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學期,北京新高考改革將帶來哪些方面改變?

開學了, 與往年不同, 今年步入高一的同學, 正式進入高考改革, 新的學期, 新高考改革方案會給新學期帶來哪些變化, 有哪些是需要孩子和家長著重注意的呢?高考圈小編給大家梳理了一下, 至少這兩方面的改變是需要我們關注的。

不分文理, 選科走班

新學期最大的政策變化就是, 北京進入高考綜合改革實施階段。

作為北京市高考綜合改革的重要配套文件, 《北京市普通高中學業水準考試實施辦法(試行)》和《北京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9月起從2017級高一學生開始實行。 今年的高一新生將是新高考的首批考生。

新高考不再分文理, 根據改革方案, 普通高中課程方案所設定的科目均列入高中學業水準考試範圍, 考試設置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與健康、藝術(音樂、美術)、資訊技術、通用技術13門科目。

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 當年參加高考的考生, 除語文、數學、外語必考外, 還要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中自選3門參加考試。

目前, 多校新高一都開齊了“學業水準考試”所有科目課程。 為了方便分層教學, 不少學校採取了走班教學的新形式。 最早第一學期末, 新高一將開始“選科”, 教學難度也將隨之增加。

高校錄取參考綜合素質

根據改革方案, 綜合素質評價包含思想品德、學業成就、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

為了保證其評價真實可信, 學校每學期對計畫提交給高校的事實材料和活動記錄進行審核, 並通過“綜評平臺”在校內公示, 公示期不少於5個工作日。 區教委每年抽查學校比例不少於25%。 同時, 還要建立申訴制度, 學生、家長、教師等如對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內容存有異議, 可向學校舉報或申訴, 學校及時將審核結果告知舉報人或申訴人;建立責任追究制度, 對於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出現的違規、違背誠信的情況, 要及時糾正,

對有關責任人按照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將提供給高校作為招生參考。 從2020年起, 在市屬高校探索開展綜合素質評價招生改革試點, 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 逐步擴大試點範圍。

高考改革的變化使得學校、學生都要做出調整, 學生要學會學習, 學會自我分析, 自我管理, 學會規劃, 而學校則應該在教師教學、選科配套措施上有所準備, 要幫助引導學生做好生涯規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