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沙漠裡的小巴黎,撒哈拉的水皇宮

對中國人而言, 歐洲是奢侈旅行目的地;但對於歐洲人來說, 非洲是他們的旅遊目的地首選。 比如摩洛哥, 就有“法國的後花園”、“非洲小巴黎”的美譽。

為什麼這麼說?來到位於馬拉喀什的安縵集團旗下的Amanjena度假酒店, 你就明白了。 Jena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為“天堂”, 步入酒店你會發現這一形容詞將酒店的特徵勾畫得惟妙惟肖。

這座撒哈拉沙漠通道上的天堂宛如一個中世紀的水皇宮。

最大一幅水畫面是酒店中心的大水池, 面積超過一個足球場。 酒店設計師的靈感是來自麥迪娜古城外的Menare Gardens——中世紀的蓄水池。

在摩洛哥這個沙漠國家, 水是富足和仁慈的象徵。 擁有越多的水, 就代表著有更多的財富和好運。

除了酒店的中央水池, 還有很多不是很深、但是幅面很寬的水渠, 貫穿遍佈酒店園林的各個角落。

酒店的溫水泳池, 設計得像皇家泳池一樣, 美倫美央。 在1月夜晚氣溫會低至0度的馬拉喀什, 溫水泳池會讓客人感覺非常貼心。

夜晚“水皇宮”的攝人美景。

還記得《欲望都市2》裡既有皇家的尊貴、又有伊斯蘭風格的神秘弧頂回廊麼?它的取景地就是這裡——非洲大陸上第一家安縵酒店Amanjena。 我拍攝的這天, 正好有一個明星來這裡用餐, 白衣飄飄,讓我不禁想起了《欲望都市》裡的女主角凱莉。

馬蹄形的回廊貫穿在酒店的前廳。

反反復複,看上去沒有盡頭。

回廊的兩側是兩個對稱的大堂。進入大堂,我覺得空間中有一種暗香浮動的氣息。

原來“暗香”源自大堂長長的條案下面壓的是各種各樣的摩洛哥香料。令人心醉沉迷的各種非洲香料,擺得就像藝術品一樣,散發的香氣彌漫在空間裡。

大堂一角,是摩洛哥傳統的茶壺作空間的裝飾。

黃昏時分,酒店服務生把前廳巨大的摩洛哥燭臺點亮,讓夜晚的Amanjena酒店展現極其神秘的美。

從大堂出來,眼前是無盡的回廊,是濃濃的中世紀風貌,是融合了哥特式的歐式建築風格和伊斯蘭建築特色的龐大建築群。建築本身並不繁複,但是因為清晨時分光影的融入,讓空間顯出豐富而瑰麗的色彩。

綠色植被之間,粉紅色院牆內就是別墅。

紅色的別墅外牆上爬滿了非洲的植物。

酒店共計有42棟別墅,每棟別墅都是玫瑰色的牆體。42棟別墅分為兩種房型:Pavilion和Maison。

Maison Jardin在整個酒店只有3棟,是四個臥室的別墅,面積高達572平方米。

挑高7米、兩層樓的別墅內部空間,是典型的摩洛哥Riad風格,即屋中園的設計。

Maison Jardin一層的客廳。

房間內部設計是以玫瑰粉和翡翠綠來著色的。玫瑰粉,來自當地的紅土地,它也是源自馬拉喀什有“紅城”之稱的古城牆;翡翠綠,就是紅土地上的綠色植被,也是水的顏色。

馬蹄型拱門的設計讓空間洋溢著異國風情。

臥室,巨大落地窗外是花園泳池。

浴缸兩側有四個拱門,分別是兩個更衣間、一個沐浴間和一個馬桶間。

我入住的是Pool Pavilion——帶私人泳池的單層別墅。推開木質別墅大門進入我的私人別墅。

帶私人泳池的Pavilion,在酒店僅僅有8棟,面積高達220平方米。

私人別墅的院子裡,是一個可以加熱的溫水泳池。

在泳池和別墅的中間還有一個玫瑰色石柱的涼亭。這個涼亭之大,讓你完全不能忽視它的存在,因為它完全可以改裝成另外一間臥室。

如此巨大的涼亭設計用意何在?我猜除了夏日納涼之外,或許設計師的是別有用心地要用它來體現“天堂別墅”的尊貴和專屬氣質。

躺在游泳池邊享受北非特有的日光浴,是一種無上的享受。

酒店給別墅客人配備了男士女士草帽各一頂。小細節,讓人感覺貼心。

別墅外觀雖然方方正正,但是內部卻是拱型圓頂和圓型牆體。

園型的房間裡一共有3個推拉門,都通向花園。

床頭是一隻碩大的古阿拉伯鐵藝燈。

房間裡的壁爐,這可不是擺設。你可以自己嘗試生火,也可以叫私人管家幫忙。我試了一下,很容易,空間頓時溫暖起來。

衛生間是雙人的洗面台。

粉紅色彌漫的空間中,點綴其間的是超大的翡翠綠大理石浴缸。

泳池邊的餐廳是用早餐和休閒小食的地方。

難以想像吧,早餐廳是如此具有古典風情的。

美麗的餐桌和泳池的色彩交映成輝。

供應純正摩洛哥美食的Mediterrancem餐廳僅在晚餐時段開放,而且每週只開放一晚。

設計源自摩洛哥傳統民居的Mediterrancem餐廳,中央是一座扇形的黑瑪瑙石噴泉,噴泉上方是玻璃的天井,四顆深綠色的橄欖樹圍繞在天井的四周。黃昏時分,天井散下來的藍色天光和搖曳的燭光混在一起,完全是一幅秀色可餐的古典油畫。

晚餐時分,餐廳有現場演奏摩洛哥本地音樂的小樂隊,為美食美酒助興。

酒店的活動包括:一,酒店的spa中心。

美麗的摩洛哥女生,提供地道的包括Hammam在內的各種養生服務。

二,與酒店緊緊相鄰的,是18 洞的Amelkis冠軍高爾夫球場。在朝陽照射下的是紅土地上的綠色高爾夫球場,真是一幅令人窒息的異域美景。

清晨時分,空曠的球場上只有一位客人留下了悠長的剪影。

三,去附近的柏柏爾人集市逛一逛。

柏柏爾人是摩洛哥人數龐大的一個民族。這個民族是很奇特的,男性都不工作,唯一出現的工作場所是集貿市場,因為女性是不准許抛頭露面的。我有機會去了一趟柏柏爾人的早市,在諾大的市集上,除了我這個異域女性外,都是男性。

柏柏爾民族的女性包攬著除了“露臉”以外的所有工作:種地、做飯、照顧孩子等等的一切體力活。男性不去市集交易買賣的時候,就是喝茶聊天發呆。

四,坐上酒店給我安排的寶馬,去馬拉喀什古城以外、位於Quarzazate山的柏柏爾人的家裡做客。

沿途都是這樣絕美的景色。

需要1小時車程才能到達的Quarzazate山,是柏柏爾人的聚集地,山頂的小村莊L’Arbaa Tighdouine,這是傳統柏柏爾人的住處。

土宅和老牆都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Quarzazate大山的背景下,顯得尤其有歷史的滄桑感。

柏柏爾人的屋子一般是兩層的結構。

一層是養牲畜的,人住在二層。這樣的設計是因為山裡的夜晚很冷,牲畜在樓下一層可以給二層提供部分熱量。

酒店的司機給我做示範,當地人是如何還在使用傳統石墨研磨糧食的。

我很幸運,進入柏柏爾當地人家喝茶。

這裡的人家沏茶仍然保持著最傳統方式,用炭火燒開水,用自製皮鼓來加大火力。

薄荷茶對摩洛哥的意義到底是啥?我也不知道,但我走到哪裡都像地道的摩洛哥人要一杯薄荷茶。喝多了,也慢慢明白,好喝的其實是摩洛哥茶。摩洛哥茶和薄荷茶的區別是:摩洛哥茶是中國的綠茶幹葉子和新鮮的薄荷葉混在一起的;而薄荷茶,只有薄荷葉。新摘的薄荷葉子混合曬乾的綠茶葉後,反復煮開並洗茶三次後,用銀質茶壺從高處注入茶杯,這才成就了一杯地道的摩洛哥茶。

一定要用這樣的銀質壺,同時必須配玻璃杯。

在餐廳點茶的時候,服務生都會問你要不要糖。不要糖的茶好像不是特別濃烈,我每次都要加糖。

倒茶的時候,當地人會把銀質茶壺高高舉起,讓滾燙的茶水從1米高淩空而下。我以為“淩空飛下”的倒茶不過是銷售藝術而已,後來一問才知道,原來紅酒需要醒一下一樣,薄荷茶也需要在下降過程中氧化一下,才會格外可口。我相信這是真的,因為不知為啥,無論摩洛哥茶還是薄荷茶,怎麼喝起來就是那麼不能罷口呢?!

安緣(筆名),真名楊璐瑜。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畢業。《旅居中國——26個外國人的家和你的不一樣》一書的作者。央視主持人白岩松為該書封面做“傾情推薦”。好利來總裁、攝影家羅紅為該書在封底寫推薦語。該書在三聯書店登上暢銷書榜。在京東、當當、卓越等網站均有銷售。郵箱:1657919167@qq.com

白衣飄飄,讓我不禁想起了《欲望都市》裡的女主角凱莉。

馬蹄形的回廊貫穿在酒店的前廳。

反反復複,看上去沒有盡頭。

回廊的兩側是兩個對稱的大堂。進入大堂,我覺得空間中有一種暗香浮動的氣息。

原來“暗香”源自大堂長長的條案下面壓的是各種各樣的摩洛哥香料。令人心醉沉迷的各種非洲香料,擺得就像藝術品一樣,散發的香氣彌漫在空間裡。

大堂一角,是摩洛哥傳統的茶壺作空間的裝飾。

黃昏時分,酒店服務生把前廳巨大的摩洛哥燭臺點亮,讓夜晚的Amanjena酒店展現極其神秘的美。

從大堂出來,眼前是無盡的回廊,是濃濃的中世紀風貌,是融合了哥特式的歐式建築風格和伊斯蘭建築特色的龐大建築群。建築本身並不繁複,但是因為清晨時分光影的融入,讓空間顯出豐富而瑰麗的色彩。

綠色植被之間,粉紅色院牆內就是別墅。

紅色的別墅外牆上爬滿了非洲的植物。

酒店共計有42棟別墅,每棟別墅都是玫瑰色的牆體。42棟別墅分為兩種房型:Pavilion和Maison。

Maison Jardin在整個酒店只有3棟,是四個臥室的別墅,面積高達572平方米。

挑高7米、兩層樓的別墅內部空間,是典型的摩洛哥Riad風格,即屋中園的設計。

Maison Jardin一層的客廳。

房間內部設計是以玫瑰粉和翡翠綠來著色的。玫瑰粉,來自當地的紅土地,它也是源自馬拉喀什有“紅城”之稱的古城牆;翡翠綠,就是紅土地上的綠色植被,也是水的顏色。

馬蹄型拱門的設計讓空間洋溢著異國風情。

臥室,巨大落地窗外是花園泳池。

浴缸兩側有四個拱門,分別是兩個更衣間、一個沐浴間和一個馬桶間。

我入住的是Pool Pavilion——帶私人泳池的單層別墅。推開木質別墅大門進入我的私人別墅。

帶私人泳池的Pavilion,在酒店僅僅有8棟,面積高達220平方米。

私人別墅的院子裡,是一個可以加熱的溫水泳池。

在泳池和別墅的中間還有一個玫瑰色石柱的涼亭。這個涼亭之大,讓你完全不能忽視它的存在,因為它完全可以改裝成另外一間臥室。

如此巨大的涼亭設計用意何在?我猜除了夏日納涼之外,或許設計師的是別有用心地要用它來體現“天堂別墅”的尊貴和專屬氣質。

躺在游泳池邊享受北非特有的日光浴,是一種無上的享受。

酒店給別墅客人配備了男士女士草帽各一頂。小細節,讓人感覺貼心。

別墅外觀雖然方方正正,但是內部卻是拱型圓頂和圓型牆體。

園型的房間裡一共有3個推拉門,都通向花園。

床頭是一隻碩大的古阿拉伯鐵藝燈。

房間裡的壁爐,這可不是擺設。你可以自己嘗試生火,也可以叫私人管家幫忙。我試了一下,很容易,空間頓時溫暖起來。

衛生間是雙人的洗面台。

粉紅色彌漫的空間中,點綴其間的是超大的翡翠綠大理石浴缸。

泳池邊的餐廳是用早餐和休閒小食的地方。

難以想像吧,早餐廳是如此具有古典風情的。

美麗的餐桌和泳池的色彩交映成輝。

供應純正摩洛哥美食的Mediterrancem餐廳僅在晚餐時段開放,而且每週只開放一晚。

設計源自摩洛哥傳統民居的Mediterrancem餐廳,中央是一座扇形的黑瑪瑙石噴泉,噴泉上方是玻璃的天井,四顆深綠色的橄欖樹圍繞在天井的四周。黃昏時分,天井散下來的藍色天光和搖曳的燭光混在一起,完全是一幅秀色可餐的古典油畫。

晚餐時分,餐廳有現場演奏摩洛哥本地音樂的小樂隊,為美食美酒助興。

酒店的活動包括:一,酒店的spa中心。

美麗的摩洛哥女生,提供地道的包括Hammam在內的各種養生服務。

二,與酒店緊緊相鄰的,是18 洞的Amelkis冠軍高爾夫球場。在朝陽照射下的是紅土地上的綠色高爾夫球場,真是一幅令人窒息的異域美景。

清晨時分,空曠的球場上只有一位客人留下了悠長的剪影。

三,去附近的柏柏爾人集市逛一逛。

柏柏爾人是摩洛哥人數龐大的一個民族。這個民族是很奇特的,男性都不工作,唯一出現的工作場所是集貿市場,因為女性是不准許抛頭露面的。我有機會去了一趟柏柏爾人的早市,在諾大的市集上,除了我這個異域女性外,都是男性。

柏柏爾民族的女性包攬著除了“露臉”以外的所有工作:種地、做飯、照顧孩子等等的一切體力活。男性不去市集交易買賣的時候,就是喝茶聊天發呆。

四,坐上酒店給我安排的寶馬,去馬拉喀什古城以外、位於Quarzazate山的柏柏爾人的家裡做客。

沿途都是這樣絕美的景色。

需要1小時車程才能到達的Quarzazate山,是柏柏爾人的聚集地,山頂的小村莊L’Arbaa Tighdouine,這是傳統柏柏爾人的住處。

土宅和老牆都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Quarzazate大山的背景下,顯得尤其有歷史的滄桑感。

柏柏爾人的屋子一般是兩層的結構。

一層是養牲畜的,人住在二層。這樣的設計是因為山裡的夜晚很冷,牲畜在樓下一層可以給二層提供部分熱量。

酒店的司機給我做示範,當地人是如何還在使用傳統石墨研磨糧食的。

我很幸運,進入柏柏爾當地人家喝茶。

這裡的人家沏茶仍然保持著最傳統方式,用炭火燒開水,用自製皮鼓來加大火力。

薄荷茶對摩洛哥的意義到底是啥?我也不知道,但我走到哪裡都像地道的摩洛哥人要一杯薄荷茶。喝多了,也慢慢明白,好喝的其實是摩洛哥茶。摩洛哥茶和薄荷茶的區別是:摩洛哥茶是中國的綠茶幹葉子和新鮮的薄荷葉混在一起的;而薄荷茶,只有薄荷葉。新摘的薄荷葉子混合曬乾的綠茶葉後,反復煮開並洗茶三次後,用銀質茶壺從高處注入茶杯,這才成就了一杯地道的摩洛哥茶。

一定要用這樣的銀質壺,同時必須配玻璃杯。

在餐廳點茶的時候,服務生都會問你要不要糖。不要糖的茶好像不是特別濃烈,我每次都要加糖。

倒茶的時候,當地人會把銀質茶壺高高舉起,讓滾燙的茶水從1米高淩空而下。我以為“淩空飛下”的倒茶不過是銷售藝術而已,後來一問才知道,原來紅酒需要醒一下一樣,薄荷茶也需要在下降過程中氧化一下,才會格外可口。我相信這是真的,因為不知為啥,無論摩洛哥茶還是薄荷茶,怎麼喝起來就是那麼不能罷口呢?!

安緣(筆名),真名楊璐瑜。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畢業。《旅居中國——26個外國人的家和你的不一樣》一書的作者。央視主持人白岩松為該書封面做“傾情推薦”。好利來總裁、攝影家羅紅為該書在封底寫推薦語。該書在三聯書店登上暢銷書榜。在京東、當當、卓越等網站均有銷售。郵箱:1657919167@qq.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