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維密大秀首次入華,中國成維密“第二本土”將帶來什麼?

全文總計2278字, 閱讀時間大約為4分鐘

8月30日, 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 簡稱VS或維密)宣佈, 今年維密將於11月29日在中國上海舉辦年度大秀, 這也是維密年度大秀首次登陸中國。 此前“維密秀”的舉辦地點都集中在巴黎、倫敦、紐約等歐美城市, 此次大秀移師上海, 也說明了維密對中國時尚產業和走秀市場的認可。 處在時尚文化爆發期的當下, 時裝秀的市場動能有多大?未來時裝跨界的新玩法又是怎樣?

維密大秀將首登中國, 移師時尚產業發展最快國家

經歷了大半年滿天飛的消息, 8月30日晚, 維密官方終於確定今年的維密年度大秀將於11月29日在上海舉辦。 此前, “維密秀”的舉辦地點都集中在歐美, 包括巴黎, 坎城, 倫敦, 紐約市, 洛杉磯和邁阿密等地, 這次把大秀定在上海, 也說明了維密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和潛在增長力的關注。

該場內衣秀將包含紅毯採訪、模特簡介、幕後花絮以及演唱表演等環節,

並將在全球190多個國家播出。 去年的維密秀累計觀看量達14億次, 相信今年借著時尚產業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作為主辦地的東風, 本屆維密年度大秀的觀看量更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今年天使全明星陣容更是在原有四位中國天使劉雯、何穗、奚夢瑤、雎曉雯的基礎上, 增加了謝欣、陳瑜兩位華人新面孔, 為了最大程度吸引本土觀眾和潛在受眾, 維密可謂是下足了心思。

本土市場衰退促成維密入華, 把中國視為“第二本土”

雖說Victoria'sSecret和維密秀的名氣越來越響, 但VS和其母公司L Brands卻在面臨一場商業危機——它們正在失去自己的市場份額, 僅在去年, 維密估價的跌幅甚至超過了40%。 維密也完全意識到了維密現在的困境所在之處, 自從維密全球大火以來, 線下商家用無止境的促銷和過時的線下店鋪氛圍毀壞了這個品牌。 憑藉炫麗的模特秀和流行樂, 維密秀抓住了年輕人的心, 卻因為越來越差的品質和促銷策略, 正漸漸被休閒又舒適的American Eagle's Aerie和GapBody等噱頭較小、返璞歸真的品牌所替代。

維密母公司CEO Les Wexner曾在接受採訪時說道:“我們把中國當做第二本土, 因為那裡有與美國旗鼓相當的機遇。 ”而且維密方面也表示過, 在集團下一步的改革戰略中, 中國市場將作為重振維密品牌的重要陣地。 而這一切無非源於維密在美國市場發展遭受持續性挫折後,

迫切需要一個新的海外市場增長點。

實際上在今年3月, 大陸首家Victoria's Secret旗艦店在上海淮海路開業, 也就是在那時維密開始籌備在中國進行維密年度大秀的活動。 除此之外, 維密還打算在大陸陸續開張數家旗艦店, 甚至很可能會登陸如天貓之類的本土網購平臺。

時裝+走秀產業產值高昂,結合新模式可增強產業鏈價值

縱觀當下包括走秀及時裝在內的時尚產業,可以說現在的紐約主宰著整個行業,甚至有時尚產業提供的就業機會比汽車製造業還要多的說法。有資料顯示,僅紐約時裝周就能為紐約帶來9億美元的經濟效益,比美國網球公開賽、紐約馬拉松、2014年橄欖球超級杯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都要大。除此之外,時尚產業的生態系統激發了設計師的創新能力,增強企業家的管理能力,並吸引世界各地人才到紐約發展。

的確,縱觀米蘭時裝周,作為義大利時尚產業鏈中最引人矚目的一個環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品牌與設計傳播的平臺,又是依託時裝發佈形成米蘭乃至義大利時尚話語權的重要視窗。據米蘭時裝周公佈的分析資料,義大利時尚產業(包括紡織品、服裝、皮革製品和鞋類)2014年的交易額達到620億歐元(約合4891億元人民幣);出口額超過470億歐元(約合3708億元人民幣),增幅達到4.8%。而這一切,仿佛向人們傳遞一種資訊:時裝周正發揮著串聯產業鏈的功能並助推城市時尚力的重要作用。

有時尚產業專家表示過,“義大利這種服務型時尚產業,各環節、各部門之間按照社會分工配置資源、相互協同。有這樣完備的產業鏈,米蘭時裝周的成功可以說是水到渠成。”雖然與義大利時尚產業相比,中國時尚產業的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但中國已有相對完整的時尚產業基礎,未來該產業鏈的發展充滿了無限可能。

時尚由商業推動,未來在“互聯網+”時代面前,通過對全球時尚文化的研究和對消費者的人文洞察,尋找一些新的定位,形成一個完備的時尚產業鏈,或許是中國時尚產業發展的良機。

“社交+直播+時尚”將給中國時裝及秀場產業帶來機遇

過去,在紐約、倫敦、米蘭、巴黎的T臺上,人們談論最多的是時裝和設計,而今天人們討論的內容卻正在發生變化,新科技成為了他們最熱衷探討的內容。對於時裝周和時裝品牌來說,舉辦秀場的最終目的無非在於擴大品牌影響力和籠絡潛在消費者,而移動直播的加入恰恰能夠給它們帶來類似的效應。

當然,對於移動直播平臺來說,定位時尚、潮流的時裝周也能夠給直播平臺用戶帶來他們最喜歡的直播節目,為平臺增添更多的人氣,提升平臺的用戶活躍度,移動直播們也樂意推動這件事情。因此,在時裝品牌和移動直播的共同推動下,時裝秀直播將成為一種常態化。

文:王晗 編輯:李靖

時裝+走秀產業產值高昂,結合新模式可增強產業鏈價值

縱觀當下包括走秀及時裝在內的時尚產業,可以說現在的紐約主宰著整個行業,甚至有時尚產業提供的就業機會比汽車製造業還要多的說法。有資料顯示,僅紐約時裝周就能為紐約帶來9億美元的經濟效益,比美國網球公開賽、紐約馬拉松、2014年橄欖球超級杯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都要大。除此之外,時尚產業的生態系統激發了設計師的創新能力,增強企業家的管理能力,並吸引世界各地人才到紐約發展。

的確,縱觀米蘭時裝周,作為義大利時尚產業鏈中最引人矚目的一個環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品牌與設計傳播的平臺,又是依託時裝發佈形成米蘭乃至義大利時尚話語權的重要視窗。據米蘭時裝周公佈的分析資料,義大利時尚產業(包括紡織品、服裝、皮革製品和鞋類)2014年的交易額達到620億歐元(約合4891億元人民幣);出口額超過470億歐元(約合3708億元人民幣),增幅達到4.8%。而這一切,仿佛向人們傳遞一種資訊:時裝周正發揮著串聯產業鏈的功能並助推城市時尚力的重要作用。

有時尚產業專家表示過,“義大利這種服務型時尚產業,各環節、各部門之間按照社會分工配置資源、相互協同。有這樣完備的產業鏈,米蘭時裝周的成功可以說是水到渠成。”雖然與義大利時尚產業相比,中國時尚產業的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但中國已有相對完整的時尚產業基礎,未來該產業鏈的發展充滿了無限可能。

時尚由商業推動,未來在“互聯網+”時代面前,通過對全球時尚文化的研究和對消費者的人文洞察,尋找一些新的定位,形成一個完備的時尚產業鏈,或許是中國時尚產業發展的良機。

“社交+直播+時尚”將給中國時裝及秀場產業帶來機遇

過去,在紐約、倫敦、米蘭、巴黎的T臺上,人們談論最多的是時裝和設計,而今天人們討論的內容卻正在發生變化,新科技成為了他們最熱衷探討的內容。對於時裝周和時裝品牌來說,舉辦秀場的最終目的無非在於擴大品牌影響力和籠絡潛在消費者,而移動直播的加入恰恰能夠給它們帶來類似的效應。

當然,對於移動直播平臺來說,定位時尚、潮流的時裝周也能夠給直播平臺用戶帶來他們最喜歡的直播節目,為平臺增添更多的人氣,提升平臺的用戶活躍度,移動直播們也樂意推動這件事情。因此,在時裝品牌和移動直播的共同推動下,時裝秀直播將成為一種常態化。

文:王晗 編輯:李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