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天氣轉涼!收好這些妙招,一整年不生病

一早起來

就感覺涼意嗖嗖

天空還飄起了濛濛細雨

小編有一種

已經越過秋天

分分鐘進入冬天的感覺

據中國天氣, 今天陣雨轉陰,

最低氣溫23℃, 最高氣溫26℃。 明天多雲, 後天雷陣雨轉多雲。 總體來看, 這個週末氣溫涼爽舒適, 無論是宅在家裡看看電影聽聽音樂, 或是邀上三五個朋友逛逛街吃吃飯都是不錯的選擇,

這樣的氣候

微風不燥, 陽光正好

但也容易感冒

那該怎麼預防感冒呢

請收好小編為你整理的小常識

預防感冒

保暖和通風

秋季早晚溫差較大。 因此老人、小孩和一些體質偏弱的人, 在早晚時, 一定要注意保暖。 秋季很乾冷, 但我們不能因為怕冷就把門窗關的死死的, 一天還是得打開幾次窗戶, 通通風, 要確保室內空氣的新鮮。

這樣室內才不會有大量病菌滋生!

飲食調理

秋季氣候十分乾燥, 因此在秋天我們可適當食用白木耳, 芝麻、蜂蜜、冰糖、梨、荸薺、柳丁、葡萄等能夠滋陰潤燥的食品。 秋季不宜吃冷飲類的涼食, 食物應該在沒涼的時候及時食用!就可以適當地補充些維生素。

作息合理規律

因為工作等某些原因很多人睡得晚, 作息不規律, 平時也沒有出過大的問題。 但如果秋季也如此, 就很有可能造成抵抗力下降, 容易被病毒感染。 因此在秋季我們要保證規律的作息和生活節律, 早睡早起, 當然適當增加睡眠更好!

適當的鍛煉

天氣轉涼之後, 身體體感舒適度會變好, 這時候是鍛煉的最佳時機。 因此我們要經常走出房屋, 做些運動。 登山、步行、打太極都是很好的耐寒鍛煉項目, 既可以強身健體, 更能提高身體免疫力。

中藥調理

經過夏季後,我們的身體其實是很虛的,秋季後就是嚴冬,所以這時候我們就很有必要用中藥來調理,提升自身免疫力。而且中藥是幾乎沒有副作用的,不用擔心藥物會破壞機體。

要是一時大意感冒了

也不要著急

再給大家推薦幾種

有助於身體恢復的食療方法

食療輔助

1

風寒感冒表現:惡寒中、發熱輕、無汗、頭痛、肢節酸痛、鼻塞聲重、流清鼻涕、喉癢、咳嗽、痰吐稀薄色白。治療以辛溫解表為主。生薑紅糖茶

做法:生薑3片,紅糖適量,開水泡飲。

功效:生薑發汗解表;紅糖補中益氣;兩者結合主治風寒感冒,早晚飲用一杯

紫蘇粥

做法:大米50克,常法煮粥,臨熟加蘇葉10克,再煮熟,去葉喝粥。

功效:開宣肺氣、發表散寒、行氣寬中,適用於感冒風寒、咳嗽、胸悶不舒等病症。每日飲用2-3次

2

風熱感冒表現:身熱較著、汗泄不暢、頭脹痛、咳嗽、痰粘或黃、咽燥、扁桃體紅腫疼痛、鼻塞、流黃鼻涕、口渴。治療以辛涼解表為主。菊花茶

做法:菊花5克,開水泡飲。

功效:菊花性寒,疏風,清熱,解毒;主治風熱感冒,可代茶飲。

白菜綠豆飲

做法:白菜頭1個,洗淨切成片,綠豆芽30克,水煎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適宜於風熱外感,每日飲用2-3次。

3

氣虛感冒表現:發熱、無汗、頭痛、咳嗽、痰白、咳嗽無力、神疲體弱、氣短懶言、反復易感.。治療以益氣解表為主。黃芪蘇葉飲

做法:黃芪20克,紫蘇葉15克,大棗5枚,生薑3片,共入鍋逐水,煮沸後文火煎煮片刻,加適量紅糖放涼。經常代茶飲。

功效:益氣、解表、散寒,主治氣虛感冒。

蘇葉人參湯

做法:紫蘇葉30克,人參(可以用太子參代用)10克。紫蘇葉與人參共研粗末,放入鍋內,加水3碗,煮沸20分鐘,去渣。

功效:益氣健脾,生津潤肺、解表散寒。

4

陰虛感冒表現:身熱、少汗、頭昏、心煩、口幹、乾咳少痰。治療以滋陰解表為主。玄參甘桔茶

做法:玄參、麥冬各5克,桔梗3克,桑葉3克,菊花3克,生甘草2克。共為粗末,和勻過篩,製成1包,每次1包,用沸開水沖,代茶飲。

功效:生津潤肺、止咳化痰,發散風熱作用。

大棗豆豉蔥白粥

做法:大棗3枚、豆豉5克,蔥白5段,粳米適量,按常法一併煮粥即可食用。

功效:滋陰、疏表散邪。適用于陰虛感冒。

介紹了這麼多

不知道大家都記住了麼

雖然我們已經有了對付“感冒”的小絕招

但是小編還是希望大家都保持健康哦~

經過夏季後,我們的身體其實是很虛的,秋季後就是嚴冬,所以這時候我們就很有必要用中藥來調理,提升自身免疫力。而且中藥是幾乎沒有副作用的,不用擔心藥物會破壞機體。

要是一時大意感冒了

也不要著急

再給大家推薦幾種

有助於身體恢復的食療方法

食療輔助

1

風寒感冒表現:惡寒中、發熱輕、無汗、頭痛、肢節酸痛、鼻塞聲重、流清鼻涕、喉癢、咳嗽、痰吐稀薄色白。治療以辛溫解表為主。生薑紅糖茶

做法:生薑3片,紅糖適量,開水泡飲。

功效:生薑發汗解表;紅糖補中益氣;兩者結合主治風寒感冒,早晚飲用一杯

紫蘇粥

做法:大米50克,常法煮粥,臨熟加蘇葉10克,再煮熟,去葉喝粥。

功效:開宣肺氣、發表散寒、行氣寬中,適用於感冒風寒、咳嗽、胸悶不舒等病症。每日飲用2-3次

2

風熱感冒表現:身熱較著、汗泄不暢、頭脹痛、咳嗽、痰粘或黃、咽燥、扁桃體紅腫疼痛、鼻塞、流黃鼻涕、口渴。治療以辛涼解表為主。菊花茶

做法:菊花5克,開水泡飲。

功效:菊花性寒,疏風,清熱,解毒;主治風熱感冒,可代茶飲。

白菜綠豆飲

做法:白菜頭1個,洗淨切成片,綠豆芽30克,水煎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適宜於風熱外感,每日飲用2-3次。

3

氣虛感冒表現:發熱、無汗、頭痛、咳嗽、痰白、咳嗽無力、神疲體弱、氣短懶言、反復易感.。治療以益氣解表為主。黃芪蘇葉飲

做法:黃芪20克,紫蘇葉15克,大棗5枚,生薑3片,共入鍋逐水,煮沸後文火煎煮片刻,加適量紅糖放涼。經常代茶飲。

功效:益氣、解表、散寒,主治氣虛感冒。

蘇葉人參湯

做法:紫蘇葉30克,人參(可以用太子參代用)10克。紫蘇葉與人參共研粗末,放入鍋內,加水3碗,煮沸20分鐘,去渣。

功效:益氣健脾,生津潤肺、解表散寒。

4

陰虛感冒表現:身熱、少汗、頭昏、心煩、口幹、乾咳少痰。治療以滋陰解表為主。玄參甘桔茶

做法:玄參、麥冬各5克,桔梗3克,桑葉3克,菊花3克,生甘草2克。共為粗末,和勻過篩,製成1包,每次1包,用沸開水沖,代茶飲。

功效:生津潤肺、止咳化痰,發散風熱作用。

大棗豆豉蔥白粥

做法:大棗3枚、豆豉5克,蔥白5段,粳米適量,按常法一併煮粥即可食用。

功效:滋陰、疏表散邪。適用于陰虛感冒。

介紹了這麼多

不知道大家都記住了麼

雖然我們已經有了對付“感冒”的小絕招

但是小編還是希望大家都保持健康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