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侯永興:赴坦尚尼亞工作 是宿遷醫療援外第一人

侯永興85歲的侯永興家住宿城區馬陵社區城東園區, 他個子不太高, 不論怎麼看, 都和普普通通的老人沒有什麼區別。 然而, 就是這樣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

他是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院第一位口腔科醫生。 1972年, 他受祖國人民派遣, 參加援外醫療隊, 赴坦尚尼亞工作, 成為宿遷醫療援外第一人。

他是“南醫院”第一位口腔科醫生

9月6日上午, 記者見到侯永興的時候, 他正在翻看從醫時的老照片。 據瞭解, 侯永興在17歲那年, 到新沂衛校免費就讀。 由於當時趕上“黑熱病”流行, 醫護工作者奇缺, 僅僅半年時間, 他就被分到農村參加醫護工作。 1951年上半年, 侯永興以衛生員身份參加“導沂”工程, 下半年赴揚州蘇北人民醫院工作。 1954年參加省衛生廳口腔專業調幹班學習。

1958年, 侯永興被調到原宿遷縣人民醫院工作。 侯永興告訴記者, 他見證了醫院口腔科的從無到有。

侯永興說:“起初, 剛到醫院時, 因醫療器材奇缺, 只有一台腳踏補牙機, 口腔科的工作很難開展。 ”據瞭解, 當時的宿遷縣人民醫院口腔科只有侯永興一位醫生, 因一個人需要撐起一個科室, 侯永興每天都要工作10個小時以上, 忙的時候連飯都顧不上吃。 據侯永興介紹, 那個時候交通並不發達, 很多老百姓為了看牙要從農村趕很長時間的路才能到醫院。

1961年上半年, 因口腔科發展需要, 醫院安排侯永興前去上海採購口腔科醫療設備。 侯永興說:“我買了幾個專門看牙的椅子和牙槽外科用來拔牙、補牙、治牙的設備, 當時花了有3000多元錢!”隨著醫療設備的增多, 從1961年下半年, 侯永興開始做一些粘液囊腫、唇裂修補等手術。

侯永興說:“當時, 我成功地做了第一例唇裂修補手術, 這個消息在整個縣裡都傳開了。 隨後, 很多唇裂的患者聽到後十分激動, 就紛紛來到醫院做修補手術。 ”1962年, 侯永興前去南京口腔醫院進修, 並對一些口腔手術進行了實踐, 回到宿遷後就開展了腮腺混合瘤、頜面外科等多項手術。

赴坦尚尼亞參加援外醫療隊

1972年7月的一天, 領導找侯永興談話, 告知準備選拔他赴國外參加醫療隊。 雖然當時孩子只有6歲, 但考慮到國家需要, 他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據瞭解, 當年底, 他就與全省抽調的22人(其中女同志6人)作為第四批援外醫療隊從珠江口乘坐大輪出發, 經過11個晝夜航行, 最終到達坦尚尼亞。 記者瞭解到, 侯永興被分配到坦尚尼亞最大醫院———列寧醫院任口腔科負責醫師。

由於語言不通, 侯永興剛工作時困難重重。 為了儘快掌握當地語言, 侯永興買來課本和收音機抓緊一切機會學習。 經過半年多努力, 他終於可以和病人很好地溝通。 讓侯永興引以為豪的是, 中國醫療隊每週都要到總統住宅一次, 為總統和他的家庭成員做保健工作。 據瞭解, 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第一副總統瓊布也經常因牙病找侯永興治療。 有一次, 瓊布患了急性牙齦炎, 急著要去印度進行國事訪問, 侯永興當即給他作了應急處理。 訪問結束回國, 侯永興又為他進行徹底治療, 解除了困擾已久的牙痛, 受到瓊布的高度讚揚。

在援外的工作中, 侯永興不遺餘力地推廣中醫技術,

在做口腔手術中, 他採取指壓麻醉拔牙, 不打麻藥拔牙也不痛, 受到患者歡迎。 記者瞭解到, 侯永興不僅要為病人看病, 還要手把手向非洲朋友傳授醫術。 他在3年時間內一共帶了3名護士、2個工友和5名醫生。 從口腔科的基本知識到臨床實踐, 共講授270課時、治療19042人次、拔除病牙14960顆, 施行大小手術468人次、鑲牙147副。 侯永興說告訴記者, 由於當時通訊落後, 每個月醫療隊的成員只能通過書信由輪船帶回祖國。 侯永興說:“在國外, 實在想家的時候, 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讀家書。 ”1975年5月, 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 侯永興圓滿地完成祖國賦予的任務凱旋。 1976年, 侯永興任宿遷人民醫院副院長一職, 分管門診工作。

1996年, 侯永興離休。 現如今, 提起宿遷市人民醫院, 侯永興感慨很多。侯永興說:“宿遷市人民醫院現在醫療技術越來越發達,服務也越來越好。看著我為之奉獻了大半輩子的醫院發展得這麼好,我打心眼裡面感到高興!”

侯永興感慨很多。侯永興說:“宿遷市人民醫院現在醫療技術越來越發達,服務也越來越好。看著我為之奉獻了大半輩子的醫院發展得這麼好,我打心眼裡面感到高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