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洋蔥數學朱若辰:1年半獲870萬用戶,獲9700萬人民幣B輪投資

洋蔥數學

洋蔥數學, 這是一家通過趣味動畫講授知識的線上教育公司, 於2015年10月發佈其線上教育產品, 迄今覆蓋了全國超過95%的初中,

獲得870萬的中學生用戶。

洋蔥數學並先後獲得來自晨興基金會和峰瑞資本A輪和A+輪數千萬人民幣投資, 2017年5月22日, 再獲9700萬人民幣B輪投資, 由StarVC和青松基金領投, 上輪投資方峰瑞資本繼續跟投。

究竟是什麼魔力讓這家線上教育如此火爆呢, 今天, 我們一起走近洋蔥數學聯合創始人朱若辰。

18歲獲“少年諾貝爾獎”名冠小行星

還在清華附中讀高三的時候, 朱若辰就以一篇科研論文在美國英特爾科學與工程大獎賽上獲獎, 拿下了號稱“少年諾貝爾獎”的大獎, 並擁有了一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小行星是太陽系中的重要天體, 能以某一個人的名字命名小行星, 這是一件十分崇高的國際榮譽。

小行星命名一旦獲得通過, 將成為這顆小行星的永久星名, 為世界各國所公認。

朱若辰隨後入讀美國杜克大學, 主修生物學, 輔修教育學和心理學。

在常人看來, 出身名校的他理所應當成為華爾街的金領或實驗室的科學家。

而這一切設想都被他大學回國時的一次支教經歷改變了。

“在中國的鄉村, 孩子們除了教科書之外沒有任何讀物, 他們的閱讀能力遠遠落後于城市孩子。 ”

落後的教育條件與孩子們充滿求知欲的眼神形成鮮明對比, 朱若辰一顆改變鄉村落後教育的公益種子也在朱若辰心裡萌芽。

創始團隊:我們只想做好教育

(圖為洋蔥數學三位創始人, 左起朱若辰、李諾、楊臨風)

“我們不是乘著浪潮起來的。 ”

2014年, 線上教育爆發的一年。

這一年, 線上教育忽然成了香餑餑, 巨頭、新貴們紛紛入場, 不斷刷新的投融資消息也吸引著教育關注者的眼球。

而脫胎於民辦非企業“陽光書屋”, 此前拿過千萬級融資, 至今已獨立運營超過一年的洋蔥數學仍在自己的網站默默耕耘著自己的微課。 說“默默”是因為洋蔥數學足夠低調。

洋蔥數學的團隊其實是那種悶頭做教育的, 結果做著做著線上教育忽然火了, 所以本質上洋蔥數學並不是乘著浪潮起來的那類公司。

大約是2010年, 在美國讀書時, 朱若辰和另一位創始人楊臨風就在一起構思“陽光書屋”,

一個致力於向農村推廣數位化學習的公益組織。

2011年初陽光書屋正式啟動, 目前仍在繼續為農村學生提供數位化的教育。

而開始於2013年底的創業專案洋蔥數學, 一開始就是希望嘗試用類似于可汗學院的模式, 讓學生尤其是農村地區的學生能脫離老師的“課堂廣播”, 使用微課和數位化學習的流程, 對學習產生興趣來更高效地學習, 很好地吸收知識, 甚至能對學生帶來有價值的思考習慣。

不管是陽光書屋還是洋蔥數學, 楊臨風和朱若辰的創業初衷沒變過:

“如果不能讓學生覺得我們很爽, 很舒服, 那我們做這件事情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只是更關注解決教育問題本身

熱熱鬧鬧的線上教育市場上, 洋蔥數學算是個異類。

談到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的時候,洋蔥數學的CTO,同為聯合創始人的李諾也說:好多人都說我們有個特點是低調,我們目前沒有在PR上投入過多,其實我們是著重於教育這件事本身。所以不是什麼簡單我們做什麼,哪塊拿錢多我們做什麼,比如農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城市教育更容易,我們選擇了農村,互聯網做平臺更容易,但我們選擇了做內容。當然也不是什麼難我們做什麼,我們只是更關注解決教育問題本身。

那問題本身是什麼呢?

朱若辰是在做陽光書屋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的,一開始覺得城市裡有很多的資源,想把資源整合放到農村。

但是後來發現城市的資源是非常傳統的,比如學生在網校只是看視頻,效果無法跟蹤檢測,教學方法和理念都無法很好地滲透。這樣的資源價值是很低的,當時很多電子書包廠商都在做相同的嘗試,但是直到今天沒有一家效果很好,因為根本沒用。

市面上所謂的“教育”產品,根本就沒用!

發現這個問題後,就想自己著手去解決這個問題,做個性化的產品出來。但是做著做著發現需要很多的人手,靠“陽光書屋”沒法承擔那麼大的工作量,所以13年底的時候,在陽光書屋之外又成立了一家新的商業機構“光合新知”,把教育產品開發獨立出來,希望通過融資讓事情做大。事情還算順利,從13年到14年,團隊基本翻了四倍。精力聚焦在產品上的第一個專案就是洋蔥數學。

“給學生一個最好的,真正的線上學習體驗。”

“我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教育,不管現在做互聯網創新也好,還是NGO也好,其實都是實現的手段。比如農村需要公益的方法,因為農村人口能夠承擔的教育投入較低,而城市可以用商業的方法,幫你樹立品牌價值。但是不管怎麼樣,我們都希望是教育加技術的方式,來做出好產品,鄉村能用,城市也能用。”

偏向于技術的李諾加入團隊時,也是因為想通過技術的方式去影響教育:“我們是真的想做出可以解決問題的產品,可以看到學生使用我們產品帶來改變”。

李諾去一些鄉村地區考察,看到課堂教學方式跟自己上學時差不多甚至更差,感觸很多。但是他相信技術給教育帶來的無限可能,比如用技術的手段關注到每個學生,用大資料跟蹤學生的成長。

洋蔥數學相信技術,也期待通過技術可以影響到教育,通過互聯網的思維和技術切實地給鄉村教育帶來變革。

為什麼是“洋蔥數學” ?

至於為什麼要選擇數學,同時擔任課程設計總監的朱若辰給了解答:

選擇數學一個是從學生的學習需求來講,另一個從資訊數位化產品本身解決科目優勢這兩個維度。

數學方面的教育研究表明,數學對於學生的自信心,學習能力的判斷造成很大的影響,孩子的數學能力出現瓶頸一般都是從初中數學的抽象思維開始,而數學在中國的考試系統裡面屬於核心科目。

另一方面,作為理科,數學的學科體系邏輯清晰,便於數位化和個性化。

朱若辰此前在杜克大學攻讀教育學,生物學,心理學,多年研究認知科學和E-learning,他始終相信如果教育不從課堂中,不從內容本身發生改變,那一切其他的嘗試意義都不會太大。

另一個創始人楊臨風比較了美國和中國的數學教育的不同後也表示:美國的數學是面很廣,非常重視應用,重視知識跟知識的連接,也將數學和現實的結合的很緊。但是在中國的課堂,強調的是知識的結構,一塊一塊的嚴格按照教科書的方式來做這種事,跟生活的聯繫很弱。

洋蔥數學希望用有趣的,聯繫實際生活的視頻語言來對知識點進行解釋與闡述。讓學生越過重重定理,重新愛上數學。

“我們希望洋蔥數學改變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

產品標準—學生的“深度學習”體驗

目前已經有 100 多所公立學校將洋蔥數學融入日常教學,如北京市十一學校,人大附中西山學校、景山學校,北師大實驗中學等。除了北京,其他各省也都有學生和老師在用,共覆蓋了大約2000所學校,但總的用戶量並不多。

能如此順利地進入很多知名學校,洋蔥的一個優勢是微課產品生動靈活,很受老師們的歡迎,很多老師檢索微課資源時會主動找到他們。教育資訊化有很多的平臺,但其實老師們真正缺的是好的教學內容產品。

洋蔥希望走的兩條路,一是面向老師和學生的,直接向老師和學生提供好的內容。

另一個就是政府在推動的教育資訊化的機會。

“教育需要由政府政策推動,由市場拿出方案,我們希望努力設計最好的產品,提供給政府採購,讓政府的錢花得不冤枉”。

而最好的產品的標準之一,就是洋蔥團隊一直提到的學生的“深度學習”體驗。

截止目前,洋蔥數學已完成13個版本初中數學教材的產品標準化,共計產出了1000多個動畫互動視頻。甚至有上萬所公立學校將該產品作為標準化教學輔助工具用於課堂教學,來提高課堂互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洋蔥的下一步是什麼?

“此輪融資完成後,洋蔥數學將把資金重點投入產品研發,用於中小學數學、物理、化學線上學習產品的標準化。”此外,也將擴大公司現有的人工智慧與大資料團隊,把人工智慧演算法、人機互動的圖像語音技術應用于智慧化學習,來提高學習體驗。

洋蔥數學這群高素質的青年精英,選擇了把個人的小興趣與時代的大責任相契合的生活。眼光不再緊盯著傳統的熱門領域和只用于謀生的職業,而是開始挑戰傳統世俗的主流標準,做出了更富挑戰性、更有社會價值的嶄新的抉擇。

在面對“創業畢竟有風險,你不怕失敗嗎?”這個問題上,朱若辰的回答是:

“我們做的產品直接為老師和學生服務,只要優質的教育內容能夠不斷做出來,就不可能失敗。並且通過團隊磨合,產品越做越快,越做越好。

即使有一天公司不在了,但我們對社會做的貢獻不會被抹殺,教育和公益沒有失敗,理想沒有失敗。”

談到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的時候,洋蔥數學的CTO,同為聯合創始人的李諾也說:好多人都說我們有個特點是低調,我們目前沒有在PR上投入過多,其實我們是著重於教育這件事本身。所以不是什麼簡單我們做什麼,哪塊拿錢多我們做什麼,比如農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城市教育更容易,我們選擇了農村,互聯網做平臺更容易,但我們選擇了做內容。當然也不是什麼難我們做什麼,我們只是更關注解決教育問題本身。

那問題本身是什麼呢?

朱若辰是在做陽光書屋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的,一開始覺得城市裡有很多的資源,想把資源整合放到農村。

但是後來發現城市的資源是非常傳統的,比如學生在網校只是看視頻,效果無法跟蹤檢測,教學方法和理念都無法很好地滲透。這樣的資源價值是很低的,當時很多電子書包廠商都在做相同的嘗試,但是直到今天沒有一家效果很好,因為根本沒用。

市面上所謂的“教育”產品,根本就沒用!

發現這個問題後,就想自己著手去解決這個問題,做個性化的產品出來。但是做著做著發現需要很多的人手,靠“陽光書屋”沒法承擔那麼大的工作量,所以13年底的時候,在陽光書屋之外又成立了一家新的商業機構“光合新知”,把教育產品開發獨立出來,希望通過融資讓事情做大。事情還算順利,從13年到14年,團隊基本翻了四倍。精力聚焦在產品上的第一個專案就是洋蔥數學。

“給學生一個最好的,真正的線上學習體驗。”

“我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教育,不管現在做互聯網創新也好,還是NGO也好,其實都是實現的手段。比如農村需要公益的方法,因為農村人口能夠承擔的教育投入較低,而城市可以用商業的方法,幫你樹立品牌價值。但是不管怎麼樣,我們都希望是教育加技術的方式,來做出好產品,鄉村能用,城市也能用。”

偏向于技術的李諾加入團隊時,也是因為想通過技術的方式去影響教育:“我們是真的想做出可以解決問題的產品,可以看到學生使用我們產品帶來改變”。

李諾去一些鄉村地區考察,看到課堂教學方式跟自己上學時差不多甚至更差,感觸很多。但是他相信技術給教育帶來的無限可能,比如用技術的手段關注到每個學生,用大資料跟蹤學生的成長。

洋蔥數學相信技術,也期待通過技術可以影響到教育,通過互聯網的思維和技術切實地給鄉村教育帶來變革。

為什麼是“洋蔥數學” ?

至於為什麼要選擇數學,同時擔任課程設計總監的朱若辰給了解答:

選擇數學一個是從學生的學習需求來講,另一個從資訊數位化產品本身解決科目優勢這兩個維度。

數學方面的教育研究表明,數學對於學生的自信心,學習能力的判斷造成很大的影響,孩子的數學能力出現瓶頸一般都是從初中數學的抽象思維開始,而數學在中國的考試系統裡面屬於核心科目。

另一方面,作為理科,數學的學科體系邏輯清晰,便於數位化和個性化。

朱若辰此前在杜克大學攻讀教育學,生物學,心理學,多年研究認知科學和E-learning,他始終相信如果教育不從課堂中,不從內容本身發生改變,那一切其他的嘗試意義都不會太大。

另一個創始人楊臨風比較了美國和中國的數學教育的不同後也表示:美國的數學是面很廣,非常重視應用,重視知識跟知識的連接,也將數學和現實的結合的很緊。但是在中國的課堂,強調的是知識的結構,一塊一塊的嚴格按照教科書的方式來做這種事,跟生活的聯繫很弱。

洋蔥數學希望用有趣的,聯繫實際生活的視頻語言來對知識點進行解釋與闡述。讓學生越過重重定理,重新愛上數學。

“我們希望洋蔥數學改變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

產品標準—學生的“深度學習”體驗

目前已經有 100 多所公立學校將洋蔥數學融入日常教學,如北京市十一學校,人大附中西山學校、景山學校,北師大實驗中學等。除了北京,其他各省也都有學生和老師在用,共覆蓋了大約2000所學校,但總的用戶量並不多。

能如此順利地進入很多知名學校,洋蔥的一個優勢是微課產品生動靈活,很受老師們的歡迎,很多老師檢索微課資源時會主動找到他們。教育資訊化有很多的平臺,但其實老師們真正缺的是好的教學內容產品。

洋蔥希望走的兩條路,一是面向老師和學生的,直接向老師和學生提供好的內容。

另一個就是政府在推動的教育資訊化的機會。

“教育需要由政府政策推動,由市場拿出方案,我們希望努力設計最好的產品,提供給政府採購,讓政府的錢花得不冤枉”。

而最好的產品的標準之一,就是洋蔥團隊一直提到的學生的“深度學習”體驗。

截止目前,洋蔥數學已完成13個版本初中數學教材的產品標準化,共計產出了1000多個動畫互動視頻。甚至有上萬所公立學校將該產品作為標準化教學輔助工具用於課堂教學,來提高課堂互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洋蔥的下一步是什麼?

“此輪融資完成後,洋蔥數學將把資金重點投入產品研發,用於中小學數學、物理、化學線上學習產品的標準化。”此外,也將擴大公司現有的人工智慧與大資料團隊,把人工智慧演算法、人機互動的圖像語音技術應用于智慧化學習,來提高學習體驗。

洋蔥數學這群高素質的青年精英,選擇了把個人的小興趣與時代的大責任相契合的生活。眼光不再緊盯著傳統的熱門領域和只用于謀生的職業,而是開始挑戰傳統世俗的主流標準,做出了更富挑戰性、更有社會價值的嶄新的抉擇。

在面對“創業畢竟有風險,你不怕失敗嗎?”這個問題上,朱若辰的回答是:

“我們做的產品直接為老師和學生服務,只要優質的教育內容能夠不斷做出來,就不可能失敗。並且通過團隊磨合,產品越做越快,越做越好。

即使有一天公司不在了,但我們對社會做的貢獻不會被抹殺,教育和公益沒有失敗,理想沒有失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