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貝爾格勒風光

節目預告

本期嘉賓 田真

塞爾維亞這個看似陌生的國家, 其實是與中國最親密的歐洲國家之一。 首都貝爾格勒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交通的重要樞紐, 被譽為“巴爾幹的大門”和“中歐的大門”。 當你漫步在繁華時尚的米哈伊洛大公步行街, 在特色餐廳“卡法納”品嘗熏肉、烤腸等當地美食時, 當地人可能會請你喝上一杯、跳上一曲。 你的行囊準備好了嗎?邊走邊看, 分享塞爾維亞情緣

這裡是貝爾格勒

卡萊梅格丹(kalemegdan)在土耳其語裡的意思是城堡、戰場, 沒錯, 號稱“歐洲火藥桶”的塞爾維亞就是以此而得名。 走在城堡內, 似乎仍然可以感覺到從2000多年前一直到21世紀前夕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的大大小小200多次戰爭。 Kalemegdan是歷史的最好見證者。

Kalemegdan既是一個城堡, 也是一個公園, 現在所能看到的主體建築始建於17世紀, 內部也有一些中世紀的大門、伊斯蘭風格的墳墓和土耳其浴室。

雖然歷經滄桑,但是這片土地依舊保持著300多年前的模樣,就像這個倔強的民族一樣,永遠守護著貝爾格勒的這兩條母親河——多瑙河和薩瓦河。

Kalemegdan已經成為貝爾格勒乃至塞爾維亞的象徵,勝利者雕像屹立在兩河交匯處,左手托著獵鷹,右手握著長劍,注視著中歐方向,守衛著這片飽經戰火煎熬的大地。

聖薩瓦大教堂(塞爾維亞語:Храм светог Саве/Hram svetog Save)是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的一座東正教會教堂,是全世界有名的東正教教堂,排名世界十大教堂之一。

該教堂供奉的聖薩瓦(1174-1236年),是塞爾維亞歷史上的一位王子,是塞爾維亞東正教會的創始人和第一位大主教,是塞爾維亞的法律和文學的奠基人,並且還是塞爾維亞學校和學生的守護神。

教堂位於貝爾格勒市區的弗拉查爾高地,那是1595年奧斯曼帝國首相思南帕夏焚燒他遺體的地方,這之後,塞爾維亞人舉著帶有薩瓦聖像的大旗打響了反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戰爭。

300年後的1895年,在聖薩瓦遺體被燒毀的地方開始建立聖薩瓦教堂,它也許是這個城市中最宏偉的建築。不過,由於資金問題和戰爭,大教堂至今也沒有完工,建造教堂的資金完全來自于信徒的捐贈。

關於聖薩瓦教堂的很多故事,還是請您自己來瞭解品味吧。

雖然歷經滄桑,但是這片土地依舊保持著300多年前的模樣,就像這個倔強的民族一樣,永遠守護著貝爾格勒的這兩條母親河——多瑙河和薩瓦河。

Kalemegdan已經成為貝爾格勒乃至塞爾維亞的象徵,勝利者雕像屹立在兩河交匯處,左手托著獵鷹,右手握著長劍,注視著中歐方向,守衛著這片飽經戰火煎熬的大地。

聖薩瓦大教堂(塞爾維亞語:Храм светог Саве/Hram svetog Save)是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的一座東正教會教堂,是全世界有名的東正教教堂,排名世界十大教堂之一。

該教堂供奉的聖薩瓦(1174-1236年),是塞爾維亞歷史上的一位王子,是塞爾維亞東正教會的創始人和第一位大主教,是塞爾維亞的法律和文學的奠基人,並且還是塞爾維亞學校和學生的守護神。

教堂位於貝爾格勒市區的弗拉查爾高地,那是1595年奧斯曼帝國首相思南帕夏焚燒他遺體的地方,這之後,塞爾維亞人舉著帶有薩瓦聖像的大旗打響了反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戰爭。

300年後的1895年,在聖薩瓦遺體被燒毀的地方開始建立聖薩瓦教堂,它也許是這個城市中最宏偉的建築。不過,由於資金問題和戰爭,大教堂至今也沒有完工,建造教堂的資金完全來自于信徒的捐贈。

關於聖薩瓦教堂的很多故事,還是請您自己來瞭解品味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