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專訪 | 硬蛋科技劉宏蛟:智慧硬體供應鏈生態帝國的構建

硬蛋的商業模式是個謎。

網上有無數篇關於硬蛋的報導, 卻沒有一篇能夠講清楚它的商業模式。 有人說硬蛋是一個智慧硬體孵化器,

也有人覺得他們是B2B電商平臺, 還有人認為硬蛋是一個智慧硬體領域的內容公司, 眾說紛紜。

要弄明白硬蛋的商業模式, 得先瞭解它的母公司:中國最大的電子製造企業線上採購平臺, 科通芯城。

這家公司由康敬偉於2011年創辦, 2014年在香港主機板上市。 上游擁有英特爾、微軟等國際知名IC元器件品牌供應商, 下游對接國內外中小電子製造企業。 作為IC元器件自營電商平臺, 科通芯城的模式類似於京東, 通過從供應商那裡大量採購, 獲得成本優勢, 再利用這種優勢, 實現將IC元器件低價賣給電子製造企業。 與京東不同的是, 科通芯城的客戶不是C端消費者, 而是B端的電子製造企業。

而硬蛋科技成立於2014年, 是科通芯城旗下垂直于智慧硬體行業的供應鏈平臺。

從某種意義上講, 創立之初的硬蛋科技就是縮小版的科通芯城, 只不過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只專注于智慧硬體行業。

今天的硬蛋, 已經成長為中國最大的智慧硬體企業創新創業平臺, 擁有20000多家智慧硬體企業客戶, 16000家供應鏈廠商。 在科通芯城2016年216.5億元人民幣的GMV中, 硬蛋貢獻了51.26億元人民幣, 占比達24%。 2016年, 硬蛋實現了營收平衡。

科通芯城兼硬蛋科技CMO劉宏蛟對品途商業評論表示, 除了線上的供應鏈業務, 硬蛋正在佈局金融和管道銷售, 這三塊業務共同構成了硬蛋的商業模式。

硬蛋商業模式

劉巨集蛟表示, 硬蛋商業模式中, 供應鏈收入是最主要的變現模式, 其次是金融業務, 最後才是管道銷售。

在供應鏈上, 硬蛋扮演的是連接者的角色。 硬蛋供應鏈主要提供兩種服務:硬蛋Link和IOT超市。 其中, 硬蛋Link類似于一個仲介平臺, 作用是説明智慧硬體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建立聯繫, 其服務的上游企業是提供智慧硬體晶片、模組等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下游則是無數擁有idea的創新者。

這些創新者可以在硬蛋Link上發佈需求, 由硬蛋Link幫助他們對接相應的軟硬體解決方案供應商, 實現從idea到產品的整個流程。 據瞭解, 硬蛋Link2016年共收到了1686個對接需求, 並完成了1669個對接服務案例。

而IOT超市實際上就是類似科通芯城一樣的電商平臺, 智慧硬體企業可以在硬蛋IOT超市採購需要的晶片和模組, 硬蛋賺取相應的差價或分成。 劉巨集蛟向記者透露, IOT超市的產品大部分是硬蛋自營, 而其主要交易額來源於優質頭部客戶。 在去年50多億的GMV中, 頭部客戶的貢獻占比最大。 她打了個比方, 去年硬蛋平臺的轉化率是1%, 如果按20000家客戶來算, 那麼平臺50多億的GMV主要就是來自於200家頭部客戶。 “這也是做To B的一個好處,

很多做To C、做互聯網的人難以理解為什麼一個訂單就能有幾百萬、幾千萬美金。 其實背後的邏輯很簡單, 生意的本質就是要把握住行業中最好的客戶, 完成頭部對頭部的交易。

劉宏蛟表示, 隨著平臺轉化率的提升, 交易額將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間。 按照目前1%轉化率貢獻50億交易額來算, 如果實現10%的轉化率,那就意味著交易額從50億變成了500億。而轉化率會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而提高,市場需求又會隨著IOT行業的爆發而爆發,所以,未來還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硬蛋商業模式的第二部分是金融業務。劉宏蛟介紹說,硬蛋金融包括供應鏈金融、服務換股、投資、並購等形式。其中,服務換股於2016年年中提出,當時硬蛋發佈了一個“聚投100計畫”,希望通過整合硬蛋平臺的供應鏈端和投融資能力,與硬蛋合作夥伴共同扶持100個智慧硬體企業,一方面解決平臺客戶的創業難題,另一方面實現平臺的變現。而投資、並購計畫實際上是“聚投100”的升級版,2017年2月22日,硬蛋公佈“聚投100基金計畫”,準備投資大健康、智慧汽車、智慧家居、人工智慧等IOT領域的企業。劉宏蛟告訴品途商業評論,今年上半年會先在北京、深圳、香港三地發三支基金,而投資形式不僅包括VC,還有PE和並購。

管道銷售是硬蛋商業模式的第三部分。硬蛋利用自己掌握的管道資源,説明廠商對接產品銷路,相當於一個代理商的角色。不過劉宏蛟表示這一部分並不是硬蛋目前的重點業務。

2017年戰略

對於硬蛋2017年的發展方向,劉宏蛟喜歡用上半場和下半場兩個詞來概括。她認為,2017年以前,硬蛋處在構建品牌、連接資源、形成商業模式的上半場階段,而從2017年開始,硬蛋進入了下半場,要探索商業模式上的更多可能性。具體來說,就是夯實供應鏈優勢、發力金融、盤活平臺資料。

夯實供應鏈優勢和發力金融,實際上是對硬蛋商業模式的繼續挖掘。而盤活平臺資料則是一種全新的探索。

硬蛋平臺沉澱了數萬家智慧硬體企業和晶片模組供應鏈企業的資料,在劉巨集蛟看來,這些資料目前至少擁有兩方面應用價值。

其一,通過資料可以瞭解中國智慧硬體行業發展趨勢。事實上,硬蛋曾利用這些資料發佈過一份智慧硬體行業報告,其中提到,中國智慧硬體行業創業正趨於理性,大家開始重視外觀設計與品質,開始從大而全的模式變成單點突破,開始追求技術創新。另外,產業鏈正在被打通,上游的傳統製造企業開始往下拓展,下游的創業企業也開始向上游輸出技術和服務。

其二,利用硬蛋平臺資料可以實現精准行銷的目的。4月份將要上線的APP“in頭條”就是這樣一個行銷載體。

in頭條首先是一個深度垂直於IOT領域的知識分享平臺,這種形式可能和知乎比較像,但它同時又是一個IOT內容的生產平臺,類似於得到APP。“有人認為in頭條實際上是我們的內容創業專案,但我更認為它是基於我們大資料的一個精准行銷平臺,通過這個平臺能盤活我們上萬家的企業客戶,讓他們聯繫更緊密。”劉巨集蛟說,“至於它到底是內容還是其他形式,這個不重要,任何形式都可以拿來主義,只要能為我所用。”

硬蛋競爭壁壘

硬蛋模式在中國很難找到第二個。

“有和我們某一個點的業務類似的公司。比如說有專門做供應鏈的公司,做投資的公司也有無數,但和我們完全一樣的公司沒有。”劉宏蛟說,“原因主要有三點,第一,因為今天的創業環境和幾年前已經不一樣了,產品為導向的創業逐漸變成了資源導向,考驗的是駕馭資源、連接資源的能力,而這個門檻非常高;第二個原因可能是,我們的商業模式很多人未必能看懂,而這考驗的是你的商業遠見能力。有人認為硬蛋是一個智慧硬體孵化器,也有人覺得我們是B2B的電商平臺,等in頭條做出來之後,可能還有人會說我們是一個智慧硬體領域的內容公司;第三,硬蛋不是簡單的資訊網頁,我們首先要對行業足夠瞭解,要知道產業鏈怎麼玩,既要懂製造業,又要懂互聯網,這些連BAT都做不到,何況其他企業?”

談到別人眼中的硬蛋商業模式,劉巨集蛟特別想澄清的一點是,硬蛋不是一個孵化器,而是一個連接器。“我們不孵化企業,我們提供的是support與合作。硬蛋可能出現在企業的任何成長階段,而這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的,當企業需要晶片解決方案,我們就出現,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支援,完成一次合作。”

而作為行業先行者,風險與機會並存。硬蛋每天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跟很多公司一樣,他們也是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前進。

“我們努力做好今天的每一件事,至於2018年會怎樣,未來會怎樣,who knows?”劉宏蛟說。但可以確定的是,硬蛋正走在成為未來製造業入口的路上,一個智慧硬體供應鏈生態帝國正在形成,而這是他們硬撼BAT的方式。

如果實現10%的轉化率,那就意味著交易額從50億變成了500億。而轉化率會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而提高,市場需求又會隨著IOT行業的爆發而爆發,所以,未來還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硬蛋商業模式的第二部分是金融業務。劉宏蛟介紹說,硬蛋金融包括供應鏈金融、服務換股、投資、並購等形式。其中,服務換股於2016年年中提出,當時硬蛋發佈了一個“聚投100計畫”,希望通過整合硬蛋平臺的供應鏈端和投融資能力,與硬蛋合作夥伴共同扶持100個智慧硬體企業,一方面解決平臺客戶的創業難題,另一方面實現平臺的變現。而投資、並購計畫實際上是“聚投100”的升級版,2017年2月22日,硬蛋公佈“聚投100基金計畫”,準備投資大健康、智慧汽車、智慧家居、人工智慧等IOT領域的企業。劉宏蛟告訴品途商業評論,今年上半年會先在北京、深圳、香港三地發三支基金,而投資形式不僅包括VC,還有PE和並購。

管道銷售是硬蛋商業模式的第三部分。硬蛋利用自己掌握的管道資源,説明廠商對接產品銷路,相當於一個代理商的角色。不過劉宏蛟表示這一部分並不是硬蛋目前的重點業務。

2017年戰略

對於硬蛋2017年的發展方向,劉宏蛟喜歡用上半場和下半場兩個詞來概括。她認為,2017年以前,硬蛋處在構建品牌、連接資源、形成商業模式的上半場階段,而從2017年開始,硬蛋進入了下半場,要探索商業模式上的更多可能性。具體來說,就是夯實供應鏈優勢、發力金融、盤活平臺資料。

夯實供應鏈優勢和發力金融,實際上是對硬蛋商業模式的繼續挖掘。而盤活平臺資料則是一種全新的探索。

硬蛋平臺沉澱了數萬家智慧硬體企業和晶片模組供應鏈企業的資料,在劉巨集蛟看來,這些資料目前至少擁有兩方面應用價值。

其一,通過資料可以瞭解中國智慧硬體行業發展趨勢。事實上,硬蛋曾利用這些資料發佈過一份智慧硬體行業報告,其中提到,中國智慧硬體行業創業正趨於理性,大家開始重視外觀設計與品質,開始從大而全的模式變成單點突破,開始追求技術創新。另外,產業鏈正在被打通,上游的傳統製造企業開始往下拓展,下游的創業企業也開始向上游輸出技術和服務。

其二,利用硬蛋平臺資料可以實現精准行銷的目的。4月份將要上線的APP“in頭條”就是這樣一個行銷載體。

in頭條首先是一個深度垂直於IOT領域的知識分享平臺,這種形式可能和知乎比較像,但它同時又是一個IOT內容的生產平臺,類似於得到APP。“有人認為in頭條實際上是我們的內容創業專案,但我更認為它是基於我們大資料的一個精准行銷平臺,通過這個平臺能盤活我們上萬家的企業客戶,讓他們聯繫更緊密。”劉巨集蛟說,“至於它到底是內容還是其他形式,這個不重要,任何形式都可以拿來主義,只要能為我所用。”

硬蛋競爭壁壘

硬蛋模式在中國很難找到第二個。

“有和我們某一個點的業務類似的公司。比如說有專門做供應鏈的公司,做投資的公司也有無數,但和我們完全一樣的公司沒有。”劉宏蛟說,“原因主要有三點,第一,因為今天的創業環境和幾年前已經不一樣了,產品為導向的創業逐漸變成了資源導向,考驗的是駕馭資源、連接資源的能力,而這個門檻非常高;第二個原因可能是,我們的商業模式很多人未必能看懂,而這考驗的是你的商業遠見能力。有人認為硬蛋是一個智慧硬體孵化器,也有人覺得我們是B2B的電商平臺,等in頭條做出來之後,可能還有人會說我們是一個智慧硬體領域的內容公司;第三,硬蛋不是簡單的資訊網頁,我們首先要對行業足夠瞭解,要知道產業鏈怎麼玩,既要懂製造業,又要懂互聯網,這些連BAT都做不到,何況其他企業?”

談到別人眼中的硬蛋商業模式,劉巨集蛟特別想澄清的一點是,硬蛋不是一個孵化器,而是一個連接器。“我們不孵化企業,我們提供的是support與合作。硬蛋可能出現在企業的任何成長階段,而這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的,當企業需要晶片解決方案,我們就出現,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支援,完成一次合作。”

而作為行業先行者,風險與機會並存。硬蛋每天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跟很多公司一樣,他們也是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前進。

“我們努力做好今天的每一件事,至於2018年會怎樣,未來會怎樣,who knows?”劉宏蛟說。但可以確定的是,硬蛋正走在成為未來製造業入口的路上,一個智慧硬體供應鏈生態帝國正在形成,而這是他們硬撼BAT的方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