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探尋團課創新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志願者走訪團員

中國青年網武漢9月10日電(通訊員 張晴)武漢的八月暑氣濃厚, 在烈日下, 這隊胸前戴著團徽的青年學生, 穿梭在武漢各高校校園內, “同學您好, 我們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暑期社會實踐隊的學生”“請問您平時在學校有上過團課嗎?”“請問您在團課課堂中有什麼體會和感悟嗎?”“請問您認為什麼形式的團課更能讓您全身心投入收穫更多呢?”……他們是誰?他們走訪這群青年團員是要做什麼呢?

原來, 《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中, 推進“網上共青團”建設、加快高校共青團互聯網戰略轉型工作被列為改革的重點。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分層次一體化”團校培訓班學員在參與團課的過程中, 發現了學校團課模式枯燥, 不少學子表示受益不大。 為此, 學校青馬班、團幹班、團校班學員自發組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暑期社會實踐隊紅心向黨小分隊, 結合自身經歷, 把握時代先機, 提出了將團課與網路新媒體相結合的創新思路並以此展開調研。

創新團課看典型

7月4日, 團隊成員共同探討實踐方案, 且一致同意將素有“大學城”之稱的武漢作為調研對象, 武漢有近百所高校, 可為調研提供充足的調研資料, 可是也帶來了龐大的調研困難。 為此, 團隊成員經過大量的先期資料調研和比對分析, 最終確定了武漢光谷大學生聚集區的隨機調研和“7+2+1”模式的典型調研。

其中, “7”即華中七校、“2”即普通本科中南民族大學和武漢體育學院、“1”即大專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這些院校在團課創新方面都有著獨特的參考價值, 且涉及“985”、“211”、普通本科、專科、高職範疇。

確定了調研物件, 團隊成員與指導教師陳獅老師共同討論實踐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並做出實踐行程表和注意事項。

團隊成員調研出發前在團徽下宣誓並合影。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畢昕嫄 提供

實地調研探根本

8月20日, 在中南民族大學訪談調研的過程中, 隊員們遇到了來自門巴族的一位少數民族同學, 她向隊員們說出了她的團課感悟。 “我的普通話其實不太好, 有時候聽可能也不是很明白。 但是每一次團課我都努力的在聽。 因此, 我比較喜歡外出實踐類的團課, 這樣我不僅不需要一直呆在教室裡聽一兩個小時, 還可以多出去走走, 看看武漢, 之前去了一次辛亥革命紀念館, 真的是讓我身心都受到了洗禮喲……”這位同學用略微生澀的普通話表達著, 臉上卻有種發現新大陸一樣的喜悅。

“可能是我平時比較低調, 沒有參加過什麼學生組織。 所以平時除了班裡的團日活動也基本沒有上過團課, 其實我也聽過舍友說的, 團課有點無聊, 講的東西太枯燥了……”, 一位來自武漢科技大學的同學向團隊成員訴說著他的團課經歷, 隊員們同時瞭解到他在初中就已經成為了共青團員。

隊員們在武大校園內走訪調研。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晴 提供

8月23日至8月26日, 團隊成員對先期的調研問卷資料和訪談結果進行分析匯總。 發現了諸多問題:團課學員積極性普遍不高、實際參與度較低, 對團課教育的實際價值認識不清;團課授課內容較為枯燥且時間過長、授課形式單一;一些學校的團課對於青年團員的覆蓋面較低。

傾聽指導漸完善

帶著這些調研資料, 團隊成員依次前往湖北團省委和華中科技大學校團委, 就創新型團課的可行性分析進行總結調研。

8月30日, 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 團隊成員拜訪了華中科技大學校團委葛蓉老師及團課培訓班負責人何啟源, “在10月份,所有的新生入學前都會有一次別開生面的團課,其他時間還會有3次團課,分別以班級團日活動和素質拓展等形式展開,學生們普遍反映良好,”負責人何啟源說道。

在詳談中,實踐團成員瞭解了華中科技大學的創新團課“翻轉課堂”的具體模式及受眾、反響等,對於創新性網路團課的形式和內容有了更加豐富的創新想法。因此,紅心向黨小分隊將“翻轉課堂”活動作為團課內容重點調研的典型,並將調研資料結合“翻轉團課”的優勢綜合實踐資料加以創新。

隊員們在傾聽學習創新團課的思路指導。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祿浩 提供

8月31日,在湖北省團省委,基層組織建設部梁學敏老師與團隊成員就如何創新團課,以使團課教授內容更能踐行到廣大青年團員生活中,向團隊成員提供了諸多建議和意見。梁老師指出,創新團課形式也是湖北團省委近期的工作重點,“微團課”是網路團課的創新形式之一,而之所以提出它,是因為微團課的便捷性和生動性在吸引青年團員培訓上更具有主動性,而且它的時間不宜較長。

在指出創新型微團課的同時,梁學敏老師鼓勵實踐隊成員們繼續深入調研,同時為團隊成員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團課創新檔,希望結合檔,隊員們可以更加明確創新方向。

此次調研,使實踐團成員詳細瞭解了武漢地區高校團課的培訓情況和團員們的培訓效果,並發現了其中不足,同時,團隊成員與各典型高校青年團員的深入交流,為創新型網路團課的具體模式增添了更適應青年團員的細節,通過調研所收穫的創新團課資料也為青年團員滿意型團課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在10月份,所有的新生入學前都會有一次別開生面的團課,其他時間還會有3次團課,分別以班級團日活動和素質拓展等形式展開,學生們普遍反映良好,”負責人何啟源說道。

在詳談中,實踐團成員瞭解了華中科技大學的創新團課“翻轉課堂”的具體模式及受眾、反響等,對於創新性網路團課的形式和內容有了更加豐富的創新想法。因此,紅心向黨小分隊將“翻轉課堂”活動作為團課內容重點調研的典型,並將調研資料結合“翻轉團課”的優勢綜合實踐資料加以創新。

隊員們在傾聽學習創新團課的思路指導。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祿浩 提供

8月31日,在湖北省團省委,基層組織建設部梁學敏老師與團隊成員就如何創新團課,以使團課教授內容更能踐行到廣大青年團員生活中,向團隊成員提供了諸多建議和意見。梁老師指出,創新團課形式也是湖北團省委近期的工作重點,“微團課”是網路團課的創新形式之一,而之所以提出它,是因為微團課的便捷性和生動性在吸引青年團員培訓上更具有主動性,而且它的時間不宜較長。

在指出創新型微團課的同時,梁學敏老師鼓勵實踐隊成員們繼續深入調研,同時為團隊成員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團課創新檔,希望結合檔,隊員們可以更加明確創新方向。

此次調研,使實踐團成員詳細瞭解了武漢地區高校團課的培訓情況和團員們的培訓效果,並發現了其中不足,同時,團隊成員與各典型高校青年團員的深入交流,為創新型網路團課的具體模式增添了更適應青年團員的細節,通過調研所收穫的創新團課資料也為青年團員滿意型團課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