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年“湖南最可愛的鄉村教師”名單公佈 有你的老師嗎?

2017年“湖南最可愛的鄉村教師”獲獎者簡介

(排名不分先後)

王斌

甯鄉縣黃材鎮月山完全小學校長、一級教師。 中師畢業的他放棄了留城任教和進入報社工作的機會,回到山區任教, 並勸說妻子以代課教師身份留在月山。 為讓貧困學生複學, 他累計拿出近萬元墊付學生生活費用。 身為校長, 他和同事們一道, 通過各種途徑為學生籌集學雜費、學習用品等共計20多萬元。 他四處奔走, 讓一所破舊學校煥然一新。 特別是推行教研教改, 使山區小學充滿現代教育氣息。 近年來獲得“湖南省師德標兵”、“長沙市師德楷模”、第三屆“感動星城十大魅力教師”、“甯鄉縣十佳共產黨員”等榮譽。

黃啟龍

瀏陽市金剛鎮金石完全小學校長、一級教師。 在大山深處堅守34年, 兩度放棄調任鎮上工作的機會。 為不耽誤上課, 他錯過了自己半歲孩子的最佳治療時間, 導致孩子全身癱瘓。 孩子不幸離世後, 他把親友的慰問金用在了最需要幫助的學生身上, 把對兒子的思念轉化成對教育、對學生加倍的關愛。 學校沒有宿舍, 為留住新招聘來的年輕教師, 就把他們帶到自己家中吃住。 2013年因公遭遇嚴重車禍, 手術後還未痊癒就為學校的改建四處奔忙。 曾多次受到瀏陽市政府嘉獎, 高票當選長沙市第四屆“感動星城魅力教師”。

譚光輝

攸縣菜花坪鎮高和中學高級教師。

身為外鄉人的他, 在湘東的山溝溝一待就是26年。 他始終保持“行走狀態”, 先後取得了專科、本科學歷, 成為了攸縣首屆語文學科帶頭人。 與時代一起成長, 他的“逆生長”贏得了許多“00後”“05後”學生粉絲。 他是“時尚”的現代教學手段應用高手, 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專家評價“聽譚老師的語文課是一種享受”。 他是學校有求必應的熱心人, 哪裡需要哪裡就有他的身影。 他八次獲縣“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稱號、五次榮獲記功, 多篇文章在《湖南教育》上發表。

蔣軍生

茶陵縣舲舫鄉中心小學高級教師。 從教30年, 他把留守兒童與單親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 長期走訪和資助數十名留守兒童。 通過他的努力, 引進了“夢想行動國際”援教組織等8個團隊77人赴茶陵援教;爭取美國欣欣教育基金會捐資16萬元,

在學校興建一棟女生宿舍樓;爭取香港一慈善基金會捐資4萬餘元, 改善閱讀環境, 並創立“午讀”制度。 近十年來, 通過互聯網聯繫助學金額達45670餘元, 捐贈圖書1萬餘冊, 捐贈各類衣物、教學用品、文具總計1.5萬餘件。 他的數十篇論文分別獲省市論文評選一等獎, 三次榮立茶陵縣人民政府三等功。

趙熱心

湘潭縣錦石鄉群力小學校長、一級教師。 人如其名, 她是遠近聞名的熱心腸。 為了學生, 她願傾注全部的愛心, 資助困難家庭學生複學200多人, 轉化學困生400多人, 其中150多人進入優秀行列。 在遭遇洪水時, 她不顧家中被淹, 選擇在學校徹夜搶險。 32年來, 放棄了調入縣城工作機會, 一直堅守在錦石鄉小學,

任勞任怨, 她深鑽教學, 堅持課改, 業務精湛, 儘管硬體條件還不出眾, 她所帶領的學校口碑與日俱

增, 當地老百姓紛紛點贊這所學校是“最放得心的學校”, 她也是孩子心目中的“媽媽老師”。

喻雙文

湘鄉市毛田鎮芬水中學高級教師。 31年來, 一直擔任初中班主任和英語教研組組長, 把自己的愛全部給了學生, 深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讚譽。 她勤於鑽研教育教學理論, 大膽改革英語課堂教學, 進行英語情趣教學、求異思維教學、交際教學等一系列探索, 撰寫了一批有見地、有分量的論文, 分別在國家、省、市獲獎。 從2003至2015, 在市統考和中心校展開的品質檢測中, 她任教的英語課程10次獲第一名、10次獲第二名, 曾多次獲市優秀班主任、先進個人等榮譽。

彭林富

常寧市塔山鄉瑤族中心小學高級教師。 34年前, 初中畢業的他放棄就讀重點高中機會, 到教師缺乏的一所小學代課。 通過自學、函授, 先後拿到了中師、專科、普通話、電腦等證書, 是當地響噹噹的金牌教師。 30多年來, 始終把一顆童心、一份父愛, 傾注在瑤鄉孩子們身上。 他大病未愈就趕回學校上課, 2008年雪災時堅持40多天到15個學生家裡補課, 他是學生心中的“老師爸爸”。 他先後獲評“衡陽市優秀教師”、獲衡陽市人民政府記三等功1次、獲常寧市人民政府三等功3次、“堅守山區特別奉獻獎”3次。

何放明

益陽市資陽區新橋河鎮南山坪村完全小學校長、一級教師。 27年堅守在最偏僻山坳的小學, 為學校的發展過早熬白了頭;他帶著妻子義務為校園種植花木, 把一所破爛不堪的學校變成了花園式學校、傳承經典文化的品牌學校,也一躍成為全區教育品質最好的學校之一。他既是校長,又是教研組長、班主任,還是數學、音樂、科學老師,連水、電、木器修理也是他包攬。他先後資助貧困學生近30名,輔導27名學生在國家、省市級科技創新和美術比賽中獲獎;學校連續3年獲得資陽區學業水準檢測優勝,在2016年全區學業水準檢測中,所教班級全科總分和及格率名列全區第一。多次獲得區“師德標兵”、“優秀教師”等稱號。

高科元

益陽市赫山區泥江口鎮南壩學校一級教師。35年鄉村教育生涯,七次調動工作,到一校愛一校,並在那裡把教學工作做到最好,贏得了同事、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她愛生如子,家訪學生近4000人次,幫扶困難學生148名,孩子們都親熱地叫她“高媽媽”。她因過度勞累多次暈倒在講臺,小腿粉碎性骨折拄著拐杖也不落下一節課。她的教育教學品質一直名列前茅,所帶的班級年年被評為“先進班集體”,撰寫的19篇教學心得、論文獲市、區獎勵。曾多次被評為“師德標兵”、“優秀教師”;9次獲嘉獎,3次榮記三等功。

易月珍

桃源縣架橋鎮中學高級教師。在同事眼中,她是一個“教書癡”,問題學生轉化的“神人”。33年來她無暇顧及家人,卻贏得了“媽媽老師”的稱號。她無暇顧及自己的健康,卻為孩子們成才、年輕老師進步甘當人梯。她堅守清貧,對自己吝嗇,但每年給學生物質和經濟上的資助不計其數。她潛心教學,8篇論文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多次獲得市級和縣級獎,參與2項課題研究並獲得市級獎,參加教學比武2次獲得省級一等獎。她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8次、10次受到縣政府嘉獎;被評為“常德市師德建設先進個人”。

潘岳中

汨羅市桃林寺鎮新塘中學高級教師。42年鄉村教學,其中8年小學“全能教師”,中學教學30餘年,20餘年擔任班主任,大都教畢業班語文。他專注語文教學與科研,已發表論文4篇,獲縣級、市級、省級、國家級教學科研論文獎20餘篇;被中央教科所“十一五”科研課題《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課題組評為“優秀課題組長”。作為家裡的“頂樑柱”,經歷過喪子之痛、父母妻子疾病纏身、自己住院手術等人生困境,這並不妨礙他對教育對學生的摯愛和文學創作的追求。他輔導的學生有18人在市級以上作文、演講等比賽中獲獎。他已發表詩詞100餘首,擬出版個人詩集與散文集。

何碩陽

新邵縣嚴塘鎮小源完全小學校長、一級教師。從教29年,探索出一系列十分接地氣、適合農村孩子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興趣盎然。他愛生如子,對留守兒童更是傾注了特別的情感和心血。他建立了留守兒童台賬,在全鎮推行留守兒童代管家長制度,與普通教師、村幹部、村組長一道擔任“代管爸爸”、“代管媽媽”。他為學校建設長期無私付出,將一所薄弱村小打造成了新邵縣第一批5所“最美學校”之一,長期以來,學校綜合品質考評一直排在全縣前列。他先後5次被評為“縣優秀班主任”、“縣優秀教師”,3次被評為“縣優秀校長”。

王國軍

永興縣油麻鎮溪尾小學校長、高級教師。他38年工作在條件落後、環境艱苦的村小。他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筆桿子”,他發揮專長,在學校成立興趣小組,利用休息時間為學生無償輔導寫作、美術等,任教科目檢測排名總在縣、鄉前三名。指導學生5人獲國家級作文大賽獎,8人獲國家級書畫大賽獎。為改善學校條件、留住教師,他籌資修廁所、建宿舍,讓師生用起了乾淨的自來水。他的10篇論文獲國家級獎勵、19篇論文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在各級新聞報刊發表消息1000餘篇。他還出版了文學專集,多次獲縣政府嘉獎、記功,被評為縣“優秀教師”。

扶炳明

汝城縣第四中學二級教師。1999年從教,2006年開始走上化學課講臺。十多年來,他刻苦鑽研,虛心求教,迅速成為享譽全縣的化學骨幹教師,他所任教的化學中考合格率、優秀率多次位居全縣前列。曾獲郴州市化學教學比武“二等獎”,課件製作和教學論文分別獲得湖南省“一等獎”和“優勝獎”。他實踐“最溫暖的教育”,他用無私的愛溫暖學生,他資助的一名學生被評為“全國最美中學生”“全國最美孝心少年”。他先後3次獲得縣“優秀教師”和“優秀班主任”稱號、4次獲得縣政府嘉獎。

王雲真

新化縣吉慶鎮中心學校一級教師。她患有小兒麻痹症、腎結膿、腎萎縮、腦骨骨瘤。工作後又做過四次大型手術,但從不向命運低頭,依然堅強樂觀。她把全身心的愛傾注在學生身上。三尺講臺上,奇招迭出,激情不斷,讓學生易學、善學、樂學,是同事們教學上的“超級偶像”。歷年來,她所教的學科在質檢中總是第一名,任畢業班班主任曾創下全班50多人全部考入省、縣示範性高中的紀錄。她多次被評為婁底市“優秀教師”,多次獲得縣“十佳師德標兵”、縣政府嘉獎或記功等榮譽。

黃曉娟

道縣橋頭鎮橋頭中心小學一級教師。她紮根山區30年,以校為家。“做學生的媽媽,把學生當成自己的的孩子來教育。”雖然收入不高,但她資助的貧困學生就達200多人。她多次重病需要住院,卻要拖到假期,生怕耽誤一節課。她堅持自學和參加繼續教育培訓,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多次在全縣教學比武中獲獎。她歷年任教科目均獲教學片區同年級同科目第一名,連續三次獲縣級教學抽考同類學校同科目第一名。她先後20多次獲“十佳班主任”、“十佳教師”、“優秀教師”等市、縣級榮譽。

胡勇

會同縣金子岩侗族苗族鄉金子岩中學一級教師。他因患小兒麻痹症,左腳微跛。2013年又因腎炎引發高血壓致腦溢血住院,後病情惡化為尿毒癥。儘管貧病交加,但他對三尺講臺、對學生的熱愛卻絲毫不減。每週定期進行兩次透析和複查,他都先調好課,絕不耽誤學生。自己帶病堅持,對學生卻關懷備至:有學生常咳嗽發燒,冬天他就準備好小火箱;有學生沒錢買眼鏡,他就帶著去縣城配新眼鏡;他行走不便,家訪卻成了聯繫家長的重要形式。他所教地理科目在學業水準考試中位居全縣第四。他被評為縣“優秀教師”,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崔彩絨

慈利縣三合鎮莊塌中學一級教師。27年前她主動選擇回到條件艱苦的家鄉任教。14年前,她被查出癌症,與疾病抗爭後,她返回學校重拾教鞭;但坎坷磨難接踵而至,她又遭遇車禍重度昏迷與死神擦肩,丈夫癌症去世,債臺高築,兒子輟學等重大變故。“凡一切不能將我打倒的,都必將令我更加堅強”。她賣掉縣城的房子抵債,住進了學校宿舍,從此把學校當家、把孩子們當親人。她向善向上,癡心堅守,把全部心思用在了教書育人上,獲得張家界市“教學能手”稱號,2015年任教六年級數學和科學均進入全縣前十強。

向和玉

永順縣潤雅鄉九年制學校一級教師。她在偏僻的鄉村工作了33年,精心照料患病毒性腦炎的女兒和已進行肝移植手術的丈夫,工作從未耽誤。她先後為學生資助捐款近萬元,幫助他們克服了生活與學習上的困難,用愛心去感化問題學生,自籌資金設立學生“道德標兵”獎。她所任教學科在縣區教學比武中多次奪魁,先後獲得了“感動永順十大人物”、第二屆“湘西州道德模範”、“湘西傑出教師”、“紮根農村基層優秀人物”、“省優秀教師”等十多項榮譽稱號,2016年4月獲得“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符海鷗

瀘溪縣小章鄉中心完全小學二級教師。她從小有個教師夢,大學畢業後放棄了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放棄了就近照料父母和兒子的機會,甚至放棄了一段美滿的婚姻,在偏僻的村小堅守。她倡議成立了“小章愛心義工團隊”,共39位貧困學生得到愛心人士“一對一”長期資助,獲得資助金額62400元、衣物500多件以及大量的文具和書包。她還將自己的寢室建成“留守兒童之家”,因故不能回家或在家沒人照看的孩子她管吃管住。她先後5次年終考核被評為優秀,獲得縣人民政府嘉獎;2015年榮獲“湖南省實事助學基金傑出教師獎”。

2017年“湖南最可愛的鄉村教師”提名獎獲獎名單

(排名不分先後)

李春梅 耒陽市雅江學校 一級教師

楊美慧 津市市翊武中學 高級教師

劉望華 岳陽縣張谷英鎮饒村中學 高級教師

羅成 邵陽市大祥區檀江鄉中學 一級教師

趙永意 雙峰縣鎖石鎮中心學校 一級教師

廖道川 新田縣宏發圩中心小學 一級教師

黃傑 麻陽苗族自治縣郭公坪鎮中心小學 高級教師

湯遠青 張家界市永定區合作橋中心學校 一級教師

把一所破爛不堪的學校變成了花園式學校、傳承經典文化的品牌學校,也一躍成為全區教育品質最好的學校之一。他既是校長,又是教研組長、班主任,還是數學、音樂、科學老師,連水、電、木器修理也是他包攬。他先後資助貧困學生近30名,輔導27名學生在國家、省市級科技創新和美術比賽中獲獎;學校連續3年獲得資陽區學業水準檢測優勝,在2016年全區學業水準檢測中,所教班級全科總分和及格率名列全區第一。多次獲得區“師德標兵”、“優秀教師”等稱號。

高科元

益陽市赫山區泥江口鎮南壩學校一級教師。35年鄉村教育生涯,七次調動工作,到一校愛一校,並在那裡把教學工作做到最好,贏得了同事、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她愛生如子,家訪學生近4000人次,幫扶困難學生148名,孩子們都親熱地叫她“高媽媽”。她因過度勞累多次暈倒在講臺,小腿粉碎性骨折拄著拐杖也不落下一節課。她的教育教學品質一直名列前茅,所帶的班級年年被評為“先進班集體”,撰寫的19篇教學心得、論文獲市、區獎勵。曾多次被評為“師德標兵”、“優秀教師”;9次獲嘉獎,3次榮記三等功。

易月珍

桃源縣架橋鎮中學高級教師。在同事眼中,她是一個“教書癡”,問題學生轉化的“神人”。33年來她無暇顧及家人,卻贏得了“媽媽老師”的稱號。她無暇顧及自己的健康,卻為孩子們成才、年輕老師進步甘當人梯。她堅守清貧,對自己吝嗇,但每年給學生物質和經濟上的資助不計其數。她潛心教學,8篇論文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多次獲得市級和縣級獎,參與2項課題研究並獲得市級獎,參加教學比武2次獲得省級一等獎。她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8次、10次受到縣政府嘉獎;被評為“常德市師德建設先進個人”。

潘岳中

汨羅市桃林寺鎮新塘中學高級教師。42年鄉村教學,其中8年小學“全能教師”,中學教學30餘年,20餘年擔任班主任,大都教畢業班語文。他專注語文教學與科研,已發表論文4篇,獲縣級、市級、省級、國家級教學科研論文獎20餘篇;被中央教科所“十一五”科研課題《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課題組評為“優秀課題組長”。作為家裡的“頂樑柱”,經歷過喪子之痛、父母妻子疾病纏身、自己住院手術等人生困境,這並不妨礙他對教育對學生的摯愛和文學創作的追求。他輔導的學生有18人在市級以上作文、演講等比賽中獲獎。他已發表詩詞100餘首,擬出版個人詩集與散文集。

何碩陽

新邵縣嚴塘鎮小源完全小學校長、一級教師。從教29年,探索出一系列十分接地氣、適合農村孩子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興趣盎然。他愛生如子,對留守兒童更是傾注了特別的情感和心血。他建立了留守兒童台賬,在全鎮推行留守兒童代管家長制度,與普通教師、村幹部、村組長一道擔任“代管爸爸”、“代管媽媽”。他為學校建設長期無私付出,將一所薄弱村小打造成了新邵縣第一批5所“最美學校”之一,長期以來,學校綜合品質考評一直排在全縣前列。他先後5次被評為“縣優秀班主任”、“縣優秀教師”,3次被評為“縣優秀校長”。

王國軍

永興縣油麻鎮溪尾小學校長、高級教師。他38年工作在條件落後、環境艱苦的村小。他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筆桿子”,他發揮專長,在學校成立興趣小組,利用休息時間為學生無償輔導寫作、美術等,任教科目檢測排名總在縣、鄉前三名。指導學生5人獲國家級作文大賽獎,8人獲國家級書畫大賽獎。為改善學校條件、留住教師,他籌資修廁所、建宿舍,讓師生用起了乾淨的自來水。他的10篇論文獲國家級獎勵、19篇論文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在各級新聞報刊發表消息1000餘篇。他還出版了文學專集,多次獲縣政府嘉獎、記功,被評為縣“優秀教師”。

扶炳明

汝城縣第四中學二級教師。1999年從教,2006年開始走上化學課講臺。十多年來,他刻苦鑽研,虛心求教,迅速成為享譽全縣的化學骨幹教師,他所任教的化學中考合格率、優秀率多次位居全縣前列。曾獲郴州市化學教學比武“二等獎”,課件製作和教學論文分別獲得湖南省“一等獎”和“優勝獎”。他實踐“最溫暖的教育”,他用無私的愛溫暖學生,他資助的一名學生被評為“全國最美中學生”“全國最美孝心少年”。他先後3次獲得縣“優秀教師”和“優秀班主任”稱號、4次獲得縣政府嘉獎。

王雲真

新化縣吉慶鎮中心學校一級教師。她患有小兒麻痹症、腎結膿、腎萎縮、腦骨骨瘤。工作後又做過四次大型手術,但從不向命運低頭,依然堅強樂觀。她把全身心的愛傾注在學生身上。三尺講臺上,奇招迭出,激情不斷,讓學生易學、善學、樂學,是同事們教學上的“超級偶像”。歷年來,她所教的學科在質檢中總是第一名,任畢業班班主任曾創下全班50多人全部考入省、縣示範性高中的紀錄。她多次被評為婁底市“優秀教師”,多次獲得縣“十佳師德標兵”、縣政府嘉獎或記功等榮譽。

黃曉娟

道縣橋頭鎮橋頭中心小學一級教師。她紮根山區30年,以校為家。“做學生的媽媽,把學生當成自己的的孩子來教育。”雖然收入不高,但她資助的貧困學生就達200多人。她多次重病需要住院,卻要拖到假期,生怕耽誤一節課。她堅持自學和參加繼續教育培訓,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多次在全縣教學比武中獲獎。她歷年任教科目均獲教學片區同年級同科目第一名,連續三次獲縣級教學抽考同類學校同科目第一名。她先後20多次獲“十佳班主任”、“十佳教師”、“優秀教師”等市、縣級榮譽。

胡勇

會同縣金子岩侗族苗族鄉金子岩中學一級教師。他因患小兒麻痹症,左腳微跛。2013年又因腎炎引發高血壓致腦溢血住院,後病情惡化為尿毒癥。儘管貧病交加,但他對三尺講臺、對學生的熱愛卻絲毫不減。每週定期進行兩次透析和複查,他都先調好課,絕不耽誤學生。自己帶病堅持,對學生卻關懷備至:有學生常咳嗽發燒,冬天他就準備好小火箱;有學生沒錢買眼鏡,他就帶著去縣城配新眼鏡;他行走不便,家訪卻成了聯繫家長的重要形式。他所教地理科目在學業水準考試中位居全縣第四。他被評為縣“優秀教師”,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崔彩絨

慈利縣三合鎮莊塌中學一級教師。27年前她主動選擇回到條件艱苦的家鄉任教。14年前,她被查出癌症,與疾病抗爭後,她返回學校重拾教鞭;但坎坷磨難接踵而至,她又遭遇車禍重度昏迷與死神擦肩,丈夫癌症去世,債臺高築,兒子輟學等重大變故。“凡一切不能將我打倒的,都必將令我更加堅強”。她賣掉縣城的房子抵債,住進了學校宿舍,從此把學校當家、把孩子們當親人。她向善向上,癡心堅守,把全部心思用在了教書育人上,獲得張家界市“教學能手”稱號,2015年任教六年級數學和科學均進入全縣前十強。

向和玉

永順縣潤雅鄉九年制學校一級教師。她在偏僻的鄉村工作了33年,精心照料患病毒性腦炎的女兒和已進行肝移植手術的丈夫,工作從未耽誤。她先後為學生資助捐款近萬元,幫助他們克服了生活與學習上的困難,用愛心去感化問題學生,自籌資金設立學生“道德標兵”獎。她所任教學科在縣區教學比武中多次奪魁,先後獲得了“感動永順十大人物”、第二屆“湘西州道德模範”、“湘西傑出教師”、“紮根農村基層優秀人物”、“省優秀教師”等十多項榮譽稱號,2016年4月獲得“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符海鷗

瀘溪縣小章鄉中心完全小學二級教師。她從小有個教師夢,大學畢業後放棄了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放棄了就近照料父母和兒子的機會,甚至放棄了一段美滿的婚姻,在偏僻的村小堅守。她倡議成立了“小章愛心義工團隊”,共39位貧困學生得到愛心人士“一對一”長期資助,獲得資助金額62400元、衣物500多件以及大量的文具和書包。她還將自己的寢室建成“留守兒童之家”,因故不能回家或在家沒人照看的孩子她管吃管住。她先後5次年終考核被評為優秀,獲得縣人民政府嘉獎;2015年榮獲“湖南省實事助學基金傑出教師獎”。

2017年“湖南最可愛的鄉村教師”提名獎獲獎名單

(排名不分先後)

李春梅 耒陽市雅江學校 一級教師

楊美慧 津市市翊武中學 高級教師

劉望華 岳陽縣張谷英鎮饒村中學 高級教師

羅成 邵陽市大祥區檀江鄉中學 一級教師

趙永意 雙峰縣鎖石鎮中心學校 一級教師

廖道川 新田縣宏發圩中心小學 一級教師

黃傑 麻陽苗族自治縣郭公坪鎮中心小學 高級教師

湯遠青 張家界市永定區合作橋中心學校 一級教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