩態強磁場科學研究條件躍升至世界一流水準。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的建成,有力支撐了我國物理、材料、化學、生命科學等多學科前沿探索,產出了一大批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準成果,不僅成為中國科學院合肥大科學中心的核心基礎,更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關鍵基石,已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研究集體突出貢獻者及主要科技貢獻:

匡光力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主要科技貢獻:項目總經理,確定了總體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設計,主持完成了大口徑CICC型Nb3Sn超導磁體的設計、製造工作。

高秉鈞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主要科技貢獻:項目總工程師,指導各類磁體的研製,提出了水冷磁體新設計方案,建成創世界紀錄的系列水冷磁體。

張裕恒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主要科技貢獻:項目首席科學家,確定了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上的科學目標和研究方向,領導完成了科學實驗測量系統的建設。

研究集體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單位:

劉小寧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張曉東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邱 寧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陳文革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歐陽崢嶸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吳仲城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吳傑峰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譚運飛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皮 靂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陸輕鈾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王俊峰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鐘 凱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李洪強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陳治友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張 勇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趙 濤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李俊傑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熱帶太平洋西邊界流研究集體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集體主要科技貢獻:

該研究集體發現了棉蘭老潛流、呂宋潛流和北赤道潛流,揭示了該潛流系統的起源和結構,提出了潛流形成機制、理論,在極其複雜的潛標觀測“禁區”構建了國際上最大規模的熱帶西太平洋潛標觀測陣列,首次直接觀測到三支潛流及其多尺度變異。上述成果將西太平洋環流研究從二維推進到三維階段,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認知框架,取得了該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開闢了新的研究方向。該集體成功發起NPOCE國際計畫,領銜發表Nature雜誌首篇有關太平洋環流研究述評,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奠定了我國在西太平洋環流研究領域的核心地位,實現了從跟蹤到引領的歷史性跨越。

研究集體突出貢獻者及主要科技貢獻:

胡敦欣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發現棉蘭老潛流、呂宋潛流和北赤道潛流,揭示潛流的多尺度變異,發起NPOCE國際計畫,奠定我國在該領域的引領地位。

王 凡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提出西邊界潛流形成機制、理論,構建了國際上最大規模的熱帶西太平洋潛標觀測陣列。

研究集體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單位:

袁東亮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張林林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胡石建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王慶業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王富軍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汪嘉甯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李元龍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高 山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馮俊喬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賈 凡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刁新源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周 慧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李 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趙 君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王 錚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康 樂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

康樂院士長期從事昆蟲學研究,將基因組學研究和生態學問題有機結合,以飛蝗為研究模式,圍繞暴發成災機制等世界難題,取得系列重大突破性進展,並成為國際上生態基因組學研究的主要開拓者。破譯了飛蝗基因組(已測序的最大動物基因組),並揭示大基因組形成的原因和飛蝗長距離飛行、食性和大規模聚群的遺傳基礎。確定了嗅覺感受基因和多巴胺代謝途徑參與飛蝗聚群行為調控的功能及表觀遺傳機制,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闡明飛蝗在世界範圍內的起源、擴散和種群分化機制,重新建立飛蝗亞種劃分標準並被國際直翅目昆蟲物種名錄採用。揭示了植物營養等生態因數在蝗災發生中的作用,改變了傳統認識。為我國綠色農業戰略實施做出了基礎性貢獻。

幹細胞多能性與重程式設計機理研究集體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研究集體主要科技貢獻:

該研究集體在我國較早開展幹細胞多能性研究,率先突破iPS幹細胞技術並積極推廣,在機理和轉分化研究中取得了系統突破,發現維生素C提高幹細胞誘導效率的新用途和機制、提出MET啟動重程式設計的新視角、建立全新自主智慧財產權重程式設計組合與非整合轉分化獲得神經幹細胞新技術等,開創了幹細胞研究領域新局面。通過國際引智以及人才培養,形成了以幹細胞研究為核心的創新研究群體。集體成員擔任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專家組組長、幹細胞臨床研究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職務,為我國幹細胞領域整體佈局、發展趨勢出謀劃策;擔任國際幹細胞學會年會組委委員、分會主席,對提升我國幹細胞研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研究集體突出貢獻者及主要科技貢獻:

裴端卿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主要科技貢獻:發現維生素C高效促進重程式設計、揭示MET是啟始重程式設計的關鍵步驟、建立全新自主智慧財產權重程式設計組合。

潘光錦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主要科技貢獻:建立轉分化獲得神經幹細胞的技術,揭示重要轉錄因數在幹細胞維持和分化中的作用。

Miguel A Esteban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主要科技貢獻:發現維生素C高效促進重程式設計、揭示MET是啟始重程式設計的關鍵步驟、是國際科技合作交流的優秀代表。

研究集體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單位:

陳捷凱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王 濤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秦寶明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鄭 輝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舒曉東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劉 晶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秦大江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廖寶劍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蔡景蕾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張小飛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郭 琳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孫 昊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陳可實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黃文浩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祝甯華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主要科技貢獻:

高速半導體雷射器是“寬頻中國”等國家發展戰略的基礎性元器件,被譽為是資訊系統的“心臟”,同時也是高技術領域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器件。祝甯華研究員提出了雷射器寄生參數測試分析與補償方法、發展了集成器件三維封裝技術,提出耦合腔雷射器新結構,解決了雷射器阻抗匹配和模場匹配等難題,緩解了高速率與高功率之間的矛盾。研製出28GHz超寬頻半導體雷射器,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打破了國際壟斷;開發成功集成化多通道光模組技術,在華為和光迅等企業實現產業化應用。祝甯華研究員是我國光電子領域的傑出代表之一,被科技部和基金委指派為該領域發展戰略研究的牽頭人,為我國光電子器件及集成技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來源 | 中國科學院官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