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6歲當上小講師,過個不一樣的教師節

6歲的孩子在做什麼?

逛遊樂場、看動畫片, 或許是這些學齡前小萌娃最常見的“打開方式“。 然而, 在一堂網校直播課上, 6歲的張馨伊已經成為年齡最小的主講老師。

“這道題還有更簡單的解法哦~”在馨伊7月9日的直播課首秀上, 她用流利的語言、明晰的邏輯, 引得線上觀看的家長和學生連連叫好:“厲害了, 我的小講師!”

(7月9日張馨伊網校直播課場景)

其實, 小馨伊的“厲害”不止於此。 雖然她今年只有6歲, 但是已經獲得了21世紀英語演講比賽的全國總冠軍、2017年全國少兒講題大賽的一等獎。

獲得大賽冠軍時, 談起學習, 小馨伊說:“不管你多大, 不管你是老師學生, 還是老人小孩, 你都需要學習!”

是怎樣的家庭教育, 讓她在具備好的學習能力的同時, 又對學習充滿著濃烈的興趣?“與其總羡慕別人家小孩, 不如先做個‘別人家的家長’。 ” 馨伊的家長說道。 定期召開“家庭教育大會”、對馨伊的教育問題進行討論,

通過不斷閱讀和請教, 學習最新的教育方法。 在幫助小馨伊得到成長和提升的同時, 馨伊的家長也整理出了自己的一套教育寶典:

一、從玩開始, 打開孩子認知大門

幼稚教育專家陳鶴琴曾說:“孩子的知識是從經驗中獲得的, 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遊戲。 ”讓孩子在遊戲中快樂地學, 是馨伊家長的第一個法寶。

馨伊有很好的表達能力, 三歲就能落落大方地面對鏡頭講故事;而會“講故事”, 就是通過“角色扮演”的遊戲學起來的。 置身於喜歡的故事、換位思考, 現在, 她不僅能複述故事本身, 還能根據角色變換不同的語氣和神態。

除了會講故事, 馨伊還是一個成語達人。 她學習成語的方法, 就是玩“猜詞遊戲”: 通過一個比劃一個猜的快速聯想和回答,

不僅能牢牢記住成語本身的意思, 還能活學活用。

玩遊戲是孩子的天性。 馨伊現在在讀的學而思網校直播課, 正是將孩子喜歡的故事、動畫、遊戲融入課堂, 這為像馨伊一樣的網校學生們打開了熱愛學習的大門。

二、勇敢嘗試, 用陪伴和鼓勵激發興趣

“多鼓勵、讓孩子勇敢嘗試。 ”——這是馨伊家長的第二個法寶。

“遇到下雪天, 有的家長會怕孩子跌倒或感冒, 但我們會鼓勵馨伊觸摸和感受一下雪花。 ”

從第一次講故事、舉手回答問題, 到參加大賽、講題演講, 家人對馨伊的培養更多抱著一種多鼓勵嘗試、不強制干涉的態度。 正是這些嘗試, 讓馨伊從小就樹立起了自信;如今的她面對問題和挑戰時,

不僅不會被困難嚇退, 反而更願意先“試一試”。

興趣之於學習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看到直播課上流利講解數字問題的馨伊, 你一定不會相信, 數學曾是她不喜歡的學科。 當問到她“為什麼能學這麼好”時, 小馨伊開心地答道:“因為媽媽覺得我能學好!”從不喜歡到很喜歡, 家人的陪伴和鼓勵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言傳身教, 良性計畫培養有益習慣

“最好的教育是言傳身教。 ”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 家長首先以身作則, 這是馨伊家長的第三個法寶。

對於學齡前的兒童來說, 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孩子行為的範本。 家庭教育對孩子各方面的發育都有關鍵意義的影響。

在家人的影響下, 小馨伊養成了每天堅持學習的好習慣。

馨伊有一張自己的時間安排表, 早晨起床先去樓下跑步, 回來看無字幕的英語短片, 然後學習成語或其他課程。 正是這些日積月累的努力, 為她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讓她能夠在大賽和直播課上大放異彩、脫穎而出。

好的教育, 能喚醒孩子身上良好的生活習性和內在潛力。 6歲就斬獲大賽冠軍、當上網校主講老師的小馨伊, 她的出色與陪伴她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馨伊家長正是從孩子的個性出發, 激發興趣、培養習慣, 引導孩子主動學習, 將“成長交給馨伊自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