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在外奔波紮根的溫商董永樂 自把溫商當晉商

山西琪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永樂

董永樂是個地道的溫州人。 但是說起了山西, 他會很自然地用“咱們山西”來表述。

董永樂是個有著超強責任感的真男兒。 但是說起了父母妻兒, 他會不經意地紅了眼眶, 用手悄悄擦拭。

26年前, 20歲, 董永樂第一次走出家門, 從溫州樂清老家來到太原, 開始“獨闖天涯”的生活, 他說, 不管別人怎麼看, 我在山西, 就是山西人, 就是晉商。 “我是把第二故鄉當成了自己家的溫州晉商。 ”

想賺大錢第一站就到了山西

壯實的中等身材, 膚色略黑的濃眉大眼, 無論哪一個特徵, 第一眼你都不會把董永樂和南方商人聯繫在一起。

他說, 來山西的目的很簡單, “就是為了賺錢。 ”之前只是做做摩托車修理, 當過學徒, 也當過師傅, 但作為家裡的老大, 脫貧致富、光耀門廳的重任, 很自然地落在了“長兄”肩上。 於是, 當有個老鄉說, 一起到山西看看吧。 他不假思索地選定了這個甚至從未在腦海中出現過的城市。

作為中國低壓電器之都的溫州柳市, 是董永樂20歲前寸步未離過的家鄉。 “我們那裡幾乎家家都在做著低壓電器生意, 靠著每天的耳聞目染, 不用學也能算是半個行家。 ”1993年, 帶著借來的2000元本錢, 除去了路費、租房開銷, 董永樂在太原租了個櫃檯, 居然很順利地賺到了人生的第一筆“大錢”, “第一年做生意真的很順, 靠著老鄉的人脈和關照,

幾個月時間, 我就掙了十萬塊……”沒有絲毫從商經驗的董永樂發現, 原來錢這麼好賺, 他開始飄飄然, 眼光盯上了“大生意”, 但失敗似乎比成功來得更快、更容易。 沒多久, 他不僅賠光了積蓄, 還負債累累, 甚至還上過當、受過騙……“最窮的時候, 我身上只有兩塊錢, 吃不起飯, 只能買饅頭。 ”雖然是在說著自己曾經遭遇的困境, 但董永樂講得輕鬆隨意, 我們還來不及體會當年他的“苦難歲月”, 卻被他話鋒一轉, 帶進了另一種深情, “那個時候一個人, 真的感到孤苦伶仃。 偶爾會給父母打個電話報平安, 但怕他們擔心, 從來也只會報喜不報憂……”眼眶裡明顯晶瑩閃爍的董永樂, 笑著和我們說:“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哪裡來的那份勇氣和自信,
就非常堅定地認為, 只要還年輕, 只要我肯幹、肯吃苦, 就一定能成功。 ”

因為沒有退路, 所以只能選擇堅持。 說起來簡單, 但真正要付諸現實, 董永樂說, 創業, 真的很苦。 所幸, 他堅持了下來。 源於父輩的堅韌, 讓他終於等來了人生的轉機——1996年, 小董結婚了, 一個山西陽泉姑娘走進了他的生活。 沒有聘禮, 沒有酒席, “我們有的只是一張結婚證。 ”飽含著對愛人深深的歉意, 這個大男人義正詞嚴地宣佈:“別管我現在是不是負債, 但這輩子, 我一定會讓你過上好日子。 ”董永樂的人生從此變得不一樣, 從“只想著賺大錢”變得腳踏實地, “有家了, 就要對家負責任。 老婆說, 我們可以先積累, 一年不行, 可以三年, 可以十年……”從1996年到2008年, 當這個小家迎來了第二個新生命的時候,

山西琪杭科技有限公司也誕生了——“這是以兩個孩子的名字命名的、屬於我們自己的公司。 ”董永樂此時的眼底, 有源于父愛的慈祥, 有事業有成的興奮, 更多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幸福神采。

用心付出就一定會收穫真心

據說, 在溫州商人的財富觀念中, 做生意是一定要有合作夥伴的, 而且, 首選的就是家人。 “1999年, 老婆算是正式開始和我合夥做生意。 我們一個守店, 一個拿貨。 後來成立了公司, 老婆就專職做管理, 我負責經營。 ”董永樂說, 負責任的男人, 不僅是要對自己的小家庭負責, 更要對自己的企業、員工負責。 “企業利潤多了, 也讓員工跟著提高待遇。 公司有跟著我們一起十幾年的員工, 我承諾過,

只要他們信任我, 買房、買車, 我包了。 ”

用心交往, 應該是董永樂這輩子都會遵循的處事之道。 他說:“媽媽雖然沒有多少文化, 但她教會了我善良。 這個世界上, 只要你付出的是真心, 別人一定都會感覺得到。 ”對朋友如此, 對員工亦然。 琪杭科技的企業文化, 說到底就是家文化。 “親如一家人, 每一個人都是在為我們這個家, 為自己而努力。 心往一處想, 勁兒往一處使, 怎麼能不成功?”都說溫州人不缺的是聰明, 但在董永樂看來, 商人, 其實沒有聰明一說, “當年和我一起來到山西年齡相仿的同鄉, 大概有百餘人, 到現在堅持下來的不過十幾個。 只要認准了方向、沉下心, 受得住辛苦, 堅持到底, 就會守得雲開見月明。 ”

堅持, 經商的不二法則, 也成了董永樂的教育理念。“平時和孩子們交流的時候,除了會給他們講自己的經歷,我說的最多的還是堅持,無論做什麼,都不要輕易放棄。大兒子今年也剛好20歲,我和他很認真地交談過,當年我20歲出門開始闖蕩生活,現在他也應該走出去。而且我不會給他很多錢,但我會給孩子創造一個平臺,讓他們去自己發揮、發展。”

董永樂說,他的性格裡更多的是北方人的特質,豪爽而義氣。他說,做生意要一個好漢三個幫。只要是在能力範圍之內的,我一定會竭盡全力去幫助別人。也許就是這樣的一種吸引力,才讓他不遠千里,選擇了山西作為第二故鄉,選擇晉商作為自己的身份標籤。對於究竟是溫州商人,還是晉商的話題,董永樂的北方性格一覽無餘,他非常爽朗地笑道:“其實天下商人,同屬一宗。無論溫州商人還是晉商,都沒有區別,兼具誠信、吃苦耐勞的傳統美德。在我看來,人品,才是一個商人最重要的財富。”

(原標題:《董永樂:把山西當家的溫州商人》,原作者:劉玲。編輯林如玨)

也成了董永樂的教育理念。“平時和孩子們交流的時候,除了會給他們講自己的經歷,我說的最多的還是堅持,無論做什麼,都不要輕易放棄。大兒子今年也剛好20歲,我和他很認真地交談過,當年我20歲出門開始闖蕩生活,現在他也應該走出去。而且我不會給他很多錢,但我會給孩子創造一個平臺,讓他們去自己發揮、發展。”

董永樂說,他的性格裡更多的是北方人的特質,豪爽而義氣。他說,做生意要一個好漢三個幫。只要是在能力範圍之內的,我一定會竭盡全力去幫助別人。也許就是這樣的一種吸引力,才讓他不遠千里,選擇了山西作為第二故鄉,選擇晉商作為自己的身份標籤。對於究竟是溫州商人,還是晉商的話題,董永樂的北方性格一覽無餘,他非常爽朗地笑道:“其實天下商人,同屬一宗。無論溫州商人還是晉商,都沒有區別,兼具誠信、吃苦耐勞的傳統美德。在我看來,人品,才是一個商人最重要的財富。”

(原標題:《董永樂:把山西當家的溫州商人》,原作者:劉玲。編輯林如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