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0場地震都震不倒600歲的故宮,老外專拍紀錄片揭秘,竟因為有它

2017年8月8日, 晚9點19分,

發生了7級地震,

九寨溝山體斷裂堤壩崩塌,

但故宮, 世界現存最大的木質建築群之一

600年來, 經歷過數不清的雷電風雨,

變革、戰爭以及200多場地震, 次次都安然無恙, 這讓全世界都震驚了。

“歷經了200多場大大小小的地震, 故宮卻啥事兒也沒有?”

老外不相信, 於是扛著攝像機, 跑到北京,

試圖解開它背後的秘密。

一些專家學者、英國電視臺也來了,

專門拍了紀錄片《紫禁城的秘密》來揭秘。

故宮的專家特意做了一次

關於地震模擬實驗,

這次……他們用了10級震感。

首先選擇合適的木材, 手工鑿孔、打磨......

建成的這座1:5的故宮模型,

全程沒有使用過一根釘子, 一滴膠水,

學者看到搭建完成後的樣子,

不淡定了, 一臉的難以置信,

木頭房子夠結實嗎?

別說地震了, 感覺一推就倒呀

隨即我們的工作人員擰開了類比開關,

4.5、5.0的地震級別,

整個模型都開始搖晃了起來。

等強度加到7.5級時, 險些倒塌。

故宮專家很是鎮靜,

讓助手把震級加到了9.5級!

9.5級的震感, 可是相當於200萬噸炸藥的殺傷力。

直到升到10.1級時,

劇烈的搖晃下,

模型的柱子, 部分都已經離開了地面,

但30秒的模擬地震結束後,

它只是位置有一點偏移,

仍然穩穩的立在那裡,

英國學者激動地握著故宮專家的手說:

太!完!美!了!

原來支撐著故宮遇10級地震都不倒塌的秘訣是——斗拱

它是中國建築的特有結構,

由弓形和方形的木塊組成,

而榫卯的結合,不需一個鐵釘,一滴膠水

就可以讓兩塊木頭完美貼合。

不但能均勻托住極重的屋簷,

一旦發生地震,斗拱之間“鬆動”卻不散架的結構,靈活地抵消了地震的破壞力。

故宮的柱子都是平整豎立在地板上,並沒有深入地基中。

這樣發生可怕的地震時,柱子的位置最多發生輕微的偏移,

而不會被折斷,導致房屋失去支柱的力量,整個坍塌。

更讓外國建築學家震驚的是,

這些救命的細節,是中國的平凡匠人們,自己琢磨出來的。

故宮600年不倒的秘密沉澱著古人的智慧,

也打了無數質疑的老外的臉。

紀錄片一出,外網的評論都炸了,“太酷了,”“這就是一個奇跡”,“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趟故宮!”。

故宮的建造是一個奇跡,

對奇跡的保護修護則是一代一代人的使命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正是講了文物修復師如何十年如一日的修復故宮文物。

木器組的屈峰師傅,一度想要離開故宮,卻花了十年時間悟出中國匠人的真相:

中國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個人一樣,他是用人的品格來要求這個椅子。

中國古代人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

“一輩子這麼長,我們不趕時間。”

匠人們的名字或許會被人忘記,

但故宮就在那裡,

記載著歷史,

也訴說著中國匠人的傳奇。

英國學者激動地握著故宮專家的手說:

太!完!美!了!

原來支撐著故宮遇10級地震都不倒塌的秘訣是——斗拱

它是中國建築的特有結構,

由弓形和方形的木塊組成,

而榫卯的結合,不需一個鐵釘,一滴膠水

就可以讓兩塊木頭完美貼合。

不但能均勻托住極重的屋簷,

一旦發生地震,斗拱之間“鬆動”卻不散架的結構,靈活地抵消了地震的破壞力。

故宮的柱子都是平整豎立在地板上,並沒有深入地基中。

這樣發生可怕的地震時,柱子的位置最多發生輕微的偏移,

而不會被折斷,導致房屋失去支柱的力量,整個坍塌。

更讓外國建築學家震驚的是,

這些救命的細節,是中國的平凡匠人們,自己琢磨出來的。

故宮600年不倒的秘密沉澱著古人的智慧,

也打了無數質疑的老外的臉。

紀錄片一出,外網的評論都炸了,“太酷了,”“這就是一個奇跡”,“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趟故宮!”。

故宮的建造是一個奇跡,

對奇跡的保護修護則是一代一代人的使命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正是講了文物修復師如何十年如一日的修復故宮文物。

木器組的屈峰師傅,一度想要離開故宮,卻花了十年時間悟出中國匠人的真相:

中國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個人一樣,他是用人的品格來要求這個椅子。

中國古代人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

“一輩子這麼長,我們不趕時間。”

匠人們的名字或許會被人忘記,

但故宮就在那裡,

記載著歷史,

也訴說著中國匠人的傳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