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老師最易犯的職業病這樣來防

為人師者堅守的是一方講臺, 傳授的卻是古今中外的浩瀚學識, 那裡煙波浩渺, 師者學海拾貝, 精挑細選;

為人師者守衛的是一間教室,

耕耘的卻是莘莘學子的精神家園, 那裡百業待興, 師者篳路藍縷, 以啟山林。

小時候, 老師這個詞在我的腦海裡, 僅僅是一個稱呼。 隨著年齡的增長, 我漸漸地認識到這兩個字蘊含了太多太多的內容。 有尊敬、有愛戴、有崇拜……

今天又是教師節, 您的身體還好嗎?

您不僅為教育事業“操碎了心”, 而且還將健康的身體也“奉獻”給了祖國的小花朵們。 據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介紹, 在該院耳鼻咽喉科、脊柱外科中心、介入與血管外科等門診時常有教師的身影, 由於他們獨特的職業性質, 聲帶、頸腰椎、下肢等傷痕累累。

不當發音易發聲帶小結

中大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黃志純介紹, 慢性咽喉炎在教師群體中的發生率幾乎為100%, 而10個教師就有5個有聲帶小結。 引起的原因主要與經常用聲以及粉塵的刺激有關。 慢性咽喉炎會導致局部黏膜充血, 發炎, 水腫, 表現為聲音嘶啞, 不適, 在長期慢性咽喉炎的基礎上, 特別是感冒後和不當用聲的激化作用, 會加重症狀, 使局部水腫變成小結,

如果再不注意聲帶的休息, 會在慢性炎症的基礎上繼續惡化, 最終形成聲帶息肉。 一旦形成息肉, 病人就會很痛苦, 只有通過手術解決。

黃志純指出, 有的老師在出現聲音嘶啞的時候, 會更加使勁地發聲, 便於學生聽見, 這將導致疾病更加嚴重, 息肉越來越大, 有的來就醫時, 甚至發現息肉都快“封喉”了, “所以, 老師務必科學用嗓, 不然將嚴重影響其職業生涯。 ”另外, 對於教師, 感冒應該引起注意, 因為咽喉受到炎症、病毒的感染, 很容易導致局部充血水腫引起聲音嘶啞。 這時候應該及時就診用藥治療, 使急性咽喉炎得到很快恢復, 否則由急性轉為慢性, 根治較難。

久坐不鍛煉, 頸椎都受不了

中大醫院中醫骨傷科主任屈留新介紹, 教師是頸椎病的高發人群, 這是由於教師長時間的 “伏案工作式”姿勢, 導致頸椎周圍的肌肉、韌帶功能下降, 影響到頸椎穩定性, 出現周圍血管、神經組織受到擠壓, 產生頸椎病, 嚴重的甚至引發頸性併發症。 除了“不當”姿勢外, 鍛煉太少也是原因之一。

屈留新為教師保護頸椎支招:強體育鍛煉。 可以選擇快步走、慢跑等簡單易行的鍛煉方法。 每週鍛煉三次, 每次能在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 也可以選擇瑜伽、太極拳、游泳、打羽毛球等體育項目, 這些都有利於頸背肌肉的鍛煉。 改變習慣, 不斷調整姿勢。 講課時注意改頸項轉動為全身轉動, 伏案工作每隔20分鐘要抬頭轉頸作放鬆運動。 在使用電腦時, 應該儘量使用略低一些的座椅, 以免長時間低頭。 當出現頸部不適症狀要及時就診, 不要耽誤治療時機。

“長坐久站”易致腰肌勞損

教師平時工作比較忙, 一天下來比較勞累, 缺乏主動的體育運動, 平時又“長坐久站”, 即長時間站立講課, 再加上長時間的伏案備課、批改作業等, 讓腰部長期承重, 特別容易造成腰背部肌肉勞損,甚至引起腰椎的病變。

中大醫院脊柱外科中心醫生吳小濤提醒,教師應該養成主動體育鍛煉的習慣。針對教師“長坐久站”的職業特點,專家建議教師在長時間伏案工作時一定要保持正確的坐姿,同時工作一小時左右應該站起來活動一下,讓頸椎和腰部都得到一定的放鬆,上過課之後也可以做一些彎腰扭腰的動作進行放鬆。

站久了,腿上“青筋”爆出

一天連續四五節課,“綠色的蚯蚓”爬上了腿上。中大醫院介入與血管外科醫生朱海東介紹說,長久的站立,血淤積在下肢遠端,致使壓力過大,血管出現擴張,淺表可能就會爆出“青筋”。而由於腿部的壓力過大,血液的回流受到影響。如果長此以往,則可能腿部的代謝受到影響,神經感覺減弱,色素沉積,一旦出現破潰,則有可能會出現“老爛腿”。

朱海東建議,教師儘量避免久坐和久站,每半個小時起身運動一下小腿,回家之後使用枕頭把腿墊高,促進腿部血液迴圈。平時儘量穿舒適的平跟鞋,每晚睡覺前,最好用45度左右的熱水泡泡腳,既能消除疲勞,也能活血化淤。如果靜脈曲張嚴重的話,建議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關治療。

開學了,教師焦慮了

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醫師袁勇貴介紹說,有調查顯示,有62.5%的教師都處於心理健康不佳的狀態。很多教師出現倦怠表現,精神疲憊,體力明顯透支,缺乏工作熱情和創新力;無成就感,感覺工作付出不少但成績不大,喪失職業理想;在工作上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在情緒上常常表現為焦躁不安、緊張、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責等等。

專家提醒,保證充足的業餘時間。教師應注意培養自己的業餘愛好,使自己的業餘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不斷提高生活境界,在積極的休息中使自己的心理得到調適,從而保持愉悅的情緒、飽滿的熱情。最重要的是教師朋友要學會緩解心理壓力。以平常的心態,面對自身的工作。學會轉移注意力和壓力,學會宣洩不良情緒,以便隨時調節自己的心態。嚴重影響工作時,要找專業心理醫生治療。

特別容易造成腰背部肌肉勞損,甚至引起腰椎的病變。

中大醫院脊柱外科中心醫生吳小濤提醒,教師應該養成主動體育鍛煉的習慣。針對教師“長坐久站”的職業特點,專家建議教師在長時間伏案工作時一定要保持正確的坐姿,同時工作一小時左右應該站起來活動一下,讓頸椎和腰部都得到一定的放鬆,上過課之後也可以做一些彎腰扭腰的動作進行放鬆。

站久了,腿上“青筋”爆出

一天連續四五節課,“綠色的蚯蚓”爬上了腿上。中大醫院介入與血管外科醫生朱海東介紹說,長久的站立,血淤積在下肢遠端,致使壓力過大,血管出現擴張,淺表可能就會爆出“青筋”。而由於腿部的壓力過大,血液的回流受到影響。如果長此以往,則可能腿部的代謝受到影響,神經感覺減弱,色素沉積,一旦出現破潰,則有可能會出現“老爛腿”。

朱海東建議,教師儘量避免久坐和久站,每半個小時起身運動一下小腿,回家之後使用枕頭把腿墊高,促進腿部血液迴圈。平時儘量穿舒適的平跟鞋,每晚睡覺前,最好用45度左右的熱水泡泡腳,既能消除疲勞,也能活血化淤。如果靜脈曲張嚴重的話,建議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關治療。

開學了,教師焦慮了

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醫師袁勇貴介紹說,有調查顯示,有62.5%的教師都處於心理健康不佳的狀態。很多教師出現倦怠表現,精神疲憊,體力明顯透支,缺乏工作熱情和創新力;無成就感,感覺工作付出不少但成績不大,喪失職業理想;在工作上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在情緒上常常表現為焦躁不安、緊張、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責等等。

專家提醒,保證充足的業餘時間。教師應注意培養自己的業餘愛好,使自己的業餘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不斷提高生活境界,在積極的休息中使自己的心理得到調適,從而保持愉悅的情緒、飽滿的熱情。最重要的是教師朋友要學會緩解心理壓力。以平常的心態,面對自身的工作。學會轉移注意力和壓力,學會宣洩不良情緒,以便隨時調節自己的心態。嚴重影響工作時,要找專業心理醫生治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