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花椒栽培技術 盛果期修剪

一、主要任務

此階段主要是調節生長和結果之間的關係。 花椒一般定植6~7年後, 開始進入盛果前期, 此時整形任務已完成, 並且培養了一定數量的結果枝組,

樹勢逐漸穩定, 產量年年上升。 到10年左右, 花椒進入產量最高的盛果期, 由於產量的迅速增加, 樹姿開張, 延長枝生長勢逐漸衰弱, 樹冠擴大速度緩慢並逐漸停止, 樹體生長和結果的矛盾突出, 如果不能較好的調節生長和結果的關係, 生長勢必減退, 產量下降, 提前衰老。

一般立地條件較好、管理水準較高的椒園, 盛果期可維持20年左右。 管理差、長勢弱的椒園, 只能維持10~15年。 因此, 修剪的主要任務是維持健壯而穩定的樹勢, 繼續培養和調節各類結果枝組, 維持結果枝組的長勢和連續結果能力, 實現樹壯、高產、穩產的目的。

二、骨幹枝修剪

在結果初期, 如果主側枝還未占滿株行距間的空間, 對延長枝採取中短截, 仍以壯枝帶頭, 盛果期後, 週邊枝大部分已成為結果枝, 長勢明顯變弱, 可用長果枝帶頭, 使樹冠保持在一定範圍內。

同時要適當疏間週邊枝, 達到疏外養內, 疏前促後的效果, 以增強內膛枝條的長勢。 盛果後期, 骨幹枝的枝頭變弱, 先端下垂,

這時應及時回縮, 用斜上生長的強壯之帶頭, 以抬高枝頭角度, 復壯枝頭。 注意保持各主枝之間的均衡及各級骨幹枝之間的從屬關係, 採取抑強扶弱的修剪方法, 維持良好的樹體結構。

對輔養枝的處理, 在枝條密擠的情況下, 疏除多餘的臨時性輔養枝,

有空間的可回縮改造成大型結果枝組。 永久性輔養枝適度回縮和適當疏枝, 使其在一定範圍內長期結果。

三、結果枝組的修剪

盛果期產量的高低和延續年限的長短, 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結果枝組的配置和長勢。 花椒進入盛果期後, 一方面在有空間的地方,

繼續培養一定數量的結果枝;另一方面, 要不斷調整結果枝組, 及時復壯延伸過長、長勢衰弱的結果枝組, 維持其生長結果能力。

結果枝組的數量和產量有一定的相關性。 枝組過少、樹冠不豐滿, 結果枝組數量少, 產量低;枝組過多, 通風透光條件差, 容易引起早衰, 每一果穗平均結果粒數少, 產量也會降低。

合理的枝組密度是大、中、小結果枝組的比例,大體上是1∶3∶10.小型枝組容易衰退,需及時疏除細弱的分枝,保留強壯分枝,適當短截部分結果後的枝條,復壯樹體生長結果能力。

中型枝組要選用較強的枝帶頭,穩定生長勢,並適時回縮,防止枝組後部衰弱。大型枝組一般不易衰退,重點是調整生長方向,控制生長勢,把直立枝組引向兩側,對側生枝組不斷抬高枝頭角度,採用適度回縮的方法,不使其延伸過長,以免枝組後部衰弱。

各類結果枝組進入盛果期後,對已結果多年的枝組要及時進行復壯修剪。復壯修剪一般採用回縮和疏枝相結合的方法,回縮延伸過長、過高和生長衰弱的枝組,在枝組內疏間過密的細弱枝,提高中、長果枝的比例。

內膛結果枝組的培養與控制很重要。如果不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由於枝條生長具有頂端優勢的特性,內膛枝容易衰退,特別是中、小型枝組常乾枯死亡,造成骨幹枝後部光禿,結果部位外移,產量銳減;而直立的大、中型枝組,往往延伸過高,形成樹上長樹,擾亂樹形,產量也不會下降。所以,在修剪中更需注意骨幹枝後部中、小枝組的復壯更新和直立生長的大枝組的控制。

4.結果枝的修剪

適宜的總枝量,適宜的營養枝和結果枝的比例是樹體生長結果的基礎。盛果期樹,結果枝一般占總枝量的90%以上。粗壯的長、中果枝每果穗結果粒數明顯多於短果枝,且產量與每果穗結果數量關係很大。所以,保持一定數量的長、中果枝是高產穩產的關鍵。

據對盛果期豐產樹的調查,在結果枝中,長果枝占10%~15%,中果枝占30%~35%,短果枝占50%~60%,一般豐產樹按冠投影面積計算,每平方米有果枝200~250個。結果枝的修剪,因為花椒以頂花芽結果,修剪方法應以疏剪為主,疏剪與回縮結合,疏弱留強,疏短留長,疏小留大。

5.除萌和徒長枝的利用

花椒進入結果期後,常從根莖和主幹上萌發很多萌蘖枝。隨著樹齡的增加,萌蘖枝也愈來愈多,有時一株樹上達幾十條。這些枝消耗大量養分,影響通風透光,擾亂樹形,應及時抹除。萌蘖枝多發生在5~7月份,除萌應作為此期的重要管理措施。

盛果期後,特別是盛果末期,由於骨幹枝先端長勢弱,對骨幹枝回縮過重,局部失去平衡時,內膛常萌發很多徒長枝,這些枝長勢很強,不僅消耗大量養分,也常常造成樹冠內紊亂,要及早處理。

凡不缺枝部位生長的徒長枝,應及時抹芽或及早疏除,以減少養分消耗,改善光照。骨幹枝後部或內膛缺枝部位的徒長枝,可改造成為內膛枝組,其方法是選擇生長中庸的側生枝,於夏季長至30~40釐米時摘心,冬剪時去強留弱,引向兩側。

花椒栽培技術 移栽管理(上)

花椒栽培技術 嫁接方法

花椒栽培技術 幼樹修剪

花椒樹栽培技術 結果初期的修剪

花椒栽培技術 衰老樹的修剪

合理的枝組密度是大、中、小結果枝組的比例,大體上是1∶3∶10.小型枝組容易衰退,需及時疏除細弱的分枝,保留強壯分枝,適當短截部分結果後的枝條,復壯樹體生長結果能力。

中型枝組要選用較強的枝帶頭,穩定生長勢,並適時回縮,防止枝組後部衰弱。大型枝組一般不易衰退,重點是調整生長方向,控制生長勢,把直立枝組引向兩側,對側生枝組不斷抬高枝頭角度,採用適度回縮的方法,不使其延伸過長,以免枝組後部衰弱。

各類結果枝組進入盛果期後,對已結果多年的枝組要及時進行復壯修剪。復壯修剪一般採用回縮和疏枝相結合的方法,回縮延伸過長、過高和生長衰弱的枝組,在枝組內疏間過密的細弱枝,提高中、長果枝的比例。

內膛結果枝組的培養與控制很重要。如果不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由於枝條生長具有頂端優勢的特性,內膛枝容易衰退,特別是中、小型枝組常乾枯死亡,造成骨幹枝後部光禿,結果部位外移,產量銳減;而直立的大、中型枝組,往往延伸過高,形成樹上長樹,擾亂樹形,產量也不會下降。所以,在修剪中更需注意骨幹枝後部中、小枝組的復壯更新和直立生長的大枝組的控制。

4.結果枝的修剪

適宜的總枝量,適宜的營養枝和結果枝的比例是樹體生長結果的基礎。盛果期樹,結果枝一般占總枝量的90%以上。粗壯的長、中果枝每果穗結果粒數明顯多於短果枝,且產量與每果穗結果數量關係很大。所以,保持一定數量的長、中果枝是高產穩產的關鍵。

據對盛果期豐產樹的調查,在結果枝中,長果枝占10%~15%,中果枝占30%~35%,短果枝占50%~60%,一般豐產樹按冠投影面積計算,每平方米有果枝200~250個。結果枝的修剪,因為花椒以頂花芽結果,修剪方法應以疏剪為主,疏剪與回縮結合,疏弱留強,疏短留長,疏小留大。

5.除萌和徒長枝的利用

花椒進入結果期後,常從根莖和主幹上萌發很多萌蘖枝。隨著樹齡的增加,萌蘖枝也愈來愈多,有時一株樹上達幾十條。這些枝消耗大量養分,影響通風透光,擾亂樹形,應及時抹除。萌蘖枝多發生在5~7月份,除萌應作為此期的重要管理措施。

盛果期後,特別是盛果末期,由於骨幹枝先端長勢弱,對骨幹枝回縮過重,局部失去平衡時,內膛常萌發很多徒長枝,這些枝長勢很強,不僅消耗大量養分,也常常造成樹冠內紊亂,要及早處理。

凡不缺枝部位生長的徒長枝,應及時抹芽或及早疏除,以減少養分消耗,改善光照。骨幹枝後部或內膛缺枝部位的徒長枝,可改造成為內膛枝組,其方法是選擇生長中庸的側生枝,於夏季長至30~40釐米時摘心,冬剪時去強留弱,引向兩側。

花椒栽培技術 移栽管理(上)

花椒栽培技術 嫁接方法

花椒栽培技術 幼樹修剪

花椒樹栽培技術 結果初期的修剪

花椒栽培技術 衰老樹的修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