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女生選車看過來!推薦幾款適合女性的山地車

一輛舒適、性能優越的山地車總能帶你領略更多自然風光:在鄉間漫遊、在山路馳騁、在林道穿越, 盡情揮灑汗水, 放肆玩耍。 那麼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山地車, 阿志來支招!

1.確定騎乘類型和強度

依照山地車的類別來區分, 主要可以分為休閒運動和賽事競技等兩大類別, 前者的路線主要為柏油路和低難度的泥沙路, 同時欣賞沿途的風景 , 達到運動健身的目的, 後者的路線偏重口味, 騎乘強度和高度都有一定的水準, 考驗騎乘者的騎乘技巧, 並追求OFF-road運動的刺激和快感。

2.一定要親自試騎

3.選擇正確尺寸和FITTING

無論你選擇的騎乘類別是哪一種, 一定要選擇正確的車架尺寸, 並且進行FITTING調整適當的騎乘姿勢, 否則即便選擇最頂級的車款與零配件, 都無法滿足你的騎乘需求, 甚至影響身體的運動效能。 特別建議一點, 胯下與上管之間的距離最好可以高於兩指幅,

這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4.不可遷就男性車款

女款山地車與男款山地車設計差別:

一般而言女性較之男性普遍肩膀較窄, 所以在女車設計上車手把寬度較短, 以達到女性更舒適、更正確的騎乘姿勢, 若選用適合女性身高的小款男車則會有手臂打直甚至勉強夠著的尷尬,

不能愉悅的騎乘!

把立更短這也是為了適應女性上半身較短的緣故, 而鑒於多數女性手掌小、握力小的緣故, 握手把的設計也和男性的單車不一樣, 把套直徑更小, 適合更小的手型;

刹把的行程更短, 更容易操控山地車, 也能減輕肌肉的緊張感;

較低的上管和五通高度, 方便女性更輕鬆的跨上單車, 從心理暗示講也給女性更多安全感。

女車的曲柄較短, 對女性而言更省力舒適;

女性與男性相比較髖骨更寬, 因此坐墊也較寬以適應女性髖骨並達到舒適騎行的目的。

若是找不到合適的女性車款, 提醒女性車友也不要遷就于男性車款。 若是勉強使用, 長時間騎乘下來可能因為騎乘姿勢不正確,

進而造成運動傷害。

1、Liv Obsess Advanced

菁英級XC越野賽車, 是Liv第一台專為女性特別打造的單避震27.5寸的碳纖越野車, 使用Advanced等級碳纖車架, 加上27.5”的優勢—輕巧、靈活且易操作, 且保有極佳的穩定性;OverDrive2加大車首管設計和15mm軸心, 提升轉向精准度;PowerCore整合五通, 提供更好的踩踏效率,

乾淨俐落的內走線設計和一體式座管束, 是征服各大賽事和地形的利器!

2、美利達 維多利亞700

高端鋁合金打造的車架, 擁有較高的剛性以及較輕的重量;管材連接處焊點均勻美觀, 保證足夠連接強度;柔和的車架造型, 低跨點的設計上下車更方便;27段變速系統輕鬆滿足日常騎行, 油壓碟刹的守護讓騎乘更安心,手感舒適,制動平穩,鋁合金線控鎖定避震前叉,隨心所欲操控自如。

3、Norco Charger 林道版

經過升級的2016款戰馬系列搭載27.5寸(650B)規格輪組,其新設計理念就是可以在騎程中享受更多樂趣:你可以通過林間小徑抵達全新的目的地,然後輕鬆地騎上坡頂,獨自享受獨自俯衝到山坡另一邊的自信。這是一款易於保養、隨時準備就緒的自行車,你可以在更猛烈的衝鋒磨練戰鬥技巧與人車默契。較之以往,還有著更輕的重量和更高的剛性,這意味著騎乘者能體驗到更輕鬆的爬升與更快的下坡速度,當然還有更多的歡樂。

4、科菲迪斯 6500

AIFEL鋁合金高強度、輕量化的車架集成SP一體平焊技術、DB不等壁抽管技術。同時借助升級的微曲面設計,降低了整體重量。內走線設計,整車外觀上更加整潔,後叉持續升級,複雜曲面造型,在保障騎行舒適度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後叉的側向強度,在大傾角推把轉彎時,後輪側向支撐性明顯增強,帶來競賽級的性能。

5、MISSILE 雷神500

雷神系列是MISSILE 2017年主推的碳纖維山地戰車,雷神車架操控表現四平八穩,後部踩踏回饋積極,五通剛性經得起考驗,SHIMANO 30段變速,系統線管止栓、車架內壁等細節處理也十分到位,推出女性定制顏色,是一輛值得入手的27.5山地車。

6、GAMMAX 維納斯

GAMMAX專用6061鋁合金管材,採用機械成形工法,製造出具有豐富變化的立體管形,加上熱處理的加工方式,使高品質的雙抽管鋁材更適合製造出輕又強的車架,特別設計的碟刹勾爪,也整合了專有的立車支架系統,能提供在刹車時更佳的抗扭轉剛性,為安全加分。

7.雲豹 Ironwill 520

雲豹的入門車款,在塗裝上展現臺灣本土特色的原住民文化,重新設計過的2016 Fighter Zero以圖騰式的呈現方式,更具有現代化鋼管的特色。前三角採用雷諾520管材,後三角則是臺灣製造的鉻鉬鋼管,擁有鉻鉬鋼管傳統的舒適、穩定路感,是一款值得入門車友信賴的產品。

入門女性騎行愛好者還是建議選擇輕型XC山地車,待熟悉並掌握更多山地車騎行技巧,並且能夠適應更高強度的騎行,且自己也有意願和期許獲得更多山地越野騎行體驗時,可以選擇全避震的山地車型。

油壓碟刹的守護讓騎乘更安心,手感舒適,制動平穩,鋁合金線控鎖定避震前叉,隨心所欲操控自如。

3、Norco Charger 林道版

經過升級的2016款戰馬系列搭載27.5寸(650B)規格輪組,其新設計理念就是可以在騎程中享受更多樂趣:你可以通過林間小徑抵達全新的目的地,然後輕鬆地騎上坡頂,獨自享受獨自俯衝到山坡另一邊的自信。這是一款易於保養、隨時準備就緒的自行車,你可以在更猛烈的衝鋒磨練戰鬥技巧與人車默契。較之以往,還有著更輕的重量和更高的剛性,這意味著騎乘者能體驗到更輕鬆的爬升與更快的下坡速度,當然還有更多的歡樂。

4、科菲迪斯 6500

AIFEL鋁合金高強度、輕量化的車架集成SP一體平焊技術、DB不等壁抽管技術。同時借助升級的微曲面設計,降低了整體重量。內走線設計,整車外觀上更加整潔,後叉持續升級,複雜曲面造型,在保障騎行舒適度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後叉的側向強度,在大傾角推把轉彎時,後輪側向支撐性明顯增強,帶來競賽級的性能。

5、MISSILE 雷神500

雷神系列是MISSILE 2017年主推的碳纖維山地戰車,雷神車架操控表現四平八穩,後部踩踏回饋積極,五通剛性經得起考驗,SHIMANO 30段變速,系統線管止栓、車架內壁等細節處理也十分到位,推出女性定制顏色,是一輛值得入手的27.5山地車。

6、GAMMAX 維納斯

GAMMAX專用6061鋁合金管材,採用機械成形工法,製造出具有豐富變化的立體管形,加上熱處理的加工方式,使高品質的雙抽管鋁材更適合製造出輕又強的車架,特別設計的碟刹勾爪,也整合了專有的立車支架系統,能提供在刹車時更佳的抗扭轉剛性,為安全加分。

7.雲豹 Ironwill 520

雲豹的入門車款,在塗裝上展現臺灣本土特色的原住民文化,重新設計過的2016 Fighter Zero以圖騰式的呈現方式,更具有現代化鋼管的特色。前三角採用雷諾520管材,後三角則是臺灣製造的鉻鉬鋼管,擁有鉻鉬鋼管傳統的舒適、穩定路感,是一款值得入門車友信賴的產品。

入門女性騎行愛好者還是建議選擇輕型XC山地車,待熟悉並掌握更多山地車騎行技巧,並且能夠適應更高強度的騎行,且自己也有意願和期許獲得更多山地越野騎行體驗時,可以選擇全避震的山地車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