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班長大人》你好,這樣的班長給我來一打!

雖然沒有看過《班長大人》的原著, 但看了一集之後, 決定要追下去, 因為太有意思了。

騰訊定制劇, 改編自陳嵐的同名漫畫, 所實話早已過了追漫畫的年齡,

尤其是校園漫畫, 看的不是很多, 所以並沒看過原著。 但對於劇版《班長大人》來說還是比較好奇的。 因為雖然當下校園劇不少, 但主要偏向于青春或情感風, 包括《夏至未至》、《求婚大作戰》這樣的, 而《班長大人》作為一部漫改劇, 主要在於這樣具有二次元風格的校園劇是國內比較少見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 還是原創IP, 本土製造。

看了《班長大人》, 最吸引我的在於兩點。

首先是風格, 作為漫改劇, 必須要把握的就是從二次元到三次元的轉化, 所以稱之為跨越次元劇一點也不過分。 但在風格的把握方向上, 國漫不像美漫那樣, 東方漫畫的二次元風格很濃, 而且人設刻意的誇張或風格化, 就算《灌籃高手》這樣的寫實風格動漫,

櫻木花道那樣時不時正直, 卻大多數Q版卡通的形象, 對於真人版來說也夠喝一壺的。

因此該劇對二次元風的拿捏, 在“跨次元”的方向上, 選擇了一條比較折中的路線, 即場景在二/三次元之間切換, 角色貫穿於其中, 不時的在剪輯手法上插入一些漫畫分屏的顯示,

還包括角色內心OS時的定格展示, 以突出該劇的“跨次元風”, 這一點其實有點類似當年李安的《綠巨人》, 以及劉偉強的《古惑仔》都用過這種手法。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 讓任何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 從內心接受“這是一部漫改劇”, 而進一步的資訊也表明該劇的“跨次元”屬性。

因為“跨次元”絕不只是說說而已, 作為改編自一部二次元風格濃厚漫畫的劇集, 該劇對原著的主題和風格的呈現, 是一個次元上的過度, 雖然形式上換成了真人出演, 但風格卻依舊是二次元風, 這才是“跨次元”。 簡單來講, 這是一部“真人出演的二次元網路劇。 ”

風格上的明確, 讓觀眾從心裡就接受這是一部“二次元劇”, 從而接受劇中幾位主演的表演風格和舉止, 而不會覺得浮誇。

也就引出《班長大人》下一個亮點——誇張且搞笑的人設。

還是那句話, 雖然沒看過原著, 但通過該劇中幾位演員的表演和角色定位, 一眼就能看出, 這些角色就是那些我們在漫畫中常見的類型。

元氣少女葉木棲, 全能少年廖丹奕, 這二位名字有些押運的角色, 他們之間的插科打諢, 構成了該劇的核心。

通常而言, 所謂漫畫角色, 都是對人設和定位有著極強的個性突出, 比如一個人很弱氣, 那麼人設就會在多方面去表現其弱氣的一面, 而不會去表現其其他方面的屬性, 甚至一點筆墨都不會浪費。這就是典型的漫畫角色,流於紙面之上,所以也就有了我們常聽說的幼馴染、眼鏡娘、黑長直等代表角色個性的稱謂。

到了真人版劇集中,這個設定依然保留下來,這是很多漫改劇沒有做到的,從這方面來說,《班長大人》在人設上其實比較大膽。

也許有人說,這樣做會不會顯得角色單一扁平,而不會有血有肉。當然不會,因為該劇的定位就是“跨次元的”,對角色單一風格的塑造,本來並無太大亮點。但所有角色組合在一起,差異化就出來。比如葉木棲與廖丹奕開場相遇的場面,一位活力滿滿,一位不苟言笑,一下子就把兩人性格上的差異點透了。

其實個人最喜歡就是葉木棲穿越操場的那個長鏡頭,用跟隨角色+環繞拍攝的方式,將該劇幾位元主要角色的個性全部突出,且一鏡到底。包括高冷範的關心怡,典型的漫畫黑長直,身邊還有眼鏡腹黑男在左右溜須,還有逗比兄弟組合黃楠黃毅,看見漂亮東西就想畫畫的女生,任何時候都在抱著一本書的書呆子、霸道的女漢子、弱氣的小女生等等。

這段內容除了交代人設,最大的作用就是增強代入感,讓觀眾接受該劇的人設和風格,從而進入到故事之中。而隨後故事馬上進入正題,一段競選班長的糾葛,葉木棲的神經大條和元氣滿滿,廖丹奕的嚴謹苛刻和全能屬性,乃至多金的關心怡,無處不在的逗比兄弟,又隨著故事的深入,將幾位主要角色的個性刻畫至深。

而且隨之而來的,就是頗具二次元風格的搞笑。

雖然只是開頭,但這部《班長大人》卻非常吸引觀眾,二次元風格的確立,代入感極強的鏡頭語言,以及搞笑誇張的人設,當然少了不了充滿青春朝氣和活力的演員們。就連我這個沒看過原著的人,也一下子被吸引進去了。

最後,特別說一下飾演葉木棲的李凱馨,當時在《問題餐廳》裡就很喜歡她飾演的千佳,把一個曾經抗拒交流、把自己封閉起來、看上去甚至有點難接近的小女孩演得活靈活現。這裡的葉木棲有點本色演出的意思,因為生活中的李凱馨也是開朗大方的女孩。但比起葉木棲的神經大條,李凱馨可是“十項全能”啊,會唱歌跳舞,會作詞彈琴,還喜歡服裝設計,讓人越瞭解就越驚喜,很看好她。

甚至一點筆墨都不會浪費。這就是典型的漫畫角色,流於紙面之上,所以也就有了我們常聽說的幼馴染、眼鏡娘、黑長直等代表角色個性的稱謂。

到了真人版劇集中,這個設定依然保留下來,這是很多漫改劇沒有做到的,從這方面來說,《班長大人》在人設上其實比較大膽。

也許有人說,這樣做會不會顯得角色單一扁平,而不會有血有肉。當然不會,因為該劇的定位就是“跨次元的”,對角色單一風格的塑造,本來並無太大亮點。但所有角色組合在一起,差異化就出來。比如葉木棲與廖丹奕開場相遇的場面,一位活力滿滿,一位不苟言笑,一下子就把兩人性格上的差異點透了。

其實個人最喜歡就是葉木棲穿越操場的那個長鏡頭,用跟隨角色+環繞拍攝的方式,將該劇幾位元主要角色的個性全部突出,且一鏡到底。包括高冷範的關心怡,典型的漫畫黑長直,身邊還有眼鏡腹黑男在左右溜須,還有逗比兄弟組合黃楠黃毅,看見漂亮東西就想畫畫的女生,任何時候都在抱著一本書的書呆子、霸道的女漢子、弱氣的小女生等等。

這段內容除了交代人設,最大的作用就是增強代入感,讓觀眾接受該劇的人設和風格,從而進入到故事之中。而隨後故事馬上進入正題,一段競選班長的糾葛,葉木棲的神經大條和元氣滿滿,廖丹奕的嚴謹苛刻和全能屬性,乃至多金的關心怡,無處不在的逗比兄弟,又隨著故事的深入,將幾位主要角色的個性刻畫至深。

而且隨之而來的,就是頗具二次元風格的搞笑。

雖然只是開頭,但這部《班長大人》卻非常吸引觀眾,二次元風格的確立,代入感極強的鏡頭語言,以及搞笑誇張的人設,當然少了不了充滿青春朝氣和活力的演員們。就連我這個沒看過原著的人,也一下子被吸引進去了。

最後,特別說一下飾演葉木棲的李凱馨,當時在《問題餐廳》裡就很喜歡她飾演的千佳,把一個曾經抗拒交流、把自己封閉起來、看上去甚至有點難接近的小女孩演得活靈活現。這裡的葉木棲有點本色演出的意思,因為生活中的李凱馨也是開朗大方的女孩。但比起葉木棲的神經大條,李凱馨可是“十項全能”啊,會唱歌跳舞,會作詞彈琴,還喜歡服裝設計,讓人越瞭解就越驚喜,很看好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