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麥種子為啥建議包衣處理

點擊上方快速關注 對小麥進行殺菌性種子處理有助於減少因小麥種傳和土傳真菌性病害造成的損失。 有些種子處理產品中含有殺菌劑和殺蟲劑,
還提供對秋季害蟲如蚜蟲的額外保護。

由於小麥赤黴病廣泛流行, 進行小麥殺菌性處種子處理將尤為重要。 原因之一是瘡痂病菌感染後將留在糧食中, 導致種子萎縮, 形成堊白或粉紅色的內核, 即人們熟知的鐮刀菌性結痂內核或乾癟內核。 種子雖表觀正常, 但在發育後期受到影響。 如果感染的穀物不使用殺菌劑進行處理就留種, 將顯著降低來年的立苗率。

另一個原因是一種罕見的種子傳播疾病黑穗病, 如果嚴重和普遍爆發, 可引起顯著的產量損失。 一些國家拒絕從爆發黑穗病的地區進口小麥。 因此, 小麥黑穗病對國家或地區經濟的影響顯著。

種傳病害

小麥種子傳播的真菌性病害包括普通黑穗病(也稱為腥黑穗病)、散黑穗病、黑粉病、黑斑病和麥角症。 這些疾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產量損失, 偶爾也會造成整體損失。

損失源於這些真菌引起的苗枯病和猝倒病以及由短打病和散黑穗病菌引起的糧食損失。 如果是普通腥黑穗病在田間廣泛爆發,

由於買家拒絕收貨, 幾乎可以肯定將造成全部損失。

除了損失數量, 這些疾病也將降低糧食品質, 並因為糧食等級下降, 價值也受到影響。

土傳病害

小麥土傳真菌性疾病包括常見的根腐病、腐黴根腐病、紋枯病根腐病、枯萎和根、冠、末端腐爛病。

這些疾病常常被忽視, 因為它們影響的根和冠不像葉面疾病那樣可見。 它們還會導致立苗減少和植株瘦弱, 很容易被其他疾病和害蟲攻擊而造成顯著產量損失。

管理

小麥種子傳播和土傳的真菌病害可通過種植認證的使用殺菌劑處理的種子而進行有效控制。 因為有些病菌源於種子內部, 建議使用內吸殺菌劑。 避免種植農場往年保存的庫存種子。

使用處理種子

小麥要提前包衣在拌種和包衣時, 很多農民朋友不到小麥播種前不進行處理, 殊不知這是一個錯誤的習慣。 容易耽誤工時不說, 還有可能帶來事倍工半的後果。

提前包衣有利於節省工時。

這個農民朋友們都清楚, 前腳收玉米, 後腳種小麥是多麼辛苦的事兒。

選擇種衣劑就是為了省心、省力, 如果一邊播種還一邊忙著拌種, 這不是本末倒置, 自尋煩惱了嘛。

提前包衣有利於種衣劑在小麥種子表面充分成膜。

包衣後充分陰乾和儲存的過程, 能讓種衣劑產品中的成膜劑説明有效成分更加牢固地黏著在種子表面, 固化成膜, 從而在播種過程中不易脫落, 種衣劑的價值才能隨著小麥的生長體現出來。

提前包衣有利於種衣劑藥效的更好發揮

包衣後充分陰乾和儲存的過程, 除了能讓種衣劑有效成分結合在種子表面外, 還有少量能夠吸入到種子內部, 從而更加有效地殺滅種子自身所帶的病菌, 特別是黑穗病。

■文章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