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堅守山村艱苦創業生態肥料唱響中國

記四川省會理縣鑫鈴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正富

化肥是糧食的“糧食”。 上世紀80年代以來, 我國糧食連年增產, 與此同時化肥的用量也逐漸增加。 目前, 我國每年化肥用量超過6000萬噸, 嚴重超過225公斤/公頃的國際標準。 由於長期超量使用化肥, 忽視糞肥、有機肥和磷肥, 嚴重破壞了土壤的生態平衡, 造成土壤板結酸化, 保濕、保溫、保肥功能下降, 從而形成了肥料越缺越加施的惡性循環, 威脅著中國人的食品安全。 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就是使用營養元素齊全的有機肥。 在該領域的研究上, 四川省會理縣鑫鈴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正富闖出了一條很多人未曾嘗試過的探索之路。

致富不忘父老鄉親

趙正富出生於大涼山會理縣偏僻貧困山村的一個農戶家中。 山村土質瘠薄, 土地又不多, 這裡村民的溫飽始終沒有解決。 家境十分貧寒的趙正富十多歲才入學, 小學沒念完就輟學務了農。 1990年, 20歲的他應徵入伍, 並在四年後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部隊生活磨練了他的意志, 也開拓了他創新的頭腦。

退伍後, 趙正富回到了家鄉。 看到家鄉還是那副貧窮的模樣, 他心裡很著急:我能為家鄉的發展做點什麼呢?思前想後, 他還是覺得應該從農業上入手, 畢竟村裡人最擅長的還是種地。 然而, 必須要換另一種方式來種地。 經過一番研究之後,

肥料成為一個突破口。 於是, 他意想不到地開辦了會理縣鑫鈴肥業有限公司(會理縣鑫鈴有機生物複混肥廠), 並讀取了成人大專學歷, 取得了高級經濟師的技術職稱。 隨後, 他帶領村民修路築堤, 變荒坡為梯地, 種果樹, 種經濟林木, 讓很多村民發家致富。

生態肥料成就生態農業

經營多年後, 趙正富始終堅信科技是改變中國農業用肥結構, 實現綠色環保生態農業的關鍵。 於是2014年和中國商品學會簽訂了產學研戰略合作協定, 由中國商品協會牽頭, 以“鑫鈴”為主體;農業部農產品標準研究中心、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企業家戰略聯盟、中國環境研究院、中國科學管理研究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單位專家們參加,

總思路以產學研結合創新體系為基本模式, 以提高專利產品品質為切入點, 在“鑫鈴”研發團隊的刻苦攻關下, 終於研發出了一種複混磷肥的生產工藝專利號:ZL201210379719.1)和“環保無污染的有機磷肥生產技術”(專利號:20161072911)及“利用資源化方法處理廢棄物生產有機複混肥”(專利號:201610788696)。 以上兩項專利被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鑒定為“一種新型磷肥的生產工藝”, 產品被定為新型磷肥產品。

這正是趙正富與大多數資源消耗型的農化企業不同。

趙正富的鑫鈴公司宣導廢棄物資源整合。 他主張利用化學工業廢棄物生產純綠色的有機營養肥料, 從而達到保護環境、呵護土壤、發展生態農業的目的。

鑫鈴公司的新型磷肥產品工藝採用鄰近化工企業的磷渣、磷粉、濾丙、硫酸亞鐵、白肥、鍋灰等為原料,

通過自製配方生產出符合Q/XLYJF 0001-2016和GB/T 23349-2009標準的磷肥產品, 使工業廢棄物中不同形態的磷得到綜合利用廢棄物進行複混生產。 產品不但含磷高、游離酸低、種類豐富, 重金屬不超標危害元素低, 所需的鉀、鋅、硼、銅、鐵、鈣、鎂、硫、肽等十多種營養元素。 起到了磷肥形態速效和緩釋的效果, 使其產品更加適用於不同地域和不同作物, 具有促進作物生長改良土壤的功能。 目前, 公司已有效利用攀西地區6至7萬噸化學工業廢棄物, 正在逐步整合攀西地區30至40萬噸化學工業廢棄物的使用價值。 而在以前, 這些廢棄物都是花成本運到山區找地堆放或深埋, 到最後無法處理。

如今,

趙正富利用專利技術將這些化學工業廢棄物變廢為寶, 使其得到充分利用。 這也使得公司鑫鈴成為全國第一家利用化學工業廢棄物生產複混新型磷肥的生產企業。 其專利技術在國內領先, 生產工藝合理, 資源結構配置得當, 使廢棄物得到綜合利用, 實現了企業、社會、資源效益三贏, 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綠色迴圈經濟開拓了一條新路。

正如趙正富所說, “發展生態肥料, 促進生態農業, 共用生態食品”就是要創新科技, 以創新推動企業技術進步, 降低成本;以創新掌握前沿科技, 開發更好更多的生態肥料;以創新服務農民, 為生態農業進步, 可持續健康發展服務。

除此之外, 在趙正富的領導下, 鑫鈴公司通過開辦農民技術培訓大講堂,教會農民科學用肥;通過農民的種植提供真正意義上的有機農產品;通過深化行銷服務模式,強化終端推廣,重點扶植核心經銷商,打造樣板市場,建設試驗示範田。這樣一來,徹底改變原來憑藉價格與銷售政策刺激銷量的粗放式擴張,而實現了強化終端服務與品牌提升為基礎的精耕細作。

“農資行業,唯有品質才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王道,高品質的產品才能得到客戶認可和信賴。”趙正富說。

在榮譽的光環裡繼續前行

隨著客戶和使用者的認可,鑫鈴公司新型磷肥產品的口碑越來越響亮。該產品已先後獲得“安全農產品施用肥料”、“中國肥料市場名優品牌”、“全國使用者滿意名優產品”、“中國磷肥行業最具推廣價值品牌”、“全國品質檢驗穩定合格產品”、“全國產品品質售後使用者回饋滿意品牌”等稱號。公司也先後獲得“AAA級客戶滿意單位”、“生產品質標準化AAA級企業”、“中國國際技術創新示範單位”、“全國農資產品品質監督檢查合格企業”、“四川省品質維權誠信企業”“四川省用戶品質信譽滿意企業”,並成為四川省持專家證和複混磷肥專利證生產的企業。

趙正富先後獲得“全國服務三農先鋒人物”、“共和國經濟建設傑出貢獻人物”、“共和國經濟建設農村致富帶頭人”、“共和國時代楷模”等稱號,事蹟被全國多家媒體競相報導。

然而,趙正富的雄心壯志還不止於此。

為了讓更多人瞭解環保生態的理念,趙正富還向同行企業及業內人士發起共同建立“環保生態肥產業聯盟”的倡議,希望有共同追求及具有責任使命感的行業同仁一起交流合作,攜手推動生態肥產業的良性發展。

趙正富的生態肥產業聯盟的戰略分為三步走:第一步,技術共用,聯盟內成立技術公司,共同研發老百姓真正用得起有效果的有機肥系列產品;第二步,品牌運營,聯盟內在技術統一規範的基礎上使用統一品牌,用品牌的力量做大做強,就近調配貨源,擁有市場的訂價權;第三步,資產重組,通過上市融資的方式,把聯盟內企業重組推向市場,使企業實現資本的升值。

作為一個從小山村裡走出來的企業家,趙正富無疑是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但他清醒地認識到,小地方很難成就未來這個道理。在有機肥的研發和創新方面,他既看到了科技農業給鄉親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富裕生活,也經歷了得不到支持和認可的失望和絕望。如今,一帶一路建設正在蓬勃發展,古絲綢之路沿線的經濟發展必將迎來新的起點。農業作為做基礎的產業,更是大有可為。躊躇滿志的趙正富也希望自己和公司踏上這條快車道,為我國綠色肥料的研發、為我國可持續農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鑄就新時代的讚歌。

鑫鈴公司通過開辦農民技術培訓大講堂,教會農民科學用肥;通過農民的種植提供真正意義上的有機農產品;通過深化行銷服務模式,強化終端推廣,重點扶植核心經銷商,打造樣板市場,建設試驗示範田。這樣一來,徹底改變原來憑藉價格與銷售政策刺激銷量的粗放式擴張,而實現了強化終端服務與品牌提升為基礎的精耕細作。

“農資行業,唯有品質才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王道,高品質的產品才能得到客戶認可和信賴。”趙正富說。

在榮譽的光環裡繼續前行

隨著客戶和使用者的認可,鑫鈴公司新型磷肥產品的口碑越來越響亮。該產品已先後獲得“安全農產品施用肥料”、“中國肥料市場名優品牌”、“全國使用者滿意名優產品”、“中國磷肥行業最具推廣價值品牌”、“全國品質檢驗穩定合格產品”、“全國產品品質售後使用者回饋滿意品牌”等稱號。公司也先後獲得“AAA級客戶滿意單位”、“生產品質標準化AAA級企業”、“中國國際技術創新示範單位”、“全國農資產品品質監督檢查合格企業”、“四川省品質維權誠信企業”“四川省用戶品質信譽滿意企業”,並成為四川省持專家證和複混磷肥專利證生產的企業。

趙正富先後獲得“全國服務三農先鋒人物”、“共和國經濟建設傑出貢獻人物”、“共和國經濟建設農村致富帶頭人”、“共和國時代楷模”等稱號,事蹟被全國多家媒體競相報導。

然而,趙正富的雄心壯志還不止於此。

為了讓更多人瞭解環保生態的理念,趙正富還向同行企業及業內人士發起共同建立“環保生態肥產業聯盟”的倡議,希望有共同追求及具有責任使命感的行業同仁一起交流合作,攜手推動生態肥產業的良性發展。

趙正富的生態肥產業聯盟的戰略分為三步走:第一步,技術共用,聯盟內成立技術公司,共同研發老百姓真正用得起有效果的有機肥系列產品;第二步,品牌運營,聯盟內在技術統一規範的基礎上使用統一品牌,用品牌的力量做大做強,就近調配貨源,擁有市場的訂價權;第三步,資產重組,通過上市融資的方式,把聯盟內企業重組推向市場,使企業實現資本的升值。

作為一個從小山村裡走出來的企業家,趙正富無疑是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但他清醒地認識到,小地方很難成就未來這個道理。在有機肥的研發和創新方面,他既看到了科技農業給鄉親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富裕生活,也經歷了得不到支持和認可的失望和絕望。如今,一帶一路建設正在蓬勃發展,古絲綢之路沿線的經濟發展必將迎來新的起點。農業作為做基礎的產業,更是大有可為。躊躇滿志的趙正富也希望自己和公司踏上這條快車道,為我國綠色肥料的研發、為我國可持續農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鑄就新時代的讚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