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央視對話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央視財經《對話》)他們是中國製造的“總師”, 中國航太科技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張智;中核集團“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中船重工集團“常規潛艇”總設計師吳崇建, 他們在一線默默的堅守, 用實力演繹工匠精神, 在總師心裡, 在接到中國製造重任的背後他們會留下什麼樣遺憾?他們最大的敵人竟然是自己?“總師”的溫柔就是對國家的犯罪?敬請關注9月10日21:50《對話》。

最大的敵人竟然是自己?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張智表示, 其實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這一點上, 張智有很大的體會。 “這個事還真可以講, 應該說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這個話沒錯, 我有很深的體會。 我在T2火箭發射的時候我任的總師, 那時候我特別緊張, 出問題怎麼辦?之前腮幫子都腫了, 因為出現了幾個小問題。 那時候我最擔心的是自己的工作方法無效造成的問題,

所以很緊張。 應該說, 緊張是一個, 我從現在看緊張是一個比較好的狀態, 它能讓你仔細去想問題, 但是對身體有害。 所以, 那個時候應該處於這種心理狀態, 但是你的這種心理狀態, 你作為一個我總設計師, 如果你的這種心理狀態會影響到你的團隊, 讓你的團隊也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 這很麻煩。 因為人緊張的情況下, 工作有時候會出錯。 所以最大的敵人應該是自己的心態。 ”

要應對極端外部事件, 需高標準完成!

中核集團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也很贊同張智提出的那句“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他也遇到過同樣的情況。 “華龍一號”因為吸取了福島的經驗回饋, 要應對極端的外部事件, 這樣對抗震的要求就要提高很高, 通常能夠抵禦九級以上的地震, 這對一個核電站來說, 因為我要使整個核電站能夠抵禦這樣的地震, 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東西, 不光是構築物的問題, 所有的裝備、系統, 所有的東西, 執行安全功能的都必須要經受這樣大的地震的考驗。 當時在提出這樣的一個要求的時候,

國家安全監管當局在我們國家的相關的法律標準的要求上, 這已經遠遠的高於了。 當時要不要確定這樣一個華龍的設計標準, 確實是我心裡面在打鼓。 我記得當時開過一些專家論證會, 在論證會上我也談了困難, 我覺得這個目標我們能不能實現?心裡是沒有底的。 但是, 最後我應該說, 這樣一個目標被確定下來, 對於我來說, 我就必須要帶領我的團隊去實現這樣一個目標, 當時心裡面是有一定的擔心的。 最後, 結果很好, 我們實現這樣一個目標了。 所以, 你剛才說, 確實是, 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

“總師”的溫柔就是對國家的犯罪?

面對現場兩位總師的回答, 中船重工集團常規潛艇總設計師吳崇健表示贊許, 也提出了更讓我們欽佩的答案, “我覺得自己最大的敵人應該是自己的溫柔, 我的這個溫柔指的是什麼?任何單位都以把設備搬到潛艇上為榮, 是一個很好的廣告, 你看我的什麼什麼裝到潛艇上來了, 而且是中國最新的潛艇。 實際上我們面臨一個不能脫俗, 任何的裝備、科研的發展一定都被經濟所裹挾,我在內部提的一個話,我說“總師”的溫柔就是對國家的犯罪,所以我們需要把這個溫柔一點一點的剔掉。”

“總師”有什麼遺憾?

中核集團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表示,他其實也留下了些遺憾,並且這個遺憾一直在他心裡。“我記得在福島以後我們確定新的“華龍一號”的研發目標,主要是在提高安全上,我們在這方面考慮了很多方案,也確定了很多的這樣一些高的目標,一一的去通過科研去攻克每一個技術難題,來實現這樣一個目標。應該說,從安全水準上,我們已經達到了國際上的三代要求。但是,我們覺得我們可能在如何能夠提高核電的經濟性方面我們做的還不夠。因為核電未來還是向市場供電,還是一種電力的產品,未來也面臨著更多的市場競爭。跟其他這樣的一些低碳能源、替代型的這些能源去比較,未來可能在競爭,在發展的空間上面,要通過優化我們的設計提高核電的經濟性。”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張智也坦言,他也留下了自己的遺憾,並且從來沒有公開過。“因為這個逃逸系統,那是最早我做的總體設計,包括總體參數那時候都是我提的,我現在很遺憾它的能力有點小,如果再把能力設計大一點,逃的更高一點、更遠一點,現在可能處理一些問題恐怕更容易。”

中船重工集團常規潛艇總設計師吳崇健則表示,他沒有留下遺憾,並且認為遺憾帶來的最後,是對新技術的渴望和挑戰、充滿激情,應該說是充滿了正能量,反而是不遺憾。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9月10日21:50《對話》!

(本文編輯:魏園園)

任何的裝備、科研的發展一定都被經濟所裹挾,我在內部提的一個話,我說“總師”的溫柔就是對國家的犯罪,所以我們需要把這個溫柔一點一點的剔掉。”

“總師”有什麼遺憾?

中核集團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表示,他其實也留下了些遺憾,並且這個遺憾一直在他心裡。“我記得在福島以後我們確定新的“華龍一號”的研發目標,主要是在提高安全上,我們在這方面考慮了很多方案,也確定了很多的這樣一些高的目標,一一的去通過科研去攻克每一個技術難題,來實現這樣一個目標。應該說,從安全水準上,我們已經達到了國際上的三代要求。但是,我們覺得我們可能在如何能夠提高核電的經濟性方面我們做的還不夠。因為核電未來還是向市場供電,還是一種電力的產品,未來也面臨著更多的市場競爭。跟其他這樣的一些低碳能源、替代型的這些能源去比較,未來可能在競爭,在發展的空間上面,要通過優化我們的設計提高核電的經濟性。”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張智也坦言,他也留下了自己的遺憾,並且從來沒有公開過。“因為這個逃逸系統,那是最早我做的總體設計,包括總體參數那時候都是我提的,我現在很遺憾它的能力有點小,如果再把能力設計大一點,逃的更高一點、更遠一點,現在可能處理一些問題恐怕更容易。”

中船重工集團常規潛艇總設計師吳崇健則表示,他沒有留下遺憾,並且認為遺憾帶來的最後,是對新技術的渴望和挑戰、充滿激情,應該說是充滿了正能量,反而是不遺憾。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9月10日21:50《對話》!

(本文編輯:魏園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