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北京國家大劇院

作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 國家大劇院造型獨特的主體結構, 一池清澈見底的湖水, 以及週邊大面積的綠地、樹木和花卉, 不僅極大改善了周圍地區的生態環境, 更體現了人與人、人與藝術、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

從地鐵一號線天安門西站C出口出來最方便, 映入眼簾的便是雄偉的國家大劇院, 碧波的水面托起一個明珠, 隨著陣陣微風, 倒影中的劇院依然震撼。 在大門留影之後便買了張參觀票, 急匆匆地開始了我藝術之旅!

首先通過的水下廊道, 據當時的講解員介紹, 這裡的廊道頂部全部採用了玻璃天棚, 陽光從斜上方射入湖面, 抬頭望去波光粼粼, 猶如進入水底世界的美妙感覺。 拿起相機對天暗下快門, 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典雅清新的音樂廳。 音樂廳的燈光感覺比歌劇亮堂了許多, 感覺佈局也是四四方方, 規規矩矩的感覺。 這裡最大的看點就是牆上懸掛的管風琴, 看報紙介紹這可是全國最大的。 不過對於我這個音樂門外看, 真看不出來演奏過程中是如何發音的。

穿過廊道就是橄欖廳, 這裡個人感覺很特別, 兩扇中國古典的銅門樣式, 典型的“中國風”設計,

上面還有許多金色的圓圓的門釘, 我好奇地上前摸了摸, 敲了敲了, 心中暗想, 這可能就是藝術吧。

從這裡順扶梯而上, 來到了大廳, 這應該距離地面已經有三四層樓了, 俯視剛才的橄欖廳顯得格外典雅。 抬頭望見劇院的穹頂, 發現這是一種不對稱的設計, 每塊拼湊的都是沒有規律, 但又不淩亂。

溫馨高雅的戲劇廳。 戲劇廳的規模看著可比歌劇院小了不少, 座椅上也顯得稀鬆了, 也許這樣才適合閉眼話劇吧。 這裡上演過《簡愛》、《牡丹亭》、《日出》等經典作品。 可以想像下, 觀眾與臺上觀眾在這樣的環境中用藝術交流是多麼的真實啊, 聽到的掌聲也是那麼真切。

國家大劇院 西長安街2號(近人民大會堂西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