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師宗不僅有菌子山,還有座翠雲山,曾被林則徐盛讚!

清末民族英雄林則徐, 在任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雲貴總督期間曾親臨翠雲山。 見滿山蔥綠, 風景秀麗, 如詩如畫, 頓時觸景生情,

詩興大發, 留下了一首後人久久傳頌的詩句:

遠看翠雲山上綠高峰, 近看翠雲山麓仙人洞。

不知翠雲山中真面目, 親臨其景猶如美畫中。

林則徐的四句詩中有三句提到了翠雲山, 故此當地文人將此山定名為“翠雲山”, 並把“翠雲山”三個字刻在了一塊青石碑上, 至今已有190餘年。

翠雲山, 位於雲南師宗縣葵山鎮馬廠村, 距縣城18公里, 海拔2180米。 在雲南這塊神奇的土地上, 翠雲山雖然沒有雲南第一高山梅裡雪山主峰卡格博的高度(6740米), 沒有“玉龍第三國”玉龍雪山的宏大, 沒有“南詔國”蒼山的名氣, 但它確是滇東一處古木參天與人文地理依依相融的名山。

漫步蜿蜒起伏的林間小路, 清風習習, 沁人肺腑。 視野所及層層叢林, 古木參天, 身前身後是古樹的世界。 藤纏樹的奇景別處難得一見, 而在翠雲山的原始森林裡, 隨處可見, 滿山皆是。 巨大的古藤猶如從天而降,

形狀各異, 猶如一條條巨龍, 把天地連在了一起, 藤樹相纏, 樹藤相依, 成了一道奇特的自然景觀。 盤山小路有一棵近30米高兩三人合抱的大樹, 被一根巨藤從腳纏到樹尖, 像一條蒼龍盤旋而上, 在藍天下顯出它特有的風采和神態。

登上主峰遠眺, 又是另一派景象:東邊是羅平縣的白臘山, 南邊是滬西縣的向陽山, 西邊是石林縣的老圭山, 北邊是陸良縣的龍海山, 方圓100公里內的山峰秀色、田園村落、杜鵑叢林、萬麗千景, 無不盡收眼底。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翠雲山還是清末一代名士、咸豐皇帝老師、師宗縣歷史文化名人何桂珍的長眠之地。何桂珍18歲中舉,22歲殿試賜進士出身,24歲授翰林院編修,30歲任督貴州學政,33歲“以學問受上知”,“命在上書房行走”,38歲出任安徽徽甯池太廣道員。咸豐登位時對他非常尊敬,曾親手書寫“天子門生”、“門生天子”兩塊匾額賜給何桂珍。但他一身剛正耿直,疾惡如仇,遭奸臣所害,後同治皇帝諡他為“文貞公”。山腰的右邊是咸豐皇帝賜給何桂珍的父親何輔龍貢生(一生從教)墓地誥封碑的地方。何墓碑心為林則徐所題。碑聯是他女婿、江南四大名樓之一的岳陽樓名聯作者、在京任“江西道監禦史”、師宗縣歷史名人竇垿所撰:“千峰環拱仁山盡,兩水朝宗學海深”。

名人是一個地方的形象和品牌。清人趙翼“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著名詩句告知人們,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才人”,一代“才人”有一代“才人”的使命,無數“才人”之總和,積成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師宗縣有何桂珍、竇垿兩位“才人”的歷史佳話,為雲南翠雲山的森林和泉水形成的纖秀之美,增添了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質感。

馬廠村人為有座彩雲中的翠雲山而自豪。近年,他們在翠雲山前,按《易經》建造了氣勢雄偉的《八卦圖》和牛郎與織女相會的一座精美的天橋後,給森林風光和人文景觀集一身的翠雲山,又添了一層新的歷史文化色彩和無窮的遐想。

寒冬臘月,茫茫的翠雲山,又將是大雪紛飛,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恰似一派北國風光。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翠雲山還是清末一代名士、咸豐皇帝老師、師宗縣歷史文化名人何桂珍的長眠之地。何桂珍18歲中舉,22歲殿試賜進士出身,24歲授翰林院編修,30歲任督貴州學政,33歲“以學問受上知”,“命在上書房行走”,38歲出任安徽徽甯池太廣道員。咸豐登位時對他非常尊敬,曾親手書寫“天子門生”、“門生天子”兩塊匾額賜給何桂珍。但他一身剛正耿直,疾惡如仇,遭奸臣所害,後同治皇帝諡他為“文貞公”。山腰的右邊是咸豐皇帝賜給何桂珍的父親何輔龍貢生(一生從教)墓地誥封碑的地方。何墓碑心為林則徐所題。碑聯是他女婿、江南四大名樓之一的岳陽樓名聯作者、在京任“江西道監禦史”、師宗縣歷史名人竇垿所撰:“千峰環拱仁山盡,兩水朝宗學海深”。

名人是一個地方的形象和品牌。清人趙翼“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著名詩句告知人們,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才人”,一代“才人”有一代“才人”的使命,無數“才人”之總和,積成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師宗縣有何桂珍、竇垿兩位“才人”的歷史佳話,為雲南翠雲山的森林和泉水形成的纖秀之美,增添了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質感。

馬廠村人為有座彩雲中的翠雲山而自豪。近年,他們在翠雲山前,按《易經》建造了氣勢雄偉的《八卦圖》和牛郎與織女相會的一座精美的天橋後,給森林風光和人文景觀集一身的翠雲山,又添了一層新的歷史文化色彩和無窮的遐想。

寒冬臘月,茫茫的翠雲山,又將是大雪紛飛,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恰似一派北國風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