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新三板迎來“遊戲生態”第一股 雷神科技掛牌成功

在中國, 遊戲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 目前, 無論是從產業收入還是玩家數量上, 中國都已經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大遊戲產業國, 在遊戲蛋糕越做越大的同時, 各種類型的廠商紛遝而至, 希望能夠從中分到一杯羹。 9月7日, 雷神科技取得股轉公司的同意掛牌函, 標誌著其資本市場之路正式開啟, 而新三板也迎來了“遊戲生態”第一股。

新三板掛牌公司雷神科技(872190)成立於2014年, 是國內首家專業從事遊戲筆記本設計、研發和銷售的公司之一, 而在經歷三年的研發後, 雷神的產品也成為了最受玩家歡迎的遊戲本品牌之一。

其實, 雷神科技不僅僅是做遊戲筆記本的公司, 雷神科技現已發展出集新電競硬體、遊戲資訊及內容一站式服務平臺、遊戲電競娛樂產業為一體的遊戲共創平臺。

1.通過交互和反復測試 為使用者獻上最好的產品

創立之初, 雷神科技從用戶痛點切入,

在調查用戶對筆記本的3萬條抱怨後提煉出了13大類問題點, 經過反復交互與打磨, 開發出第一代雷神遊戲筆記本, 銷量十分可觀。

雷神科技非常注重用戶體驗, 不僅體現在解決用戶痛點上, 更體現在對產品品質的極致要求, 在開發遊戲本初期曾向供應商提出了全無亮點屏的生產要求, 把藍天、廣達等供應商接入雷神的用戶社群之後, 這幾大供應商當即決定為用戶開發反覆運算全無亮點屏的產品。

據知情人透露, 雷神科技已經推出了十幾代硬體產品, 這些產品均是在使用者的回饋基礎上設計生產的, 並且保證每一款新產品都能令用戶驚豔。 以雷神旗艦產品Dino為例, 為滿足使用者對產品的極致需求,

雷神的產品設計團隊報廢了上萬片“一體式極光觸控板”。

在不斷的實踐和嘗試後, 雷神科技形成了“無交互不開發、無公測不上市”的產品開發規律, 在這種以用戶為中心的使用者交互模式下, 雷神科技目前年營收已過10億, 並且形成了自己的使用者社群, 據資料顯示雷神科技的粉絲已經突破千萬。

雷神硬體產品

2、資本方資源、千萬粉絲社群 為雷神遊戲生態平臺加碼

(1)資本資源方共創加速了硬體到生態平臺的實踐速度

雷神科技自成立初期收穫了很多投資商的青睞, 截至目前, 雷神科技已完成了多輪融資, 總融資額達1.4億元。

據公開資料顯示, 2014年12月, 國內移動互聯網專家陳雪濤旗下的麟璽創投出資300萬元參與了公司的天使輪融資, 當時估值僅4000萬, 之後多次追投, 目前麟璽創投為雷神的第三大股東。

除麟璽創投之外, 公司也陸續引進紫輝天馬、國科瑞祺、同創偉業、賽富基金、優格互聯、海立方舟等國內知名和頂級投資機構。

通過這些資本方開放引入, 雷神從硬體到生態平臺的實踐速度便逐漸加快,

據悉, 雷神科技掛牌新三板前最後一輪融資估值為5.3億元。

(2)千萬粉絲社群共創豐富了雷神遊戲平臺的內容

雷神科技一直堅持“粉絲交互”, 從“無交互不開發、無公測不上市”的鐵律到千萬的遊戲粉絲社群, 通過資本資源的開放以及粉絲玩家搶入共創, 共用成果, 雷神遊戲平臺已初具規模。

事實上, 雷神科技並不滿足於硬體設備, 而是以硬體為入口, 逐步拓展軟體和競技文化等領域, 雷神科技自2015年就開始佈局遊戲生態系統, 涉獵電競戰隊、遊戲賽事、主播等領域, 建設集視頻、社區、直播、商城、資訊等多位一體的遊戲玩家一站式服務平臺。 而平臺的內容恰恰來源於雷神科技的千萬粉絲社群。

據瞭解,雷神科技旗下共有三個小微創業公司,分別是雷神文化、博藝文化、旗娛網路,全部是由粉絲和雷神科技共同締造,而這些小微公司的創始人以及小微公司的員工大部分來源於熱愛且執迷于遊戲“天生愛玩”的雷神粉絲。

以雷神文化為例,是雷神科技與粉絲共創成立的小微創業公司,主要從事主播經紀業務,目前共創主播人數達1萬人以上,大部分來源於遊戲社群的粉絲,目前這家小微公司已經在青島、合肥、南昌、成都成立了四大主播基地。

正是因為玩家和粉絲在平臺的共創,為雷神遊戲平臺輸出了豐富的遊戲內容。據瞭解,雷神科技除硬體收入以外,雷神的玩家和粉絲在雷神遊戲平臺上共創的內容也為雷神遊戲平臺帶來了豐厚的收入,生態收入單月已過千萬,並且生態收入的增幅遠遠大於雷神科技的整體增幅。

除小微公司共創以外,雷神科技硬體產品的設計來源於粉絲,雷神遊戲平臺的內容來源於使用者玩家,就連每次雷神組織的粉絲會,都是粉絲與雷神科技共創的結果。據悉2015年12月份在雷神的“速度與激情”粉絲會上,現場所有跑車都是粉絲提供的;雷神科技正在以自己的方式締造自己的粉絲經濟。

2017ChinaJoy展會,雷神科技與粉絲互動

3、出身海爾,人單合一

雷神科技是海爾集團孵化的一家創業小微,是海爾集團“人單合一”模式下眾多創業小微中的一員,像雷神這種創業小微在海爾集團有上千家。公開轉讓說明書也曾顯示,蘇州海爾是雷神科技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海爾集團。所以,在海爾的支持下,雷神科技在今後會擁有足夠強大的資源為用戶打造最具口碑和影響力的新產品。

海爾集團董事局大樓

據瞭解,雷神科技旗下共有三個小微創業公司,分別是雷神文化、博藝文化、旗娛網路,全部是由粉絲和雷神科技共同締造,而這些小微公司的創始人以及小微公司的員工大部分來源於熱愛且執迷于遊戲“天生愛玩”的雷神粉絲。

以雷神文化為例,是雷神科技與粉絲共創成立的小微創業公司,主要從事主播經紀業務,目前共創主播人數達1萬人以上,大部分來源於遊戲社群的粉絲,目前這家小微公司已經在青島、合肥、南昌、成都成立了四大主播基地。

正是因為玩家和粉絲在平臺的共創,為雷神遊戲平臺輸出了豐富的遊戲內容。據瞭解,雷神科技除硬體收入以外,雷神的玩家和粉絲在雷神遊戲平臺上共創的內容也為雷神遊戲平臺帶來了豐厚的收入,生態收入單月已過千萬,並且生態收入的增幅遠遠大於雷神科技的整體增幅。

除小微公司共創以外,雷神科技硬體產品的設計來源於粉絲,雷神遊戲平臺的內容來源於使用者玩家,就連每次雷神組織的粉絲會,都是粉絲與雷神科技共創的結果。據悉2015年12月份在雷神的“速度與激情”粉絲會上,現場所有跑車都是粉絲提供的;雷神科技正在以自己的方式締造自己的粉絲經濟。

2017ChinaJoy展會,雷神科技與粉絲互動

3、出身海爾,人單合一

雷神科技是海爾集團孵化的一家創業小微,是海爾集團“人單合一”模式下眾多創業小微中的一員,像雷神這種創業小微在海爾集團有上千家。公開轉讓說明書也曾顯示,蘇州海爾是雷神科技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海爾集團。所以,在海爾的支持下,雷神科技在今後會擁有足夠強大的資源為用戶打造最具口碑和影響力的新產品。

海爾集團董事局大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